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寒潮到來,讓很多朋友又裹上幾件衣服,感嘆天氣真冷。而在北極圈裡,有這麼一群人,幾乎終年生活在冰天雪地裡,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對他們來說司空見慣。他們就是生活在北極圈內的因紐特人。
北極圈內沒有樹木沒有草皮,在以前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因紐特人造房子只能就地取材,建造做冰屋。那為什麼因紐特人住冰屋不會冷?而且在屋子裡生火取暖,房子不會化嗎?
老規矩,煩請各位讀者老爺動動您發財的小手,給作者點個免費的贊和關注,謝謝大家。
其實因紐特人的冰屋,嚴格意義上來說是“雪屋”,因為這些屋子是用各種規格的雪磚壘砌而成的。不過造雪屋用的雪是有講究的,需要那種被風吹散然後堆積起來的雪,這種雪的小冰晶之間接觸比較緊密,不容易鬆散。
但不管是雪磚和冰磚,並不影響咱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因紐特人神奇的雪屋。
因紐特人的雪屋,從外觀上看就就像是一個圓圓的蒙古包,而且規模很小,看起來不像能住人的樣子。加上使用雪磚堆砌而成的,它真的能抵禦北極圈內零下幾十度的寒冷嗎?
生活在北方的朋友應該知道,雪這個東西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冷,甚至還具有良好的隔熱性。因為雪裡面有很多細小的縫隙可以囤積空氣,用雪磚建造而成的雪屋,保暖效能比我們想象得要好很多。
另外,因紐特人建造雪屋也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尋找一塊合適的雪地,將緊實的雪切割成雪磚,留下一個凹下去的方坑。這個坑,就是雪屋的“房間”。就地取材之後,因紐特人在方坑的周圍把雪磚壘起來,一座雪屋就成了。
雪屋建好之後,還需要用雪將雪磚之間的縫隙填滿。雪填滿縫隙防止漏風的同時,也起到粘結劑的作用。
他們還會在雪屋的門口前面,修一條長長的通道,以減少門開啟時的風和熱損失,還會在門口處用獸皮做成門簾擋住寒風的灌入。最後把毛毯、食物還有生活用品搬進來,就可以住人了。
在雪屋內部,還會修一個高於地面的“雪床”,因紐特人生活起居都在上面進行。我們都知道,由於冷空氣比較重,所以都是會往下沉的;而暖空氣比較輕,會往上飄。所以因紐特人生活起居的地方,高於地面,溫度較高。
然後由於雪磚具有優良的隔熱效能,還可以反射一部分人體的熱輻射,能起到保溫的作用。人體散發出來的熱氣,以及在裡面生火取暖的熱量,都會在屋內空間聚集,使得雪屋內部溫度升高。
一般情況下,因紐特人雪屋內的溫度,可以保持在零度以上。雖然還是非常冷,但相比雪屋之外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已經暖和很多了。
至於雪屋會不會化這個問題,答案是會的。因紐特人在屋內生活的時候,產生的熱量會讓雪磚慢慢融化。但由於屋內氣溫也就只有零度左右,加上屋外寒風凜冽,雪水很快就會結成冰。雖然這個雪屋融化的過程很慢,但終究還是會到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雪屋會慢慢變形並坍塌。因紐特人建造的雪屋,壽命大多在50天左右,每當雪屋不能住人了,他們就會重新建造一座新的。
由於材料隨處都有,建造難度也不大。所以因紐特人一天就能造好一座新房子。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因紐特人和外界接觸越來越多,他們已經很少住雪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