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煙霧發射器和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陸軍武器中最令人震撼的型別。但重型迫擊炮也有著令人驚訝的威力,並且在整個二戰中也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傷亡率。
重型迫擊炮和地對地火箭彈,可以造成戰爭中最具摧毀性的突然轟炸效果。火箭彈和迫擊炮具有比傳統炮兵武器更好的效能,它們可以迅速帶來較強的破壞力,並對目標進行相對精確的打擊。比如在1944~1945年間,英軍在歐洲西北部地區的一半以上的傷亡率都是由這些恐怖的武器造成的。
除去這些專門用於步兵支援的迫擊炮之外,很多軍隊也會使用一些更加重型的武器型別,尤其是德國和蘇聯。蘇聯120毫米的HM38,可以將167千克的炮彈發射到6000米的遠處。其他的蘇聯武器還有160毫米和240毫米的設計。而德國方面也有120毫米規格的設計,但這其實是蘇聯HM38的複製品。美國和英國也都使用過107毫米的迫擊炮。但美國的設計卻和其他國家與眾不同,他具有類似步槍槍管的設計形狀,而多數其他迫擊炮則都屬於無膛線炮。
然而與其他國家的軍隊相比,蘇聯和德國則對火箭炮的使用率更加頻繁。德國的煙霧發射器型別,比如有6管150毫米和5管210毫米的設計,此外還有一些更大口徑的規格。而蘇聯最著名的則是“喀秋莎”,它經常用卡車來運載,它可以發射32*38毫米的火箭彈的M8式,以及可以發射16-132毫米火箭彈的M13式。這些後來的型別都有著18千克彈頭的設計,並且它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8500米左右。
火箭彈經常在發射的時候發出比較特殊的響聲,因此英美聯軍給德國煙霧發射器取了一個“愛哭鬼明妮”的外號,而蘇聯紅軍則將他們自己的“喀秋莎”稱之為“斯大林的大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