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成立5年多的理想汽車,至今只有理想ONE一款車在賣,雖然圍繞它的爭議和質疑一直沒停過,但現在來看,它的小日子其實過得挺得勁的。
先是拿11月上險量資料,明目張膽地懟了大眾。即一款理想ONE,直接頂大眾中大型SUV全家桶的上險量總和。
最近又釋出了2021年度成績,以一款車型,邁入“9萬輛”大關,和小鵬(98155輛)、蔚來(98155輛)平起平坐。單拎出來,理想ONE則是新勢力中唯一一款能月銷破萬的車型。
很顯然,理想ONE已經成為30萬級的“現象級”產品,熱度甚至不輸漢蘭達、途昂等巨頭。然而就是這樣的爆款,背後卻沒有過硬的“自主研發”實力,它的核心技術,幾乎都是別人家的。
為什麼這麼說?
1.只用來燒油發電的1.2T三缸發動機,由長安旗下的東安動力負責生產;
2.和發動機配套的變頻器和控制器系統等,由李斯特、德爾福合作研發;
3.發電機和前置驅動電機由聯合電子提供;
4.後置“3合1”電驅動總成、雙電控系統由匯川提供;
5.電池以及電芯技術,由寧德時代提供;
至於底盤方面,此前就有某汽車拆解欄目經過拆解發現,理想ONE和老款漢蘭達的底盤高度雷同。當然,國產車逆向開發日系車的底盤,在行業已經不算啥秘密了。
此外,理想ONE的車機系統來自由德賽西威,而號稱是全棧自研的AD高階輔助駕駛系統,其中核心的晶片部分,則來自國產供應商地平線。
汽車作為一種複雜且龐大的產品,整合上萬個零部件,採購多家供應商並不奇怪。但是在如今崇尚自主研發的大環境下,擁有核心技術的研發實力,卻是至關重要的。諸如比亞迪、特斯拉等,它們均因為強大的技術實力,而備受消費者讚譽和追捧。
像理想ONE這種,基本沒有啥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的,確實有點不應該。同為新勢力頭部的蔚來,有自研的電機和電控系統,以及具有特色的換電技術;小鵬在軟體層面也有自己核心的東西,目前已開發了Xmart OS系統和XPILOT軟體。
沒有自己“核心技術”,這是當前理想汽車比較明顯的短板。然而,這並沒有妨礙到理想ONE的暢銷,很多國人還是願意為它買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並不難理解,因為理想ONE並不是靠“技術過硬”來征服消費者的。它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技術整合上,並且從產品出發,拿捏住了消費者的三大需求:
1、另闢蹊徑,選擇了增程式路線
正如有句話說的“選擇比努力重要”,理想並沒有像蔚來小鵬那樣直接走純電路線,而是另闢蹊徑,選擇了增程式。當初可沒少挨批和質疑,但從現在的銷量來看,消費者其實是樂於接受這種過渡產品的。
可油可電,綜合續航1080km,這確實解決了當下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同時還能享受新能源政策帶來的福利。如今賽力斯、嵐圖、日產也推出了相似的混動產品,說明當初理想真的是目光遠大,李想不愧是一流的產品經理。
2、30萬級6座中大型SUV,精準的市場定位
其次,理想對其產品定位很明確,直接將瞄準了資本較為雄厚的“奶爸家庭”。中大型的尺寸,大6座的空間,獨立的按摩電動座椅,後排電動腰託等舒適性配置,配合30多萬的價格,同級確實難尋對手,這種稀缺性也是它的制勝法寶。
3、技術不夠,服務和售後來湊
論技術和品控質量,理想ONE並沒有太多優勢,但在使用者體驗和服務上,卻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的。它是一個非常重視使用者反饋的車企,包括斷軸事件召回,座椅偏硬更換,多次OTA軟體升級、只保留6座等,都是理想根據使用者和市場的反饋,來及時作出調整的。
此外,雖然理想體量不大,但它卻很捨得花重金,在國內佈局多家零售和維修中心,讓使用者的需求得到切實的保障。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沒有太多“自研技術實力”可言的理想汽車,能夠有當前的成功,並非全靠技術本身,而是其擅長利用現有的有限資源,去戳中消費者的實際用車需求。有點把“拿來主義”,發揮到極致的意思。
當然,在疆哥看來,這種策略並不是長久之計,畢竟增程式只是過渡方案,理想汽車想要走得更遠,規模更大,最終還是要培養自己的核心技術團隊,具備足夠應對市場變化的“自研”能力,當然把握好節奏,至關重要。對此,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