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大地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人文底蘊深厚、古蹟眾多。僅拿成都周邊的古鎮來說,就多達20餘個。如果你是一個懷舊者或想放鬆自我,選擇到古色古香的古鎮去遊玩、品嚐一下當地的美食,體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那絕對是一次不錯的選擇。現從中選擇五個最有魅力的古鎮介紹給大家:
(一)新場古鎮。位於成都平原西部,地處山區、丘陵、平壩交融地帶。距大邑縣城10公里,東距成都58公里,北與西嶺雪山相連,其水資源相當豐富。源源不斷的䢺江河水,沿古鎮穿流而過,素有‘一主河、三灌口’之美譽。
新場古鎮始建於東漢時期,興盛於明朝嘉靖年間。始稱‘清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四川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古鎮,佔地面積34.9平方公里,為國家4A級景區。
古鎮擁有古街道七條、大小巷子六條,按二縱二橫井字型佈局。房屋大多為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建築。具有木結構穿鬥式樑架、青瓦坡屋面,臨街立柱、木板式鋪面、前屋後院、廊樓結合、巷道引入院內等特點。
古鎮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豐富多彩。每逢春節或廟會日,都要舉辦鬧元宵、逛燈會等各種民俗活動。千百年來,古鎮一直還保持著逢場和趕集的習俗。
古鎮景點有:(1)位於下正街,三進四合式院落,佔地面積340平方米的‘劉成勳故居’。(2)始建於明朝末年的古剎寺廟‘壁山寺’。(3)橫跨於䢺江河,與邛崍茶園鄉相連的‘永安廊橋’。(4)位於下場口,俗稱江源第一橋,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公元1867年)的‘九洞橋’。(5)位於思安廣場入口處,兩棟相同、高大的碉樓等。
美食有:周血旺、肥腸血旺、麻油雞、張鴨子、九龍王大包、豆花玉米飯、清源麵館、謝油糕、向羊肉、葉兒粑等。特別是血旺這道菜,在古鎮是比較有名的。
交通:第一種方式,可在成都西站乘城際列車,到達大邑縣換乘去新場古鎮的公交車。第二種方式,可在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搭乘去新場古鎮的班車。
(二)街子古鎮。位於崇州市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毗鄰青城後山和九龍山,距成都58公里。
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五代時極其繁榮,它是四川省五大名鎮之一,國家4A級景區。素有‘川西水鄉’、‘青城後花園’之美譽。
發源於六頂山的味江,沿古鎮緩緩流過。因一巨石橫擋中流,在這裡形成一泓碧潭,潭水深深、晶瑩剔透。
與古鎮一江相隔的‘鳳棲山’,因山形似鳳而得名。在鳳棲山的深處,隱藏著一處晉代古剎‘光嚴禪院’。四周雲霧繚繞、古木參天、百鳥爭鳴、山花爛漫。這裡環境幽深、寧靜秀美,有不少隱居人士在此隱居。明代皇帝朱元璋之孫朱悅炆,就在古寺附近山上居住,長達10年之久。
街子的‘蘭草’遠近聞名,家家都栽種蘭草;素有‘蘭花之鄉’的美譽。盛產的蘭草品種繁多,比較有名的銀杆素、春劍素、西蜀道光等。每年的正月十九日,都要舉辦蘭花博覽會、西部民間傳統小吃展和焰火晚會等活動;其場面盛世空前。
以江城街道為主線,兩側分佈著縱橫交錯、青石板鋪成的大小街道六條。古鎮內水流不斷,各個街道、屋前院後,都有清澈小溪流過。
房屋以明清時期的建築,木結構穿木樑架式吊腳樓、單簷青瓦屋面為主。為前鋪後舍、巷道引入院內式的格局。
橫跨於味江上,有三座特別的橋。它們是:(1)‘瑞龍橋’,橋長12米、寬2米;為五開間廊道,單簷人字形、翹角飛簷屋頂;青色溝瓦、筒瓦式屋面的廊橋。(2)‘御龍橋’,仿古鋼索橋,始建於清乾隆初年,全長60.3米,由橋亭、鋼索、木板所組成。它是通往兩河鄉、泰安鄉、青城後山和外山、鳳棲山的重要橋樑。(3)‘仿古渡槽’廊橋,2009年改建的,將亭臺樓閣、廊閣飛簷融於一體,賦予古渡槽全新景觀元素的廊橋。
古鎮景點還有:(1)唐代詩人唐求故居、唐公祠。(2)位於銀杏廣場內,清咸豐二年(1852年)的字型檔塔;四棵千年高大的銀杏樹;一座三開四柱三重簷,上方中間兩面皆刻有‘街子古鎮’匾額的牌樓等。
古鎮美食有:湯麻餅、何鴨子、黃豆花、天主堂雞片、葉兒粑、老臘肉、古井老灶菜等。‘黃豆花’這道美食,味道還不錯,值得推薦。
交通:第一種方式,可在成都市茶店子客運站,坐到崇州市客運站班車,大約1個半小時。第二種方式,可在成都西站搭乘城際列車,大約16分鐘到達崇州站。坐崇州市104公交車至崇州市客運站,再乘坐去街子古鎮的車,大約20分鐘即到。
(三)唐昌古鎮。位於都江堰、彭州、郫都交界處,面積48.1平方公里,柏條河穿鎮流過。這裡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曾經天府之國最富裕的‘溫江、郫都、崇寧、新繁、灌縣’中的崇寧縣,就是現在的唐昌鎮。
唐昌古鎮,始建於唐高宗儀鳳二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崇文尚儒在唐昌尤為突出,早在明清時就設有‘書院’,孕育出一大批先賢聖人、名流大家。以羅錦文為代表的蔡時田、蔡智源、蔡繚、徐忠勵、米錦等六翰林。
