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年度熱播劇《小敏家》迎來大結局。男主陳卓手術成功,出院後與小敏在海邊散步暢聊,渡過了人生難關的倆人,終於走到了一起。
網友們一邊調侃著劇情老套,一邊又忍不住磕著這對苦情CP。
人到中年的陳卓,經歷了離婚、被裁員、艱苦創業等一系列磨難後,遇到了小敏,本以為可以愛情事業的雙豐收,沒成想,一次常規體檢,硬生生地又將他推入谷底。
腎癌中期,區域性已經開始擴散,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陳卓把公司股權做了變更,然後向保險公司申請了理賠。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陳卓堅持要和小敏分開,而小敏卻用無比堅定地語氣說出:“我想陪著他。”
這一段設定感動了很多觀眾。患難見真情,在佈滿荊棘的生活裡,有一個不離不棄的人,是多麼可貴。
創業、再婚、生孩子,陳卓的人生中場才剛開啟,就被一場重疾堵住,家庭的重擔轉移到小敏身上後,因操勞過度,原本懷上的一對雙胞胎也流產了,令人唏噓。
好在編劇給了他們美好的結局,而在現實中,許多癌症家庭的命運就曲折許多。
01 一人患病,全家痛苦
一人患癌,整個家庭的運轉完全脫離正常軌道。
相比起患者,身邊朝夕相處的親人,更加痛苦。不但要照顧患病的親人,還要承受著各種壓力與煎熬,和經濟上的入不敷出。
某種程度上來說,劇中的陳卓是“幸運”的,他至少還有保險兜底,不用擔心醫療支出給家庭帶去負擔,安心治療。可是,更多沒有保險的人呢?
下圖是一張癌症治療費用圖,平均30~70萬的費用,有多少家庭能一口氣拿的出來?
生活中難免遭遇意外、疾病等困難,小風險可以靠自己挺過去,大風險就需要藉助外力,這個外力就是保險。
保險可以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保障,讓我們在面對意外和疾病等困難時可以更加從容。畢竟,能用一個月工資買保險,就別把一生積蓄交給醫院。
02 家庭保險配置思路
那麼,保險應該怎麼配置,才能達到“低投入、高保障”的效果呢?
橙哥在幫助了許多家庭後,整理出了“4個定”理論,建議大家在投保前瞭解清楚:
- 定預算
我們可以參考標準普爾象限圖,用全家年可支配收入的20%左右用於購買保障,例如年收入30萬,扣除房貸生活費等大額硬性開銷是20萬,還剩下10萬,20%比例就是2萬。
- 定需求
一家三口的基本保障一定要配齊,如重疾險、百萬醫療、意外險。
此外,家庭經濟支柱(丈夫或夫妻倆人)需要額外配置壽險,小孩和老人是不需要購買的。
- 定保額
足夠高的保額,才能更好地規避風險的作用。
- 意外險保額儘量選高;
- 百萬醫療實時報銷,一般選200萬~600萬之間的額度;
- 重疾險保額設定在年收入的3~5倍;
- 壽險根據家庭每年生活開銷和外部負債(房貸車貸借款等)情況所定。
- 定期限
重疾險看預算,預算充足直接選保終身,預算不足,優先提升保額,選保至60、70歲的定期;
壽險期限需要覆蓋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
03 橙哥有話說
相信大家理解了以上的配置思路,保險挑選就不再會是難題。
不過受新規影響,2022年更多優秀的網際網路產品,如達爾文6號、同方全球牛保保、小飛象 等,還在等待上架中,如有更新,橙哥會第一時間出個測評。
大家要是想知道最新的產品資訊,或者有其他關於保險的問題,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