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後宮中女性的爭鬥總是或明或暗、此起彼伏,幾乎從未間斷過。為了爭寵固寵、晉升階位,她們使出渾身解數取悅皇帝;
一旦某位嬪妃邁入高位,她之後的舉動除了要彰顯自己,還要為背後的家族勢力服務;當後宮妃嬪有了皇嗣之後,則更會因為要替子女綢繆未來而不惜展開更為殘酷兇狠的你爭我鬥。
但凡涉及到鬥爭,就一定會有高下之分、甚至是論及生死的輸贏。皇帝一般或多或少都會了解後宮中發生的那些勾心鬥角和相互迫害,皇帝不希望後宮失去平衡,也不願自己喜愛的妃子落入無休止爭鬥的泥潭、甚至丟掉性命。因此當心愛的女人落入險境之時,皇帝終會出手相救,霸氣地護其周全。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就曾在自己年老之時,替其寵愛的戚夫人母子做了周全的安排,希望自己百年之後能保戚夫人母子平安周全。
怎奈戚夫人不知天高地厚,劉邦死後戚夫人不但沒有聽從劉邦的意見,還一直挑戰呂后,招來了殺身之禍。
擅媚的戚夫人承寵於高祖劉邦許久,惹得呂后妒火中燒
秦朝末年,前半生以流氓著稱的沛縣人劉邦在秦末農民戰爭中先是大破秦軍、滅掉了秦國,後又與西楚霸王項羽展開楚漢之爭,最終擊敗項羽、安定了天下。
在劉邦四十多年的闖蕩打拼生涯中,他的嫡妻呂雉始終都以堅忍的態度和機敏的性情數次助夫轉危為安、直至君臨天下。
鑑於此功,漢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02年當上了漢朝的開國皇帝后,立刻就冊封了呂雉為後,史稱漢高後。
高祖劉邦稱帝時已經54歲了,為了皇權有繼,劉邦在5年後冊立了呂后為其所生的長子劉盈為太子。
長久以來,呂后對丈夫劉邦的好色本質早已見怪不怪,劉邦成了皇帝后,身邊的美女佳人更是越來越多,而頗有城府的呂后則並不在意——她知道皇帝劉邦秉性難移,
他想做什麼便由他去,只要自己地位穩固、皇兒劉盈最終能繼承江山皇位就好,其他的小事,呂雉素來不去計較太多。
公元前224年,臨轅侯戚鰓又得了一個女兒,女嬰活潑可愛、肌膚勝雪,父親戚鰓為其取名為“戚懿”。戚懿自幼就非常喜歡樂理和舞蹈,能鼓琴奏樂、唱歌舞蹈,相當多才多藝。
成年後的戚懿出落得極為嫵媚動人,她來到定陶城做歌姬,遇見了時為漢王的劉邦,如同臨水照花般的戚懿僅以一曲“翹裾折腰”便將劉邦迷得如痴如醉。是夜,戚懿得劉邦一生寵幸,翌日便被劉邦帶回了軍中。
建制稱帝后,高祖劉邦的後宮佳麗只增不減,可自打將戚懿納為姬妾之後,劉邦的內心就一直傾向於這個既柔媚多姿又深得聖意的年輕夫人,戚夫人因恩寵不衰,在入宮的第二年就生下了兒子劉如意。
年輕貌美的戚懿色藝雙絕,又極為擅長獻媚,自遇見劉邦之後就固寵在身,直到劉邦去世之前,這位好色的皇帝基本上都沒有移情別戀過。
然而妃子固寵是後宮中的大忌,戚夫人幾乎壟斷了劉邦的全部後宮生活,別看其他姬妾對此不敢多加議論,可是時間長了,連皇后呂雉都覺得戚夫人盛寵一事甚為過分。
其實,只要是女人,誰都會對同自己爭奪夫君之愛的其他女性充滿了敵意,呂后表面上不做計較,其實心裡不免妒火中燒。
戚夫人鼓動劉邦改立太子,由妒轉怒的呂后被激起了殺心
如果說一開始皇后呂雉對戚夫人只是充滿了嫉妒之意,那麼到後來呂雉就對戚夫人起了殺心,而且是到了非殺不可的地步,其實原因無它——恃寵生驕的戚夫人頻頻鼓動劉邦廢掉太子劉盈而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此舉無疑觸動了呂后的心理底線,激起了呂后的殺心。
自古在帝王之家,但凡涉及到皇嗣和立儲的事情,總會形成一個權力鬥爭的漩渦。昔年,當戚夫人生下皇子劉如意後,劉邦喜不自勝,怎麼看劉如意怎麼高興,還數次誇讚道:這個兒子太像我了!太像我了!
後來,戚夫人不禁開始打算起自己和兒子的未來,對她來說,自己獨得長寵、兒子倍受喜愛,何不借此機會更進一步,讓皇帝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呢。
待皇帝百年之後,兒子劉如意登基為帝、戚夫人自己則成為太后,到時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豈不是呼風喚雨、快哉快哉?!