早在唐代,這裡就是遠通西域的重要要塞,集市貿易繁榮。唐鹹通年間,唐昌集鎮逐漸形成。至明永樂年間,朱元璋之孫朱悅燇為崇寧王時,大興土木修建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四條大街,唐昌城建初見規模;到了清末民初達到鼎盛。
明末清初,大量的移民來到四川。他們在此定居興業、繁衍生息,同時也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地方文化。至清末民初,各省移民相繼建起自已的會館,談生意、從事商貿活動。一些富俗起來的望族大戶,也紛紛建起自家的公館或豪宅大院。在唐昌眾多公館或豪宅中,北正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極具代表性。
古鎮景點有:(1)始建於宋代,後因戰火損毀;至清光緒年間得以修繕的‘文廟’。(2)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朱悅燇,受封做崇寧縣的崇寧王時修建的‘城牆’。(3)崇文尚儒而設立的眾多‘書院’,如岷陽書院、翰林院等。(4)素有‘小寬窄巷子’美譽,建於清乾隆年間,佔地兩畝的‘文昌宮巷’和深約300米長的‘大椿巷’;以及位於兩個巷子內眾多的名人‘故居’和‘公館’。(5)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的‘崇寧公園’,公園內的‘崇寧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古鎮美食有:施鴨子、蔣排骨、朱牛肉、楊抄手、梆梆糕、譚豆腐、羅橋面、艾餑等。獲得我國非遺的郫縣豆瓣、唐昌板鴨、唐昌糖畫、小平布鞋最為盛名。
交通:在成都市區乘地鐵6號線,在郫都區望叢祠下車,坐P112路公交車至郫都區客運中心,搭乘去唐昌鎮的公交車前往。
(四)城廂古鎮。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距成都市大約31公里。舊時的金堂縣縣衙署,民國時期的縣政府所在地,自古就是小北川道上的商貿重鎮,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的縣衙史。
城廂鎮作為古縣城治所,宋代時即築土為城,明代時改築石城。至清代時,多次的進行了培修。到了民國初期,又對其加以修茸。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依然保持著城池的格局和規範完整的舊貌。
明末清初,大量的移民來到四川。他們在此定居興業、繁衍生息,同時也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地方文化。至清中晚期,各省移民相繼建起自已會館,做生意、從事商貿活動。富裕起來的望族大戶,也紛紛建起自家的宗祠、祠堂。就拿陳姓家族來說,所建的祠堂就達28座之多。
歷經千年,‘西街’是至今儲存比較完好、全長280米的唯一古街。現存的民居,大多是清代與民國時期建造的;多為一層青瓦坡屋面、木結構穿鬥式樑架或磚混結構的平房;少數為二層或帶閣樓的房子。臨街的民居,多為前鋪後舍、巷道引入院內式格局。
古鎮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每逢春節或廟會日,都要舉辦各式各樣的,如:板凳龍、過街蓮簫等民俗表演活動。
古鎮景點有:(1)位於西街,始建於宋代的道教‘三清觀’;湖廣客家陳氏先祖入川所建的‘陳氏宗祠’;還有民國時期的‘縣衙署’。(2)氣勢恢宏的古剎寺廟‘文武廟’。(3)培養出一大批文人墨客和賢良才俊的‘鏽川書院’。(4)歷史最為久遠的‘明教寺’。(5)餘家灣深處的‘廖氏宗祠’和‘夏家宗祠’,奎門巷裡的‘陳家花園’。(6)位於‘家珍公園’的辛亥革命烈士的‘彭家珍專祠’等。
美食有:雙麻餅、曾鍋盔、鄭記酸辣粉、陳記甜水麵、老字號田喔味、苗苗魚、黃辣丁、白果燉雞、黃燜雞等。比較有名的要數,網紅美食‘陳記甜水麵’。
交通:從成都市區乘1號線至成都醫學院站下車,再換乘679路公交車至馬鞍村站下車,步行大約300米。
(五)海窩子古鎮。位於彭州市新興鎮境內,鄰居湔江河畔,倚靠龍門山脈,彭白國道旁。這裡氣候宜人,夏季早晚涼爽。曾經是古蜀國王柏灌,尊基立業之所在地。最早建於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至今已有231年的歷史,與三星堆、金沙遺址一脈同源。
景點有:(1)全長1500米的老街、神話般傳說的‘海眼’遺址。(2)氣勢恢宏的古剎寺廟‘佛林寺’。(3)始建於東漢末年、中國道教二十四治之首的陽平治道觀。
美食有:老麻餅、玉米餅、周鍋盔、餘味面、趙鵝肉、川菜等。具有當地特色的‘老麻餅’在鎮上,是比較有名的。
古鎮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川劇文旅小鎮’之美譽。一個戲劇小鎮,一個戲劇融入了小鎮人們生活的地方。
交通:可在成都市犀浦站,搭乘到彭州站的城際列車。到達彭州站後下車,坐203路公交車至彭州市汽車客運站,再乘坐去老窩子古鎮的大巴車,大約40分鐘即到。
以上是跳蚤遊記為大家盤點的五個最有魅力的古鎮,你都去過哪幾個?你還知道哪些最有魅力的古鎮呢?歡迎關注跳蚤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