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明威的《太陽照常升起》中,一個人物被問及他是如何淪落至破產的境地,他回答:“兩種方式,逐漸地,然後突然的。”
對很多人來說,與年齡有關的認知能力下降遵循類似的軌跡。
起初,精神敏銳度的喪失很難被察覺到。直到有一天,當你醒來,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注意力和其他精神肌肉已經明顯地變弱。
《衰老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of Aging)雜誌的研究發現,認知能力的下降可能早在你20多歲時就開始了。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凱克綜合神經科學中心名譽教授、前主任邁克爾·梅澤尼奇博士(Michael Merzenich)指出:通常情況下,一個人在30歲前後達到頂峰。此後每隔十年,普通人的精神敏銳度就會逐步下降。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凱克綜合神經科學中心名譽教授邁克爾·梅澤尼奇博士
這種逐漸墜入大腦深淵的過程曾被認為是衰老的一部分。而衰老就像是一個目的地,而不是一種疾病:活得足夠長,你遲早會到達那裡。
但現在我們知道的更多。
當你變得越老,越固步自封,就越難打破你的習慣性思維。
梅澤尼奇是《軟連線》(Soft-Wired)的作者,這是一本關於大腦可塑性的書。梅澤尼奇認為,大腦的“工具包”通常會因為廢棄而生鏽,而不是因為不可預防的退化。他說:“有大約10億件事情會導致這種退化,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讓你的大腦處在離線狀態。”
在這裡,“離線狀態”指的是死記硬背或者自動駕駛般的活動——當你的大腦執行了很多次的習慣性任務,它們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這就意味著做同樣的事情——安於現狀,依靠你在年輕時獲得的能力或技能。”
在你人生的頭幾十年裡,認知上的滑坡是不可能出現的。每年都有新的環境和挑戰,而應對這些挑戰可以鍛鍊你的精神肌肉。
但是,一旦你成年,適應了一個職業、一個夥伴和一套常規,你的日常生活可能不會對你的大腦執行功能提出太多的要求,而這些功能正是能幫助你解決複雜問題和駕馭不熟悉地形的高階操作。
當你遇到某些情況需要去呼叫這種高階操作的時候,你的大腦會更願意處於巡航控制狀態。做你習慣做的事,既舒適又容易。用不熟悉的任務來挑戰你的大腦是很費力的。你越是年長,越是固步自封,就越是難以打破你的習慣性思維。
“關鍵是要不斷地讓你的大腦參與到新的技能或活動中。”
好在,阻止甚至逆轉與年齡有關的認知能力下降是有可能的。
部分梅澤尼奇出版的作品裡提到,有針對性的大腦訓練可以幫助人們強化記憶、注意力和高水平的處理能力。對於有輕度腦外傷的人來說,透過適當的訓練,認知缺陷往往是可逆的。
梅澤尼奇提到:“關鍵是要不斷地讓你的大腦學習機器參與到對你來說是新的技能或活動中,而看一個新的電視節目或玩新的電腦遊戲並不是我所說的那種挑戰。”
他建議採用一種新的愛好,遠超你經驗範圍的愛好,從而迫使你自己去學習一套新的技能。它可以是學習一門外語,可以是冥想或園藝,也可以是演奏一種樂器或學習解說舞蹈(interpretive dance)。
“目標是以一種新的方式拓展你的理解,”梅澤尼奇這樣解釋。
你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摸索才能找到吸引自己的愛好,但探索新活動的過程也是在鍛鍊你的大腦。
梅澤尼奇還建議繞開捷徑,去充分挖掘大腦,自己想答案,這才是真正的鍛鍊。“如果你使用網際網路立即找到答案,這是有代價的。這樣的行為加起來,每年你被剝奪的學習機會高達數十萬次。”
無論你是在查詢方向,或是回憶某個演員的名字,花點時間從你的記憶中挖掘資訊可能會更有收穫。
你的大腦和你的身體一樣需要鍛鍊以保持健康。用新的愛好和學習機會去挑戰它,可能是維持大腦健康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