過年時,我感覺自己有點著涼,就擅自去藥店配藥,結果腎功能急劇惡化,肌酐值一下子飆到了1000umol/L,被確診為尿毒症。
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之前,感冒一直是一種可以被忽視的疾病。
吃點藥就沒事了;療效不好就再加一種藥……似乎每個人對“用藥”都有很多“實用”經驗。
但家住浙江的姜先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報道,姜先生今年46歲,在6年前,他被醫院確診為“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臟病3期”,本來中西醫結合治療後病情已有所好轉,但是,兩年前他因為感冒時亂用了感冒藥,導致其腎功能急劇惡化成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
而這意味著,姜先生此後需要進行長期的維持性血液透析。
為何吃藥會傷腎?
很多朋友可能會認為藥物是用來治病的,為什麼吃“藥”還會傷“腎”呢?
這是因為,腎臟是人體的淨化中心,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清除體內新陳代謝的產物和毒素,調節機體的水鹽和酸鹼平衡,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
但“是藥三分毒”,人體在吃藥後,藥物透過血液代謝到全身,最終要透過腎臟來解毒並排洩到體外。
如果此前患有慢性基礎病,如糖尿病、腎炎等,感冒後不按醫囑或自行亂吃一通,很容易加重腎臟負擔,釀成腎衰竭或者尿毒症的悲劇。
這類疾病在醫學上被稱為“藥源性腎病”。
據統計,約14%~26%的成人急性腎損傷由藥物導致,老年患者由於藥物轉運、代謝和排洩能力減弱,其中藥物性腎損害的發生率更是高達66%。
哪些藥物會傷腎?
此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藥師吳慧儀曾在廣東衛生資訊公眾號上對容易引起藥物性腎損害的常見藥物做出總結,供大家參考:
我們該怎麼做?
01
遵醫囑用藥
非必要不用藥,不隨便用藥,特別是抗菌素、止痛藥,以及一些具有明確毒性的中草藥等。不服用或者不隨便服用保健品。
02
感冒藥別隨便吃
感冒藥的主要成分是非甾體抗炎藥,退燒藥的主要成分也是非甾體抗炎藥,兩類非甾體抗炎藥合用大大增加腎損害風險。
03
別輕信流言
如有用藥問題及時諮詢醫生或藥師。別輕信他人經驗或來源不明的資訊,不擅自加大藥物劑量。
04
慢病患者不自行用藥
慢性腎臟患者,腎供血不足者,高齡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心衰患者,多發慢性疾病者均易發生藥物性腎損傷,此類人群在用藥時需謹遵醫囑。
05
服藥期間多喝水
服用期間多喝水。增加尿量可促進藥物排洩,可預防腎損害。
06
必要時進行醫學評估
對於已有慢性腎臟病者應在醫師指導下評估腎功能,並根據腎小球濾過率酌情遞減藥物劑量。
如需使用可能導致腎損傷的藥物時,患者應關注尿量、尿液顏色、尿中泡沫等變化,定期檢查肝腎功能等。
一些化療藥和免疫抑制劑使用期間,患者需遵醫囑定時進行藥物濃度監測,並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藥物濃度調整藥物用量。
兩個食療方,治療感冒安全又有效
感冒是最常見的疾病,著名中醫專家羅大倫介紹,自己治感冒只用1碗湯!到底怎麼喝呢?快來看一下!
01
風寒感冒——山藥湯
病因:寒邪挾風,外束皮毛,使人的體表受寒,然後阻滯氣血經絡的執行,讓防禦部隊到達不了指定的位置,導致外邪入侵。
特點:會打噴嚏,流雞蛋清一樣透明的清鼻涕、渾身發冷、怕風、嗆咳、頭疼、手腳冰涼、鼻音重。
這個階段邪氣尚淺,及時干預可以直接阻斷後續症狀。
治法:讓身體溫暖起來、氣血通暢。
方法:幹懷山藥片50克,熬水,開鍋30分鐘,喝山藥水。
或者用懷山藥粉30克,先用一點溫水,將山藥粉調成糊糊,然後用剛剛燒開的開水,猛地衝下去,然後用調羹不斷攪拌,這樣山藥粉就變成了像藕粉一樣的糊糊,放溫,喝下去,多披件衣服,讓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02
外感熱證——烏梅白糖湯
病因:當體內津液不足時,外邪會立刻進來,若表現為熱證,則可試試烏梅。
特點:舌質發紅,舌苔很薄甚至沒有舌苔,發燒,咽喉腫痛,口乾舌燥,小便量少,顏色黃,甚至發紅。其中小便量少很重要。
治法:滋陰、扶助正氣。
方法:去藥店買烏梅,每天用五個大烏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個),白糖兩調羹,熬水,大火燒開以後小火熬大概十來分鐘,把烏梅熬爛,製作成烏梅湯。放溫,服用烏梅湯,當做飲料來喝。
服用後,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後體溫下降,則為對症。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用好這把劍,絕對不能只憑經驗。
來源:養生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