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張雪婷】優秀的影視劇音樂,往往會成為影視作品的“代言”。比如一說起《星球大戰》《辛德勒的名單》《泰坦尼克號》《加勒比海盜》等經典電影,很多人耳邊就會響起各自的主題配樂。近日,國產動畫黑馬《雄獅少年》點燃網際網路輿論,背景音樂也成為輿論關注的重點——電影中不斷演奏的本土化插曲,將故事的“廣味小鎮”襯托得更加有滋有味。其實不只是《雄獅少年》,近些年國產影視劇產出一批優質的“音樂副產品”。有業內人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正是中國影視行業更成熟、更多元的表現。
“首先能想起來的就是《西遊記》主題曲”“對老電影比較有印象,比如《地道戰》”“《激情燃燒的歲月》用一個旋律演繹整個作品,最令人難忘”……《環球時報》記者詢問不同年齡段觀眾印象最深的國產影視劇音樂時,不少人稱,“抓耳”的配樂,往往附屬於那些本身口碑就很好的影視作品。音樂監製、影視配樂師梁瀟(藝名“瀟娘”)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以《甄嬛傳》為例,主題曲《紅顏劫》及其多首變奏,安陵容唱的《採蓮曲》,以及悲劇劇情或妃嬪隕落時常用的女聲哼唱曲《長夜孤枕》《女兒淚漣》等都能被人記住,這與該劇高口碑有很大關係。在網路上,《甄嬛傳》粉絲剪輯影片長盛不衰,也反覆加強觀眾們的記憶點。另一個例子則是,日本影視音樂大師久石讓為姜文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2007年)創作的同名主題音樂,該配樂“出圈”是它在《讓子彈飛》(2010年)中再度響起之時。“觀眾們能記住這樣一個經典、有力量的曲子,也側面反映出大家的審美和音樂教育有所提升。”
此前有觀點稱,國產影視音樂製作過於“套路化”,且很少有“抓耳”的旋律。實際上,對於影視音樂是否應“抓耳”,很早就存在爭議。贊同者認為配樂應讓觀眾印象深刻,“這首曲子就是這部電影的代表”;另一種聲音則認為配樂應服務於劇情,“最好讓觀眾無意識地融入作品中,音樂本身不要太過突出”。對此,梁瀟認為,是否“抓耳”需要看導演的意圖和音樂的功能性,“很多導演是不希望音樂搶戲劇情的”。她介紹稱,音樂製作更偏音效化,是如今該行業的大趨勢。如好萊塢科幻大片《沙丘》和國產懸疑劇集《隱秘的角落》,就大膽地把一些生活或想象中的音效放到配樂中,更能還原劇情氛圍。同時,音樂還會與影視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元素更緊密結合。梁瀟擔任音樂監製的國產動畫劇集《一人之下4》中,就有多首配樂採用貴州少數民族如苗族、侗族大歌等元素。
梁瀟認為,音樂顯得“套路化”,其實也是影視多元化的正面效應。“主題旋律能否耳熟能詳,這很難預測。因為觀眾現在接觸到的國內外影視劇太多、太廣,幾個月後還能常聽同一首歌曲的情形越來越少。”
當然,影視音樂能否令人印象深刻並“出圈”,也存在一定運氣成分。在好萊塢和日本,影視音樂領域已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如大名鼎鼎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本人只負責旋律創作,他的音樂團隊則承擔配器、音樂工程、出譜、混音、音樂編輯等不同分工,這種模式能把團隊的個人優勢和整體制作效率最大化。相比之下,國內作曲家大都身兼數職,這與行業並未完全成熟、專業人才仍然缺乏有關。不過,隨著近些年國產影視作品多樣化,相關音樂也更加多樣性,配樂師們正嘗試從“套路”中尋求創新。一些配樂師會融入不同曲風,比如把電聲融進管絃樂,或融入更多民族樂器。
“國內配樂師越來越多,這個職業已朝著正規化發展,比10年前專業了很多。”梁瀟介紹說,很多國內配樂從業者都受過影視和音樂雙系統訓練,在大學階段,影視配樂專業課程也越來越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