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造船塢,致使鄧世昌的炮彈打不響,北洋水師就此聲跡。似乎事情很簡單明瞭,沒有任何疑問。可是(軍人生來為戰勝的作者金南卻發出了質問的聲音:史實證明,無論是經費還是硬體裝備,北洋水師一點不比日本的聯合艦隊差,為什麼卻打了敗仗,徹底消失了呢?
以往的說法往往把矛頭指向動用了海軍經費的慈禧太后和清政府,但是有學者對此進行了仔細的考察,作出瞭如下結論:北洋水師從1861年籌建到1888年成軍27年間,清政府一共投入海軍經費1億兩白銀,年平均300萬兩。日本政府從1868-1894年26年間共向海軍撥款9億日元,摺合成白銀才6000萬兩,每年合計白銀230萬兩,日本政府的總投入只是同期清政府投入的60%!就硬體裝備方面,北洋艦隊的裝甲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日本聯合艦隊。鐵甲艦方面,北洋水師與聯合艦隊的數量比是6:1,中國遙遙領先;非鐵甲艦方面8:9,日本略勝一籌。定遠號、鎮遠號的護甲厚14寸,即使是經遠號、來遠號的護甲厚也達9.5寸。日本方面,即使威力最大的“三井號”艦,也缺乏北洋艦隊這樣較大規模的裝甲防護。而北洋艦隊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綜合了英國“英偉勒息白號”和德國“薩克森號”鐵甲艦的長處設計而成,各裝30釐米大炮4門,裝甲厚度達14寸,堪稱當時亞洲最令人生畏的鐵甲堡式鐵甲軍艦,在世界也處於領先水平。就火炮而言,無論大口徑火炮,還是小口徑火炮,北洋艦隊均佔優勢。200毫米以上大口徑的火炮,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的比例是26:11,中國遙遙領先;小口徑火炮方面,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的比例是92:50。只有中口徑火炮方面,日本稍稍領先,中日比例是141:209。就平均船速說,日艦每小時比中國艦快1.44海里,優勢也不是很大。
清政府正是基於這種力量對比,才毅然對日宣戰。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龐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聯合艦隊卻一艘未沉。鉅額軍堆砌起來的一流的海軍不經一戰,原因何在?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艦隊?隨著滿族中央政權的衰弱,漢族官僚李鴻章等人紛紛崛起。清政府沒落的專制體制,由此而產生的腐敗政治,進而在軍隊中形成了不良風氣:置民族國家利益於不顧,曲意奉承一味迎合,追逐個人利益。久而久之,國家民族和軍隊的事情就蛻變成為個人獲取利益的幌子。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興局廠、練新軍,轟轟烈烈,在相當一部分清朝權貴們看來,北洋水師就是李鴻章的個人資本。李鴻章兵權益盛,禦敵不足,挾重有餘,不可不防。因此,朝臣們為了削弱李鴻章,不惜削弱北洋海軍。限制北洋海軍就是限制李鴻章,打擊北洋海軍就是打擊李鴻章。總理海軍事務大臣、醇親王奕欲以海軍換取光緒帝的早日親政,會辦海軍事務大臣李鴻章則慾海軍重新獲得一片政治庇廕。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以後,軍費投資就越來越少。海軍只是他們各自政治角逐中的籌碼,誰還真正為海軍的發展考慮?此外,多種資料證明,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以後,軍風被各種習氣嚴重毒化。當時的《北洋海軍章程》有規定,總兵以下各官,皆終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館。提督丁汝昌則在海軍公所所在地劉公島蓋鋪屋,出租給各將領居住,夜間住岸者,一船有半。而作為高階統帥的李鴻章,也對這種視軍紀章程為兒戲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對日宣戰前一日他才急電丁汝昌,官兵夜晚住船,不準回家。有備才能無患,而這樣的軍隊如何打仗?另外,在清朝兵部所定《處分則例》中明確規定,官員宿娼者革職。可一旦北洋封凍,海軍遂淫賭於香港和上海。甚至在北洋艦隊最為艱難的威海之戰後期,來遠、威遠被日軍魚雷艇夜襲擊沉的那夜,來遠號管帶邱寶仁、威遠號管帶林穎啟還登岸逐聲妓未歸官員帶頭,規章制度形同虛設。這樣,嚴明的表面掩蓋著的是一盤散沙,全然沒有集體凝聚力和戰鬥力。
等到臨戰迎敵的時候,北洋艦隊首先佈陣就陷入混亂。劉步蟾擺的是“一字雁行陣”,而丁汝昌的命令卻是各艦分段縱列,擺成掎角魚貫之陣。等到實際戰鬥時的隊形卻又變成了“單行兩翼雁行陣”。陣形亂變不說,即使如此勉強的陣形,待日艦繞至背後時,也沒堅持住,各艦都是各自為戰。戰爭一開始,敵人尚在有效射距外清兵就慌忙開炮,定遠艦劉步蟾指揮首先發炮,非但未擊中目標,反而震塌前部搭於主炮上的飛橋,丁汝昌和英員泰菜皆從橋上摔下受了重傷。這一炮就先讓北洋艦隊失去了總指揮!命運攸關的4個小時的海戰從始至終幾乎沒有統一指揮!劉步蟾、林泰曾二位總兵,竟然無一人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揮。除去以上這些原因,有組織、攜船艇的大規模遁逃和部分人員不告而別,致使人員減少士氣大減也是戰爭失敗的原因。面對這樣一個全軍崩潰的局面,萬般無奈的丁汝昌“乃令諸將候令,同時沉船,諸將不應,汝昌複議命諸艦突圍出亦不奉命。軍士露刃挾汝昌,汝昌艙仰藥死”。官兵“恐取怒日人”而不肯沉船,使鎮遠、濟遠、平遠等10艘艦船為日海軍俘獲,顯赫一時的北洋艦隊就此全軍覆滅。“如大樹然,蟲蛀入根,觀其外特一小孔耳,豈知腹已半腐”。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水師恐怕真的不能簡單地歸結到某一個原因或某一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