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寫完年終總結,就到5點了,想著今天什麼都沒寫,隨手翻了下百年大事記,昨天講國共合作,在這個時間段之後,翻了我熟一點的,就是1930年1月毛主席給林彪的回信,後來該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非常形象。
這本篇回信,今年看毛選第一本正好是有的。所以,幾次機會簡單說說我的認識,也當是讀後感了。
毛澤東認為有些同志思想還沒拐過彎來,還停留在過去那種在三兩個地方打游擊,也沒有在一定建立紅色政權的觀念。而這些同志錯誤掛念的來源,就是對中國的實際情況弄清楚。沒有了解到中國是半殖民地的現狀。
第一,為什麼全國不能統一,或者說為什麼各軍閥征伐不斷。1928年北伐結束,名義上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實際上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且不說孫中山在時所謂左派右派,就單說國民黨軍隊的派系,就有後來說的中央軍即蔣系。桂系軍閥,舊桂系陸榮廷,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49年蔣介石下野也把李宗仁坑得很慘。西北軍閥馮玉祥,又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還有山西閻錫山,俗稱“閻老西”。這幾位在28年那是叫一直對外打張作霖,等到張作霖威脅沒了,那打得不可開交。1929年3月爆發了蔣桂戰爭,桂系實力大為削弱。後來蔣馮戰爭,蔣介石收買馮玉祥手下韓復榘,再後來馮玉祥聯合閻錫山,爆發蔣馮閻戰爭,又叫中原大戰,結果馮玉祥遭到閻錫山背刺,馮玉祥失敗。
這就是所謂“狗咬狗,一嘴毛”,國民黨軍閥之所以派系林立,是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相互爭奪密不可分的,比如都知道蔣介石後來成了美國的代理人,馮玉祥被笑稱“倒戈將軍”。桂系經常向日本採購武器,還有閻錫山的名言“在三顆雞蛋上跳舞”,知道這些就瞭解為什麼在白區,在白色恐怖之下,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第二和第三個問題都是講工農,農民問題嚴重性和工農民主政權的正確性。可以想想,縱觀歷史,大凡一個朝代衰落,總是有個顯著標志,就是“土地兼併”嚴重,富者阡陌縱橫,貧者無立錐之地。農民比較淳樸,願意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當上面情況發生,那就是飯也沒得吃了,怎麼能不翻桌子呢。戰爭勝利,不是拿一個將領個人的功績,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付出的總和。沒有背後萬骨枯,哪有一將成名,沒有革命群眾踴躍獻身,怎麼打跑侵略者,怎麼打倒反動派。要想發動群眾,那就必須讓群眾知道,革命為了誰。國民黨不顧人民利益,即使拉了再多壯丁,最後總是要失敗的。
所以毛主席勸告同志,在認識革命問題的時候,不能把國民黨反動派想的過於強大,西方國家的革命力量強,比如十月革命推翻了沙俄統治,但是也要認識到西方國家的反革命力量也強大,比如後來二戰爆發,面對德國的進攻,法國投降之前執政當還在對付法共,這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如出一轍,無怪乎最後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力量較小,當時基於中國半殖民情況下,地主、買辦、軍閥等發動力量也較小。這就像小說中說的,中國這個較低位面,實力上限已經確定了。基於這些分析,毛認為中國革命的高潮很快就會到來,來得比西方更快。
星星之火要怎麼燎原。回答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解釋,前面說到軍閥混戰,“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錢從哪裡來,自然是賦稅,賬打得越多越大越久,百姓負擔越重,民不聊生。百姓要生存,怎麼辦,只能奮起抗爭。所以,失業工人、失學學生等等,就成了“乾柴”,只等馬克思主義這把火一燒,便可以燎原。所以看看各地狀況,工人罷工、農民暴動、士兵譁變、學生罷課,就知道這些星星之火距離燎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