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6日(農曆臘月初七)、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師徐舜壽去世。 徐舜壽(1917年8 月21日-1968年1月6 日)出生在浙江省吳興縣(今湖州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父徐一冰,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1908年從日本回國,與同人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體育學校——中國體操學校。
徐舜壽深受家庭的薰陶,從小養成了堅毅、好學和進取精神,他學習勤奮,酷愛數學,曾獲得吳興縣數學競賽第一名。。 1933年9月,16歲的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機械系航空工程組,1937年6月畢業後到杭州築橋飛機制造廠。不久,抗日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軍大舉進攻上海,轟炸杭州築橋,徐舜壽立志要"航空救國";1944年9月派往美國實習,1946年8月回國,1949年春,他所在的南昌第二飛機制造廠被迫遷往臺灣,徐舜壽便以送妻小回鄉為由,毅然擺脫了國民黨的桎梏,在姐夫伍修權將軍的指引下,攜妻子宋蜀碧和女兒來到上海,在我地下黨的幫助下越過封鎖線,輾轉來到已經解放的北平,從此,他以滿腔熱情投身於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和建設中。1956年8月在瀋陽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徐舜壽任主任設計師,黃志千、葉正大任副主任設計師,設計室成立不到兩年,便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教練機——殲教1,開創了我國自行設計飛機的先河;1958年3月,徐舜壽會同總設計師黃志千和陸孝彭提出了"強五"飛機的初步設計方案;1961年8月任新成立的601所(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技術副所長,為該所的建立和技術儲備做出了積極貢獻,他親自組織領導了米格-21飛機的消化摸透工作,狠抓專業建設,為後來殲八飛機設計成功打下了必要的技術基礎;1964年7月,調往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的前身之一——603所(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任技術副所長兼首任總設計師,為運七飛機正確選型和總體設計做出了積極貢獻,為我國民用飛機的研製走出了一條路子。 鮮為人知的是,徐舜壽為"兩彈一星"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接受並領導了核爆炸試驗用的取樣器的設計任務(代號為09工程)和用飛機投放氫彈的可行性研究(代號為816任務),向周恩來總理作了彙報,為中央下決心用飛機投放氫彈做出了重要貢獻。由於他的言傳身教,狠抓基本功和專業建設,也為"中國飛豹"飛機研製成功打下了一定的技術基礎。
他特別欣賞蘇聯專家克拉西莫夫的"小狗游泳論",對人才堅持優先培養,自然淘汰。徐舜壽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剛直不阿,總是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直言不諱,從不隨波逐流,確實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