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萬的鳥在以色列上空形成“彎勺”群
2021年的最後一週,以色列野生動物攝影師阿爾伯特·凱舍特 (Albert Keshet) 在約旦河谷北部進行鳥類拍攝任務,他整整待了5個多小時,在即將結束的時候,居然拍攝到了令人驚歎的場景。
他看到整群成千上萬只的鳥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居然形成一個明確無誤的勺子形狀。這群鳥保持著這個形狀幾秒鐘,然後又變成了一個彎曲的勺子;此後這群鳥又變化了好幾次陣型。
經過仔細觀察,阿爾伯特確認這些鳥類是椋鳥,作為候鳥的它們,當歐洲出沒地變得過於寒冷時,它們每年冬天都會出現在以色列乾旱的懸崖上。據說最大規模的椋鳥群可以包含超過100萬隻個體椋鳥。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種鳥類和這種現象。
椋鳥
阿爾伯特說得沒錯,這些鳥確實是椋鳥,但椋鳥屬有16個成員,結合分佈地和其顏色特徵,我認為這些鳥類應該大多數是純色椋鳥,它們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
純色椋鳥體型在21-23釐米左右,重70-100克,已經是椋鳥屬中較大的成員了。它們的羽毛顏色很深,呈油性黑色,在強光下略帶紫色或綠色光澤,它在春季和夏季完全一塵不染的純黑,冬季羽毛中只有非常小的蒼白斑點,由羽毛的蒼白尖端形成。
夏季,純色椋鳥的喙呈黃色,雄性基部呈藍色,雌性基部呈粉紅色;在冬天,它更暗淡,通常呈黑色。幼鳥是暗褐色,有黑色的喙和棕色的腿。
它們擁有很強的直線飛行能力,這來源於它們符合空氣力學的三角形的翅膀和短尾。它們是很吵鬧的鳥,叫聲類似於八哥,它們甚至擁有八哥的模仿聲音的能力。
純色椋鳥可以在任何合理開放的環境中找到,從農田和橄欖樹到人類居住地。種群密度最高的是開放的樹林。]近幾十年來它們的數量不斷增長,範圍向北擴充套件,在1950年至1980年間蔓延到整個西班牙,並自1983年以來在法國大陸南部海岸進行區域性遷徙。
它們是雜食動物,吃各種各樣的無脊椎動物、漿果和人類提供的殘羹剩飯。作為群居的純色椋鳥,總是會形成相當大的鳥群,特別是冬季的遷徙期。
鳥群為何能形成不同的造型?
自古以來,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科學家,鳥群中美麗的協調性都引起了廣泛的興趣。鳥群的形狀差異很大:通常不同的鳥群具有不同的形狀,單個鳥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其形狀。
根據2013年發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每隻鳥都透過監測附近飛行的六七隻其他鳥類的行為來確定方向。這種對近鄰的關注在群體凝聚力和個體不確定性之間取得了平衡,使得成千上萬的鳥群組成各種造型。
但鳥群只是觀察周圍鳥的的行為來確定方向,它們又沒有心靈感應,所以總有些鳥是反應比較慢的,跟不上動作,這時候整個鳥群的形狀就會隨著改變,有時候就會湊巧組成各種形狀,例如勺形,然後在片刻之後以完全不同的模式重新組合。還有人拍攝到組成小兔子的形狀呢!
後記
鳥群可以團結每個個體,使鳥群看起來很唬人,以此來防範獵食者。也不知道這麼妙的防禦策略是怎麼想出來的,而且很多魚類似乎也有同樣的策略,比如沙丁魚。
這就是所謂的趨同進化,由於相似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物的整體或部分形態結構向著同一方向改變。
大自然真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