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聖水峪鄉的皇城村,是一個風水學上的好地方。此處四山環繞,群峰相拱。北為二旗山,西南與尼山為鄰,東為顏母山,地勢平坦開闊,而且還是傳說中的孔子出生地。
於是此處在明代被選為封國兗州的魯藩家族墓地,有“三王墓”的稱謂,分別對應三座親王墓。墓主人分別為魯惠王朱泰堪、魯端王朱觀(火定)和魯恭王朱頤坦。可惜魯惠王的壙志內容早就出現在明代始修、清代續修的《泗水縣誌》之中,說明魯惠王墓最遲在清代就已被盜。另外據說魯惠王妃趙氏的墓誌曾被用作豬圈的擋門石,結果裡面所養的豬竟然接連莫名死去,這塊墓誌也隨即被拋棄,至今下落不明。
那麼這位魯惠王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在歷史上有何趣聞軼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天下豈有四十年世子乎?
朱泰堪,生於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閏十二月十六日,魯王朱肇煇嫡長子,生母魯王妃嚴氏。朱肇煇一共有六子四女,朱泰堪倫序是第二子,長子其實名叫朱泰坾。但是根據老朱家的規矩,只有嫡長子才能被冊封為世子。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六月朝廷對魯王諸子諸女進行了冊封,具體如下:
嫡長子朱泰堪封魯世子,知縣趙禠女為魯世子妃。
庶長子朱泰坾封安丘王,西城兵馬副指揮孫鍾女為安丘王妃。
第三子朱泰壆封樂陵王,南城兵馬副指揮趙興女為樂陵王妃。
第四子朱泰墱封鉅野王,北城兵馬副指揮蔡祥女為鉅野王妃。
長女封諸城郡主,次女封文登郡主,第三女封鄆城郡主。
- 有世子金冊而無世子金寶
事實上早在一年前,朝廷就已經開始了冊封魯府諸王的準備工作,包括打造安丘等王的鍍金銀印,安排身世清白的良家婦女前往兗州作為各郡王、郡主府中的使女。但是不知是何原因,朝廷方面竟然把魯世子金寶給忘記了。
甲午朔,賜魯世子泰堪金寶。凡封親王世子,例賜以金冊、金寶。宣德二年冊命泰堪時寶未賜,至是始賜之。—《明英宗實錄卷二十》
明代世子金寶出土文物
早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建諸王之時,就定下了親王金寶的規制: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上面的篆文內容為“某王之寶”。而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更定的皇太子、親王等封爵、冊寶之制中,又明確規定了親王嫡長子授以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根據史書的記載,世子金寶所用到的黃金重達十五斤。
當時的北京雖然只是行在,但就在三年前行在禮部剛剛制定了冊封世子的儀注,所以大家應該很清楚冊封世子之時,金冊、金寶缺一不可,那為何還有這樣的低階錯誤呢?上文說過,打造魯府諸郡王鍍金銀印的時間是在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再具體一點的話,是在當年九月。
如果我們稍微瞭解一點明代歷史,就可以知道著名的漢王之亂就發生在一個月前。宣宗朱瞻基御駕親征,將自己的二叔朱高煦捉拿歸案。對於這場翻版“靖難之役”,誰都知道是皇室醜聞,可是魯王朱肇煇卻偏偏要面見皇帝進行慶祝。朱瞻基有沒有可能認為這位堂叔是存心諷刺自己,所以故意不準備魯世子金寶呢?天知道!朱肇煇本人就是從魯世子進封魯王,他會不知道世子有沒有金寶嗎?為何直到宣宗駕崩才敢向朝廷請求?
戊午,魯王肇煇奏皇上親率六師討叛逆,以安宗社,請詣闕賀。上嘆曰:“此家之不幸事也,中心愧之,何用賀為?”復書止之。—《明宣宗實錄卷二十一》
明宣宗劇照
從宣德二年冊封為魯世子,到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補賜世子金寶,中間的時間長達十年。但是朱泰堪恐怕想不到,這只是他世子生涯的極小一段時間。魯王朱肇煇不但是赫赫有名的宗室賢王,還真正做到了福壽雙全。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七月十五日,79歲高齡的朱肇煇去世,朝廷賜了一個“靖”的美諡,稱魯靖王。而對於朱泰堪來說,這是他成為世子的第四十個年頭。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朝廷派出鎮遠侯顧淳作為正使,尚寶司司丞李木作為副使,持節冊封57歲的魯世子朱泰堪為魯王,世子妃趙氏進封魯王妃。同時進封魯世孫朱陽鑄為魯世子,世孫夫人張氏為魯世子妃。筆者查了一下資料,朱泰堪、朱陽鑄父子應該是明代第一對同時在世的世子和世孫。
短暫的魯王生涯
明代的世子和世孫是沒有歲祿的,所以朱泰堪做了41年的世子,相當於啃了41年的老。如果朱陽鑄是庶子,他還能被封為鎮國將軍,至少有一千石的歲祿,可惜他也是嫡子。好在朱泰堪只有朱陽鑄這一個兒子,魯靖王還能養得起朱泰堪父子二人。
魯王九琉冕