戚夫人的小算盤打得好,便開口替劉如意向劉邦討取太子之位。劉邦見心愛的女人如此哀求自己,也就應承了下來。
而立儲、易儲之事皆非同小可,待劉邦將改立太子的想法在朝堂上一說,滿朝文武當時就抗議不止,頗為帝后所信重的權臣周昌當即站出來表態:無論皇帝再提議多少次改立太子,我一定次次都堅決反對!
前朝動靜鬧得不小,呂后也得知了戚夫人和劉邦的易儲之意,急速找來周昌瞭解前因後果。隨後,呂后一邊派親大哥呂澤去找謀士張良求救,一邊懇請周昌秉持公心、力保劉盈的太子之位,忠誠正派的周昌當即就答應了呂后的請求。
為保戚夫人母子平安,劉邦給二人預留了四條活路
雖然劉邦嘴上答應了愛妾戚夫人的要求,但心裡不免思量了多番。劉邦晚年雖然有些昏聵,可當他想到劉氏江山基業的穩妥傳承和長久延續,最終還是認為呂后和劉盈才是幫他守住漢室基業的可靠之選。
公元前196年,出征凱旋的劉邦剛回到後宮,就到了戚夫人那裡看望心愛的小兒子劉如意。戚夫人趁勢又哭啼哀求,劉邦正色言道:太子深得前朝後宮所擁戴,以後再無易儲之事,呂后賢能善為,汝可尊而奉之,莫要忤逆。
還算理智的劉邦這是在“告誡”戚夫人,以後要老老實實地安守本分,不要再與呂后和太子對抗爭權了。
可是後來,據劉邦從旁觀察,發覺戚夫人仍舊存有野心,無奈之下只好事先安排了四重保障,以在其百年之後給戚夫人和劉如意留下數條活路。
活路一就是叫戚夫人向呂后做小伏低,劉邦相信如果呂后的怒氣消了,沒準以後還能善待戚夫人母子,但戚夫人一向嬌縱慣了,根本不肯照辦。
於是,劉邦就將“護戚夫人母子周全”的希望寄託到了太子劉盈身上,劉盈被父皇劉邦“耳提面命”後,也生出了愛護幼弟之心,發誓會全力保護劉如意平安長大。
可這第二個活路著實有些幼稚:即便善良的劉盈誠心護弟,可呂雉卻能為了劉盈做到殺伐果決、不留隱患,因此在這方面,劉邦還是思慮不周。
可能劉邦也害怕劉盈難以保護劉如意,就“託孤”給深得呂后和劉邦所信重的大臣周昌,讓周昌遷到趙王劉如意的分封之地,命其近身護衛劉如意的安全——這是第三條活路。
而第四條活路其實也就是“敲山震虎”,劉邦聽聞呂后將派樊噲暗殺戚夫人母子,就命人去追殺樊噲,同時意在側面告誡呂氏一族不要任性妄為。可實際上劉邦在樊噲還沒被抓住的時候就殯天了。
隨後不久,呂后使用了一招“調虎離山計”,將周昌從趙王封地調離並軟禁在國都後,派人到趙王封地毒死了劉如意。
不自量力的戚夫人一意孤行,很快就招來了殺身之禍
劉邦去世前,趙王劉如意已經身在封地,身邊有忠臣周昌加以保護,尚算安全無虞,而戚夫人則被留在了漢宮之中,母子分離,各自為安。
劉邦死後,呂后不願看到矯揉造作的戚夫人,就將其囚禁在了宮中的“永巷”裡,令其終日舂米、幹粗重的活計,算是讓戚夫人為其昔日的恣意妄行“贖罪”。戚夫人沒吃過那麼多苦頭,哀傷之餘,還曾寄希望於趙王劉如意能夠救他出苦海。
一日,舂米的戚夫人隨口唱了一首歌,意在宣洩不滿,歌中的意思是:兒子為王、自己為僕,何日有人傳信出去,好叫兒子能夠早日救母親於水火之中。
哪知,戚夫人唱的這首歌被人報告給了呂后,呂后聞之勃然大怒,先施計派人毒殺了趙王劉如意,後將戚夫人手腳砍斷、弄瞎毒啞,塞入甕缸中做成了人彘,手法殘忍至極。戚夫人一生沒吃過什麼苦頭,被做成人彘後自然痛苦難當,不出三日就悽慘死去。
回頭想想,高祖劉邦故去後,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能夠保全性命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可不自量力的戚夫人終究還是不安分、不甘心,
毫無權謀智慧和背景實力的她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處境,執意去撩撥霸氣毒辣的呂后,導致劉如意慘被毒死,而戚夫人則被做成了可怕的人彘,旋即一命嗚呼,看來,殺身之禍都是戚夫人自己引來的,根本怨不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