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位於北京中軸延長線北端,佔地約680公頃,其中最著名的景觀是仰山和奧海,寓意奧運精神長存不息。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會場所在地,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等均位於其中。
鐘鼓樓坐落在北京中軸線北端,是元明清三朝的報時中心;兩樓前後縱置,相距百米,一改鐘鼓樓左右對峙的傳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參加閱兵儀式的飛機飛過景山。
景山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御苑,位於老北京內城南北軸線的交匯點上,南依故宮,西靠北海,北與鼓樓遙遙相望,曾是老北京城中心的最高點。
故宮,舊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現存房屋9000餘間,高約10米的城牆和寬達52米的護城河圍繞四周,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之一。
太廟與故宮同期建造,歷經明清兩朝,是紫禁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皇家祭祖建築群之一。
天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的重要場所,也是我國現今儲存完好的最大祭祀建築群之一。
74歲的老許在先農壇“一畝三分地”前驅趕偷吃的鳥兒。老許來自山西省左權縣,被聘請來此種植五穀雜糧。
先農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與天壇東西相望,是明清兩朝皇帝祭祀先農的場所;其中的“一畝三分地”便是皇帝舉行親耕禮的地方。
天橋坐落於永定門以北,是明清兩朝皇帝前往天壇與先農壇時需經過的一座單孔拱橋;後因道路施工被逐步拆除,2013年被複建。
一列高鐵列車從永定門城樓前駛過。永定門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是老北京外城的中央城門。
老北京城是一座四方城。站在景山的萬春亭上,能清晰地看到一條中軸線把這座四方城一分為二。中軸線與城的關係,就像是“中”字上的一豎,由南到北,由天至地,端端正正地穿越歷史與現實。
北京中軸線形成於元代,歷經明、清、民國至今,傳統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貫通古都北京的外城、內城、皇城、宮城,直達北端的鐘鼓樓,全長約7.8公里。北京申奧成功後,中軸線再次向北延長,成為奧林匹克公園的軸線,東邊是國家體育場,西邊是國家游泳中心,再向北到達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標誌,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經由人工設計建造現存最長、儲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軸線。
中軸線上的每個建築都有響亮的名字,都有講不完的內涵;中軸線上的每個景緻都有精巧的設計,都有道不盡的文化;中軸線上的每個故事都有深遠的意義,都有源遠流長的背景。
作為一名以記錄時代為宗旨的新聞紀實攝影人,拍攝記錄下這座城市的存在狀態是我的責任,也是一名攝影人應有的擔當。拍攝時,我喜歡與被攝者聊聊天,這樣會賦予影像更多的資訊。哪怕建築是靜止的,融入了人的故事,歷史就會鮮活起來。而這些“鮮活”在快門釋放的那一瞬間,也會成為歷史。
近些年,我的業餘時間幾乎全在這條中軸線上度過。我觀看它的繁華,領略它的厚重,分享它的風雨。中軸線早已成為我瞭解北京歷史與文化的“參考書”。我的生命在追隨它的身影中逐漸老去,它卻在時光中越發厚重堅實。
2011年,北京啟動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工作。除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故宮、天壇外,專案還包括永定門城樓、先農壇、天安門廣場、太廟、社稷壇、景山、鼓樓和鐘樓等,以及連線這些要素的歷史街道,覆蓋了北京歷史城區約65%的面積。目前,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已全面啟動。
中軸一矗,不偏不倚,城安地寧,古韻流芳。
(作者:張潔 撰文\攝影,系中國應急管理報高階攝影記者、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