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一進臘月就是年。”到了年底,家家戶戶都會開始囤購年貨,而其中豬肉肯定是少不了的。豬肉,作為日常常見的肉類,基本是我們每家每戶少不了的一種食材,不管是搭配炒菜,還是燉肉燉排骨,在飯桌也都是受人追捧的菜餚。
而說到如何把豬肉做得好吃,並且軟爛入味,還沒有腥味?那朋友肯定是說,多放點料,時間燉久些,自然就又香又爛乎兒。其實並不然,而且有時候你會發現放的調味料過多了,反而都是香料的味道了,吃不到豬肉的鮮味。豬肉不同牛羊肉,羶腥味重,所以在烹飪上還是講究“簡單”用料。煮肉燉排骨,除了要放料重要,同時也要掌握技巧,豬肉不管怎麼燉都是軟爛入味,關鍵是還沒有腥味。
訣竅一:浸泡過程不能少
我們都知道,牛羊肉屬於“紅肉”,因為纖維組織比較粗,並且有股難聞的羶腥味。所以一般在烹飪之前都會花半天時間,先用清水來浸泡,達到去腥的效果。而豬肉其實也是一樣。豬肉的腥味,主要來源於豬肉中的血液部分。所以買回來的豬肉最好也是提前用清水浸泡1-2個小時。
浸泡的時候,可以在水中放少許小蘇打和肉一起攪拌一下,這樣可以使肉的纖維打散,蓬鬆起來,更好地去除腥味。另外浸泡過程中要多次換水,直到豬肉的浸泡的水顏色比較乾淨清澈,不渾濁。
訣竅二:豬肉焯水有講究
我們都知道,在做肉類的時候,焯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達到去腥的目的;所以好多朋友,尤其是在燉排骨的時候,排骨買回來就直接開始焯水,認為只要焯水,那排骨肯定就沒什麼腥味了。其實並不然。焯水也是要分情況的。
對於新鮮的排骨或者豬肉來說,基本是不需要焯水的,買回來可以按照訣竅一,先浸泡,就可以直接略過焯水開始烹飪。如果新鮮的豬肉再次進行焯水,那麼燉出來的肉就沒那麼鮮了。而對於一般像超市買的冷凍豬肉或者排骨,那麼這類的豬肉,建議都是需要進行焯水去腥。
並且焯水也有講究。焯水的時候一定要用冷水,否則用熱水的話,會直接使豬肉表面肉質遇熱收縮,裡面的髒東西,就不容易煮出來。並且焯水的浮沫一定要撇乾淨,這些都是腥味的主要來源。另外就是焯水的火候,一定要溫火慢慢煮,這樣才能徹底把豬肉裡面的髒東西煮出來,直到沒有浮沫漂浮,焯水才算完成。
訣竅三:記得加一味料—醋,或者其他酸性物質
燉肉燉排骨加醋,大家肯定不能理解。但這個時候放醋的目的,不是為了酸味。而是為了豬肉燉得更軟爛,營養也更豐富一些。燉肉的時候,少放一點醋,這樣可以使肉中的膠原蛋白質在酸性環境中加熱,可以加速分解成可溶性、柔軟的明膠。從而可以使營養物質更充分地融入到湯中,更利於人體吸收。並且燉出來的肉也更軟爛。
但醋並不是隨便加的,一般建議選擇果醋或者米醋,不要用陳醋味濃的,避免掌握不好用量,反而適得其反。加醋最好是中間新增或者剛燉肉的時候放進入,避免出鍋時候再加,醋酸無法完全揮發,肉味會怪怪的。另外如果家裡沒有白醋或者果醋等,大家也可以放一些山楂或者檸檬片,也是同樣的道理。
訣竅四:什麼時候放鹽很關鍵
尤其像大家非常喜歡吃的紅燒肉,或者是燉排骨等。好多朋友在肉剛入鍋,就基本把所有的調味料都放齊了;一是圖省事之外,另外就是覺得放得晚了,調料味浸不到肉裡面。但其實並不然,尤其是食用鹽。
像燉肉燉排骨,一開始就把鹽放進去,鹽會使得肉裡面的蛋白質凝固,肉質不容易熟,還會使得肉的鮮味被封鎖在肉質內不能得到充分的釋放。所以做肉類的菜餚,放鹽一定不要著急。等到出鍋前15-20分鐘左右,肉基本燉的已經非常軟爛了,這個時候放入適量鹽調味,再燉煮個十幾分鍾,這樣既可以使得肉質得到充分的入味,而且這樣做食鹽裡面的碘也不容易揮發。
另外煮肉燉排骨,尤其是為了大口吃肉,那麼在燉肉的時候一定不要放冷水,用熱水或者開水燉。這樣可以使肉塊表面的蛋白質迅速凝固,肉內的營養物質就不易滲入湯中,燉好的肉味道鮮美,營養也更豐富。另外就是豬肉燉排骨,一定不要著急用旺火,火候太足,會使豬肉緊縮的一起,肉質的纖維變硬,反而不容易燉爛,並且肉中的香味也會隨著猛煮時的水蒸氣蒸發掉,肉香味也會淡好多。小火慢慢燉,豬肉會更香也更軟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