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在福建東部,有一座名為東庠島的海島,今天我們要去拜訪的是海島上的一座小漁村——東風村。
這是一個普通的早晨,大多數船隻還停靠在海港。老鄭走向擱淺在海灘上的漁船,他已經檢修好船身,今天要讓它重新回到大海。但是,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需要村民們前來幫忙。老鄭說,就是你幫我,我幫你,哪一條船在上面需要拉,鄉親們都會過來幫忙,沒有什麼條件,就是一種傳統。“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老鄭的漁船順利入海了。在生產勞動中互幫互助,是村民們世代沿襲的傳統。
四面環海的東庠島位於福建省東部,這座4.6平方公里的海島上有8個村莊。每天7班渡輪,把這個大海中的小島,與福建沿海第一大島平潭島連線在了一起。這裡沒有行色匆匆的人群,沒有霓虹璀璨的樓宇,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海島上,一片得天獨厚的海港,數百間臨海而建的石頭房子,勾勒出一幅古樸天然的海島風光。
100多年前,東風村的先民遷居於此,以捕魚為生。變幻莫測的海洋,常常考驗著漁民的意志和力量。有一次,他們在海上捕魚時遇到了風暴,幾條小漁船隨時會被吞噬。惡劣的天氣和求生的慾望,讓船上所有的人同心協力,奮力穩住船身,最終倖免於難。茫茫的大海教會了島上的先民,只有齊心協力,團結互助,才能生存下來。
如今,居住在漁村裡的1000多人大多是陳姓和肖姓。他們在生產生活中,依然遵循著祖先的教誨。同舟共濟的精神,滲透在他們的血液當中,是他們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
在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一個人面對著變幻莫測的大海,個體的力量就非常渺小。那麼就需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夠在討海的色號共諾中獲利,能夠獲得生命的安全。福建的移民有個特點,就是聚族而居,對整個家族進行搬遷的。聚族而居,這個血緣的關係促使他們同舟共濟,抱團發展。
村口靜謐的海港,形似葫蘆得名“葫蘆澳”。每天潮漲的時候,東風村人便以海為田,泛舟海上,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受臺灣海峽東南季風的影響,東庠島周邊海域全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風力都在五級以上。風口浪尖上討生活的漁民們,時刻經受著大自然的考驗。
每逢初一和十五,漁民們都會到媽祖廟中祭拜。在當地人心目中,媽祖既是海上的保護神,更是團結一心的象徵。相傳明嘉靖年間,倭寇進犯東庠島,漁民們被迫逃生,突然有位美麗的女子出現在海上引走了倭寇。追逐中,倭寇惱羞成怒向她放箭,這位女子頭一歪躲過了利箭。而就在同時,所有的倭寇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無法動彈。漁民們傳說是媽祖現身救了大家,大家對抗外敵的信心和勇氣大增,合力趕走了倭寇。時至今日,東風村的漁民們每次出海前,依然要先祭拜媽祖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