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小寒,凍成冰團”,小寒到大寒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是寒邪最盛的一段時期。中醫認為,寒為冬季的主氣,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主收引凝滯,因此這段時間需注意“防寒助陽”。
中醫經典《傷寒論》中就曾提到“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陽氣又叫“生氣”,主要生理功能有溫養身體、生化精微、溫養神明、柔和筋骨、護衛表裡、抗禦外邪等。陰寒偏盛,陽氣受損,則失其正常的衛外防禦、溫煦氣化作用,可致寒遏衛陽的實寒證,或陽氣衰退的虛寒症。
十病九寒,百病寒為先
古語說得好“十病九寒”“百病寒為先”,大多數疾病都是由於寒邪引起的。基於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更是人人體內都存有日積月累淤積下來的寒氣,寒邪會導致人體血液迴圈不暢通,例如人體手腳冰涼、容易腹瀉、宮寒、痛經等。
寒邪以寒冷、凝滯、收引為基本特徵。寒傷陽氣,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區域性均有明顯的寒象;寒勝則痛,寒與痛常被聯絡在一起,表現在骨關節痛、腹痛、頭痛等;寒凝則氣收,表現為無汗、拘急作痛或屈伸不利等。
寒為陰邪,其性屬陰。陽氣本可以制陰,但陰寒偏盛,陰陽失衡,則陽氣不僅不足以驅除寒邪,反為陰寒所傷,從而導致陽氣受損,失於溫煦,故身體可出現一派寒象。
如寒邪束表,衛陽鬱遏,則現惡寒發熱、無汗出、頭昏沉等,稱為傷寒。若寒邪直中於裡,損傷臟腑陽氣者,謂之中寒。
若寒邪傷及脾胃,則納運升降失常,出現吐瀉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則宣肅運化失職,表現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腫;寒傷脾腎,則溫運氣化失職,表現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腫腹水等。
若心腎陽虛,寒邪直中少陰,則可見惡寒蜷臥、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脈微細等。
想要遠離寒邪就要著眼於“藏”。中醫認為,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簡單來說,就是要懂得透過飲食和生活起居來養陽。
理進補,養陰扶陽
由於冬養“藏”,此時是進補的最好時機。要順應自然界陰陽變化規律,養陰扶陽。常見的養陰食物有:百合、麥冬、銀耳、枸杞、牛奶、山藥等,補陽的食物有:牛肉、羊肉、雞肉、核桃、桂圓、韭菜等。
大寒小寒時節也是進補羊肉的好時節,不僅可以增加熱量,還可以抵禦寒冷。如果經常怕冷、四肢不溫、虛寒腹痛,不妨選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溫中補虛,散寒止痛。需要注意的是,雖此時雖宜進補,但一定要合理有度,有的放矢,切忌食用大量滋補品。
省鹹增苦,以養心氣
《素問·藏氣法時論》言:“腎主冬……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孫思邈謂“冬七十二日,宜省鹹增苦,以養心氣”,由於冬季在五臟中與腎相關,過食鹹味食物,易致腎氣偏亢,耗損心氣。另外,冬季陽氣衰微,人體腠理閉塞,出汗少,也應減少鹽的攝入。而適當增加苦味食物,可以助心陽,養心氣。
適當運動,養精蓄銳
防寒保暖的同時,要加強鍛鍊,如散步、慢跑、跳繩、球類活動等,以增強機體禦寒及抵禦外邪的能力。運動時間儘量安排在上午九十點鐘以後至下午4點左右,運動時微微汗出即可,不可大汗淋漓,以免汗出過多擾動陽氣。
夏病冬治,膏方調理
現代人受生活習慣影響,其身體“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對於一些罹患慢性疾病人群,如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慢性扁桃體炎、汗證、遺尿等,此時藉助自然界“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四時陰陽規律以平衡機體,利用冬季封藏的節氣特點進行調理,補陽滋陰以調和陰陽。常用方法有湯劑內服、穴位敷貼、膏方等,其中則以膏方最宜。
膏方不僅能滋補,也可調補。其注重治病和防病相結合,能對整體調達血氣,平衡陰陽,攻補兼施,祛病延年。相對於普通的中藥湯劑,膏方的每日食用劑量較小,更適用於部分因病致虛,因虛致病,慢性、消耗性、老年性疾患或相對穩定的虛損性疾病。患者透過一個階段的膏方調養,可以有效促進機體的自我康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