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聊起來,在公司做了這麼多年,受盡了甲方的摧殘,現在想要跳出來,接觸一些個人客戶,做點自己喜歡的設計,不受甲方約束。由此,我們就勢討論起了家裝行業,並分析了家裝行業的現狀,以及其中的亂象。
如何做好家裝呢?
那麼多不靠譜、不重視口碑的家裝公司為什麼還都活的不錯?
為什麼規模型的家裝公司裡最強勢的部門是市場部?
為什麼說家裝很難網際網路化?
為什麼家裝的過程會如此的痛苦?
想創業的設計師該怎麼辦?
……
想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這個行業最基本的屬性,這樣我們才能跳出“廬山”,在宏觀上看清趨勢,解釋現象。
消費頻次
對於一個吸菸的人來說,一天要吸兩包煙、吃三頓飯,假如要出去喝酒那麼還要打兩次車。
但是這個人可能一輩子只結一次婚,拍一次婚紗照,裝修兩次房子。
你看:吃飯、買菸、打車,這些事就是消費頻次高的事情,而裝修和拍婚紗就是消費頻次比較低的事情。
既然裝修是一件消費頻次特別低的行業,那麼意味著一般客戶平時不太關注這個事,只有等自己裝修房子迫在眉睫的了,才會想起要找裝飾公司。
而裝修完成後,這個任務項告一段落,離下次裝修有可能還要個十年八年,於是又回到不關心的狀態,假如十年後真的裝修,那麼再回頭找原來的裝飾公司的可能性也很小。
這從根本上意味著家裝公司不太可能靠回頭客生存下去。
參與度
比如:
嗯,我注意到路邊有家新開的服裝店。(注意)
它店面好漂亮,還在打折,有一件衣服我很喜歡。(興趣)
我試了一下,發現自己穿起來很帥的,下個月隔壁老王要給我介紹女朋友,我要穿的漂亮一點去相親,我需要這件泡妞戰袍。(慾望)
現在打折衣服價格不算貴,材料做工都不錯,店員還不厭其煩的幫我試穿了好多遍,很負責靠譜。(確信)
我買!(行動)
那麼回到家裝這個參與度極其高的場景裡,品牌除了能在“注意”這個階段提供一些助力外,在剩下的決策階段品牌起的作用不大。
也就是說你品牌知名度高,這會讓客戶優先去你公司考察,而一旦到了興趣以及之後的階段,客戶就會高度參與到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面對面的說服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家裝市場的規模如此大,而品牌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如此低的原因,而且在很多3線城市,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的佔有者是各種游擊隊。
產品閉合度
產品閉合度高
產品閉合度低
同樣服務行業也同理,按摩洗腳,打車這些服務的產品閉合度就很高,而月嫂服務的產品閉合度就很低,那麼設計呢?設計服務的閉合度是高還是低?
那麼家庭裝修呢?
裝修工程是一個閉合度非常低的服務型產品,裝修工程必須要在現場完成產品最後的生產。
其實反過來想一想就明白了,要是賓士車的產業工人帶著材料,去你家裡給你定製生產規格不一的賓士車,你可以想象一下賓士車的品質會如何?
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汽車行業都這麼幹,那麼汽車行業會不會是和家裝行業一樣的格局?
也就是說,家裝的產品閉合度低,問題其實出在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現場。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家裝的不靠譜,很難用工業手段解決,網際網路也不行。
口碑厲害還是市場部厲害?
一般一家追求業績規模的家裝公司,都會有個龐大有力的市場部。而一些設計主導的公司就會比較強調口碑。
前文說過,因為家裝是一個消費頻次很低的行業,那麼這個行業基本不太可能指望回頭客,必須開發新客戶。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口碑傳播是最有效,最節省成本的營銷方式,那麼這些家裝公司還要那麼多的市場部人員幹什麼?大家集中精力搞好服務做好口碑不好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所謂構成市場的幾個要素:
1、有消費者
2、有真實的需求
3、有滿足其需求的方案
4、市場中的消費者相互參考
假如公司大規模的拉新,大規模銷售的業績需求不變,那麼市場部的人會越來越多,公司和公司,市場部和市場部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小而美
好了,現在我們知道了:
同時,既然家裝服務的閉合度很低,主要靠人在現場完成服務(施工),人是服務的關鍵,可是人是最不好複製的,管理成本也是最高的,不過分追求規模就能保證人的執行力度,也就是產品質量,更容易在小圈子內形成口碑的良性迴圈。
我就曾經聽說,一個不到7人的小公司在一個2線城市中,最富裕的客戶圈子裡細分出了自己的市場,讓他們相互參考推薦,形成口碑,每年產值過億。
同樣,大家也都聽說過細分明星家裝市場的明星設計師。
你看,這才是揚長避短,利用市場規律的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