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上證指數收跌1.02%,創業板指跌2.73%,滬深300跌1.01%。
行業方面,航天軍工(-4.63%)、半導體(-4.07%)、電子(-3.67%)等行業跌幅居前,前期熱門的光伏、風電、晶片、醫藥和軍工集體熄火,市場僅靠銀行(1.74%)、保險(1.64%)、家電(1.63%)等防禦性板塊苦苦支撐。
開年頭兩個交易日,市場連續大跌,上證指數累計下跌1.23%,創業板指累計下跌4.85%,引發市場關注和擔憂。那麼,該如何看待這一事件?
西部證券分析師易斌認為,海外市場宏觀政策收緊、大型IPO對市場的衝擊、業績預報釋出視窗期市場盈利預期的再修正,三點因素主導了近期市場的風格切換預演。
民生策略分析師牟一凌認為,高增長板塊領跌,但本質上是與看空經濟相關的板塊下跌。從長期來看,公司為二級市場股東創造回報的來源是ROE而非g。同時,在大部分投資者都看重g的市場環境下可能未來的高增速已經被定價。因此,高增速並不意味著一切。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啟堯認為,整體來看,這一波調整的主要原因在於 1)機構資金平衡結構、調整倉位;2)美債利率與美股市場影響;3)中國移動IPO、央行逆回購減量等資金層面因素。
具體觀點如下:
西部證券分析師易斌:
- 從海外預期看,市場對於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正在重新定價。本週美聯儲即將公佈2021年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鷹派預期推動美債收益率曲線趨陡,1月4日美債收益率上行至1.66%,美元指數收復96關口,市場對於宏觀流動性預期不斷下修推動市場調整壓力加劇。
- 大型IPO對於市場的短期衝擊。A股近10年最大規模IPO落地,2022年1月5日中國移動上市募資金額達到560億元。不過從過去經驗來看,大型IPO對市場的影響偏短期,上一次中國電信迴歸A股(募資金額達到近540億元)亦推動市場短期調整,但隨後市場逐步迴歸正軌。
- 市場盈利預期的再修正。自11月三季報公佈以來,對於成長板塊的樂觀預期成為了“冬季躁動”行情的重要催化劑,隨著近期逐漸步入上市公司業績預報釋出視窗期,市場預期的再度修正也加速了部分景氣賽道的調整。而隨著後續業績的逐步兌現,真正保持高盈利增速的品種仍然有望迎來新一輪行情。
民生策略分析師牟一凌:
- 高增長板塊領跌,但本質上是與看空經濟相關的板塊下跌。
- 高增速並不意味著一切:”好的變得更好“與”差的變得沒那麼差“都不容易。這是因為從長期來看,公司為二級市場股東創造回報的來源是ROE而非g。同時,在大部分投資者都看重g的市場環境下可能未來的高增速已經被定價。因此,在“強者恆強”在缺乏估值保護下,並不比“差的改善”有更高的預期收益率。
- 交易結構的擾動是多方面的,但不要忽視潛藏的邏輯變化。站在更長維度來看,公募基金在2021年Q2時對於其前100重倉股PE的容忍度達到了2010年以來的歷史最高值,儘管Q3有所抬升,但幅度不大,仍處於歷史較高的水平,而往往在景氣度擴散的環境下,公募基金也會選擇降低對PE的容忍度,尋求更好的價效比。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啟堯:
- 機構資金平衡結構、調整倉位。近期市場行業、板塊輪動較快,機構資金平衡結構的意願明顯提升,這一點在年前市場已有所反應。而進入新年,隨著考核壓力減小,機構尤其是部分持倉集中在熱門板塊的資金,在倉位調整操作上會略有些激進,以追趕進度、快速縮小風險敞口。這一點在昨天市場雖然也出現大跌,但下跌的主要集中在機構重倉的權重股,另有3309只個股逆勢上漲中得以體現。
- 近期美債利率持續飆升,夜盤美股科技股大跌,也對國內市場尤其是目前倉位集中、且估值較高的電新、軍工、半導體等板塊形成壓制。
- 包括中國移動IPO、央行逆回購減量等資金層面因素,也對市場形成擾動。本次中國移動IPO募資規模接近560億元,為近10年來A股最大IPO,有明顯的吸籌效應。另一方面,隨著年末流動性平穩度過,央行逆回購快速減量,1月4、5日分別回籠2600億和2000億資金,一定程度上也對市場形成擾動。
本篇主要內容彙總於:張啟堯等《如何看待近期調整?——A股策略點評》;牟一凌等《還得等,但要看到希望 | 民生策略》;易斌《風格切換預演結束,市場進入左側佈局期》。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