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從人類的祖先說起了。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的祖先,憑著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應用著動植物與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據龍山文化遺址考證,我國4000多年前的夏禹時代人們就會釀酒了;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有制醬、制飴的記載;醬指發酵食品,飴指大麥芽經酶作用生成的麥芽糖;《左傳》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採用曲來治療消化不良,而這只是開始。
1684年,比利時醫生赫爾蒙特發現,在釀酒的過程中有一種氣體出現。他把發酵中引起物質變化的因素稱為酵素。
1814年, 俄國科學院院士肯爾考夫(Kirchoff)搞清了麥芽提取液水解澱粉的現象。他發現,穀物種子的水解能力取決於包含於其中的水溶性物質。
1833年,法國化學家佩恩和帕索茲從大麥的麥芽中分離到一種物質,為白色無定形粉末。該產物可使2000倍澱粉轉化為可溶性糖,因此被命名為澱粉酶, 並指出了它的催化特性和熱不穩定性,初步觸及了酶的一些本質,這也是最早的澱粉酶製劑,該產品隨後被應用於棉布退漿。
1835年, 瑞典人貝採利烏斯首次證明了用麥芽提取物可以比酸鹼更有效地降解澱粉,並將這一過程稱為催化。1836年, 德國生理學家施旺分離出一種在胃內消化蛋白的物質,並命名為胃蛋白酶。這也是第一個從動物組織中提取到的酶。施旺也是細胞學說的創始人之一,是他首先提出細胞是動物的基本結構單位。
1858年, 法國化學及生物學家巴斯德對酵母的酒精發酵進行了大量研究,指出在活酵母細胞內有一種物質,可以將糖發酵生成酒精。
1878年, 德國科學家庫尼提出用酶(enzyme) 這一術語來表示從活的生物體中提取的、未統一命名的各種酵素。
1890年, 德國化學家費舍提出了酶的催化理論一一鑰匙/鎖理論,發展了酶的專一性概念。1959年,考斯蘭德(Koshand)提出誘導契合學說, 發展了酶催化理論。
1897年, 德國化學家巴克納(Buchner) 兄弟將酵母和沙一起研磨,壓榨出汁液,得到的汁液中不含活細胞,但仍能使糖發酵成酒精。這表明酶不僅能在細胞內,也能在細胞外進行催化作用。
1908年, 德國科學家羅門用酶代替動物排洩物進行皮革的軟化。
1914年,德國科學家羅門發明了加蛋白酶的濃縮洗衣皂。
1926年, 美國化學家薩姆納提純結晶了第一個酶——脲酶。1930年, 美國生化學家諾斯勒普等人分離提純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多種酶的結晶,證明了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從此,酶的蛋白質屬性才普遍被人們所接受,酶工業體系自此創立。
1953年, 美國人沃森和英國人克里克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 將生物研究帶入了分子生物學時代。同年, 德國的格魯布霍費等人將澱粉酶、胃蛋白酶與載體樹脂結合,製成了固定化酶。
20世紀60年代,隨著能將澱粉分解成葡萄糖的葡萄糖澱粉酶的上市,迎來了酶製劑工業的大發展。此後,幾乎所有的葡萄糖生產都由傳統的酸水解法轉化為酶水解法,澱粉加工業成為繼洗滌劑工業之後的第二大酶製劑應用市場。
1970年,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分離純化出第一個限制性內切酶,至今,在基因工程中應用的工具酶已有500多種,促進了基因重組酶的生產工藝。
1988年,纖維素酶用於紡織工業-代替石磨用於牛仔服後整理。
1991年,麥芽糖澱粉酶用於焙烤工業。
1995年,植酸酶用於動物飼料。
1999年,果膠裂解酶用於棉布的煮煉加工......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我們不難預見,酶這一古老而又與高科技相結合的產物,會為我們將來的生產和生活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神話。而夏盛酶做的就是將這一神話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