但是魯靖王一死,按照規矩歲祿要住支。又因為明代親王都是年初預支祿米,朱肇煇在七月去世,那麼這一年剩下五個月的祿米要歸還給朝廷。這下可把朱泰堪給愁壞了,自己父子一輩子就沒拿到朝廷一分錢,這再把老爹的錢還了,日子還怎麼過?鑑於魯王府的口碑,當時的皇帝明憲宗朱見深還是法外開恩,允許魯靖王已支祿米無須歸還。
甲戌,免魯府還官祿米七千三百五石有奇。先是魯靖王薨,其祿米已支費,法應還官。至是魯王泰堪乞恩,故免之。—《明憲宗實錄卷五十二》
朱泰堪做世子的時間很長,做魯王的時間卻很短。在他短短几年的任期內,魯王府總體風平浪靜,只有兩件事值得我們來略作闡述。
- 提督德州武臣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巡撫山東右副都御史原傑向朝廷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意思就是山東境內的德州地處南北要衝,“軍民雜處,奸盜眾多”,希望能夠增設一員提督武臣。
德州是山東的西大門,北接滄州,南接濟南。明朝初年漕運發達,因河而興的德州便成為朝廷重要的倉儲基地。在當年的靖難戰爭時期,為了保衛德州,朝廷曾在此修建了“十二連城”。朱棣率領的燕軍,先後和李景隆、盛庸率領的朝廷大軍在此進行過反覆的拉鋸戰。
原傑,明英宗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進士。這個人“靜厚有守,樂聞讜言。誠心待物,任人不疑”,所到之處官聲極好。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升任山東左布政使,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尋發山東,稱得上位高權重。故而朝廷對於原傑的建議非常重視,讓他自己推薦人選。
事下兵部,行令傑等會舉其人。傑與巡按御史吳遠俱稱兗州護衛指揮僉事鮑珣雖系王府職官。然才能可用,乞不為例。兵科參傑、遠違例舉薦之罪。兵部言德州雖雲要衝,終系內地,提督之官不設亦可。而傑等既被參駁,亦宜究問。上是之,置傑、遠不問。—《明憲宗實錄卷五十一》
誰都沒有想到,原傑竟然和巡按御史吳遠一起推薦兗州護衛指揮僉事鮑珣出任提督德州武臣。兗州護衛是魯王府護衛,原傑是山東地面的一把手,又和負責監察的巡按御史意見一致,這山東布政司是要翻天嗎?親王、地方官、武職,三者聯絡在一起就是原罪,鮑珣究竟是不是能力出眾已經無關緊要了。
此事好就好在魯王府一向口碑過硬,原傑也是一心為公的忠臣,加上憲宗皇帝明察秋毫,這才沒有使事態進一步升級。最終增設提督武臣一事不了了之,原傑、吳遠、鮑珣乃至魯王朱泰堪卻也沒有受到牽連。
- 諸城郡主赴京事件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魯王朱泰堪的姐妹諸城郡主突然赴京奏愬。宗室擅離封國一向是大罪,郡主雖然是女流之輩,也應該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她為何如此甘冒天下之大不韙?
諸城郡主的儀賓,是濟寧衛指揮趙榮之子趙瑄,二人婚後有一個嫡子趙鈞。此外趙瑄的婢女還生了一個女兒趙氏。這位趙氏雖然是庶出,但畢竟也算是魯靖王的外孫女。因此她的夫君陳彰身份也不低,是正三品高官山東都指揮僉事陳忠的兒子。
陳彰這個人品格非常低劣,史書對他的評價是“荒淫無度”,而且膽子非常大。大概看趙氏是庶出,一點不把她放在眼裡,動輒打罵。趙氏也是個狠人,居然和舍人王升一起私奔逃往湖州。所謂的舍人,就是將官的子弟。
頭頂一片綠色大草原的陳彰怒不可遏,直接找趙氏的哥哥趙鈞算賬,讓他把妹妹交出來。此前陳彰在婚後一直不允許趙氏回孃家,趙鈞早就看這個妹夫不順眼。現在看著暴跳如雷的陳彰,趙鈞甚至懷疑妹妹早就遇害,現在這廝不過是賊喊捉賊而已。自己堂堂郡主嫡子,先魯王外孫,居然被人欺負到家門口。是可忍孰不可忍?這才有了諸城郡主為兒子出頭,怒上京城告狀的“壯舉”。
事下巡撫等官,久而獲之。刑部擬罪,以彰累惡不悛,法難輕貸。上命謫戍延綏邊衛。—《明憲宗實錄卷九十三》
最終出動官府力量,在湖州找到了趙氏和王升這對“野鴛鴦”。此事雖說算是一樁醜聞,但是陳彰一直以來的惡行都是事實,再加上欺侮宗親,總得給他吃吃苦頭。擅離封國的諸城郡主、胡亂誣告的趙鈞,乃至違揹人倫的趙氏都沒有受到處理,很難說魯王朱泰堪沒有在背後做工作。
結語: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十一月十九日,魯王妃趙氏去世。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十月二十四日,魯王朱泰堪去世,享年63歲,賜諡曰惠。魯惠王做了41年的世子,最終卻只做了7年的魯王。遙想亞歐大陸另一邊的某島國,某王儲,希望歷史不會重演。
回到本文開頭,“三王墓”中的魯惠王,即是本文主角。魯端王乃魯惠王之孫,魯恭王即其曾孫。然而由於歷史上曾多次被盜,魯惠王墓早已成為平地,絲毫看不出曾為明代親王墓的雄偉氣勢。這位擁有四十年世子經歷的魯惠王,生前身後之事都不禁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