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的大結局可謂是圓滿了,陳卓戰勝了病魔,與劉小敏有情人終成眷屬。不過在口碑方面卻出現了兩極分化,有的人認為是一部難得的好劇,也有的人覺著劇情過於懸浮了。
至於懸浮在哪裡,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劉小敏媽媽王素敏一個月的退休金僅有3000元,卻入住了每月費用高達上萬元的養老院,據網友估算具體金額大概在三萬元左右。錢峰一邊要賣老家的房子搞事業,另一邊卻提了一輛新車,諸如此的槽點比比皆是。
可能有人會問了,這麼明睜眼漏的BUG,編劇難道不自知嗎?
大勢所趨下的迫於無奈
編劇又不傻,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只是迫於無奈而已。
如果有留意的話,不難發現《小敏家》中有著大量的植入廣告,這也是如今影視劇普遍存在的現象。具體到《小敏家》,出現頻率最高的無疑就是某養老院和某品牌汽車了,幾乎融入到劇情當中去了。
說到這裡想起了一段相聲,在1992年春晚上由馮鞏、牛群表演的《辦晚會》,該作品諷刺一些指手畫腳的贊助商。在相聲中,馮鞏飾演晚會導演、牛群飾演贊助商毛驢公司的總經理,牛群屢次要求在晚會上給毛驢加“戲”,如若不然就要撤資。搞得馮鞏是苦不堪言,好好的一場晚會差一點就變成了“毛驢之夜”,讓不少觀眾捧腹大笑。
現在看來,曾經的笑談,眼下已經是司空見慣了。編劇們在寫劇本時不得不顧及贊助商的利益,按理來說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人家是出了錢的。但隨著植入廣告的大行其道,逐漸開始影響影視劇的口碑了,最為典型的例子便是《巡迴檢察官》了。僅僅因為某整合灶的植入廣告,便導致一部分觀眾給該劇打了低分,原因在於廣告植入的過於生硬了。
當然了,除了編劇,包括導演等影視從業者也免不了要向贊助商低頭。說句大實話,這是現階段影視界的大勢所趨,作為觀眾只能被動接受。
編劇們越來越懶了
不過在無奈之餘,編劇們也確實越來越懶了,繼而致使劇情越來越不接地氣。拿《小敏家》來說,陳卓在創業之前從事的是銷售工作,可劇中對這方面的描述幾乎為零。為此引來了質疑,調侃陳卓只談戀愛不工作,客觀而言是有些脫離了現實生活。
個人以為,適當加入有關陳卓工作方面的細節,是有利於人物的整體創作的。一般來說,銷售類崗位的福利待遇會涉及到通訊、交通類的補助,但相對來說報銷流程會比較繁瑣。因此銷售人員常常會為此而鬧心,比如說這個月加油的發票不夠了,就需要求別人加油時幫忙開張發票。往往光有發票還不夠,公司會指定名頭、納稅人識別號等等,讓人覺著麻煩至極。
或許有人會問了,有必要將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寫進劇中嗎?
當然有了,生活就是由這些瑣碎的小事構成的,而編劇的工作就是將生活瑣事寫得有滋有味。況且越是細節越是能體現一個人的生存環境,而生存環境對人的性格形成恰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一個詞叫“升斗小民”,指家裡沒有多存糧食的貧苦老百姓。在衣食無憂的富人眼裡,升斗小民會顯得頗為吝嗇,甚至有些摳摳搜搜。實則是為生存環境所迫,曾經有一位同事便是如此。夫妻二人皆是外地來的,為了省錢買房真的是不捨得吃、不捨得穿,在食堂買了一碗五毛錢的米飯就著自帶的鹹菜就是午飯。
想要知曉這些民生百態,坐在家裡空想肯定是不行的,故而編劇也有必要適當去體驗一下生活。但是眼下的娛樂圈處處充斥著浮躁,有體驗生活的功夫,大家都覺著不如多寫一個劇本來得實在。
黃磊、周迅背鍋
編劇們之所以敢把劇本寫得這麼懸浮,究其原因是有人兜底,《小敏家》背鍋的就是黃磊和周迅。
客觀而言,任何一部影視作品都是所有參與者共同努力的成果,成敗不應該繫於一人之身。但隨著粉絲文化的盛行,對於娛樂明星的個人崇拜之勢也愈演愈烈了,逐漸形成了以演員評劇的現象。即一部戲的好與壞,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有沒有大牌演員或者自己青睞的演員參演,從而催生了大批的偽經典劇目。
以《小敏家》為例,黃磊和周迅的演技是無懈可擊,但不代表兩人主演的劇就一定可謂奉為經典。平心而論,這完全是兩件事,但當下的營銷模式就是要將之混為一談。隨即產生了強行捆綁的效果,批評某劇等於批評該劇的主演,反之亦是如此。
結語
對於編劇而言,反正口碑由主演扛著,自然就可以自我放飛了。至於主演由粉絲護著,這樣便構成了一個閉環,如此一來便可以將普通觀眾的訴求拋諸腦後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