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鹿的種類,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往往有:俗稱“四不像“的麋鹿,給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和我國傳統文化中象徵祥瑞與富貴的梅花鹿。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鹿, 它們應該如何區分?
麋鹿
麋鹿因為身材高大,總是被誤認為聖誕老人的交通工具,但這是個天大的誤會。麋鹿其實是中國特有的動物。三四千年前的全新世中期,氣候溫暖,麋鹿廣泛分佈在從東北到華南的溼地。華東和華北多地都有麋鹿化石,考古學家甚至也在遼河的人類定居點發現了麋鹿角。
《左傳》的記載給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傳說中的麋鹿,早在春秋時代就是黃河流域常見的狩獵目標,並且已經有國家設立苑囿圈養它們。
冬至前後,是麋鹿的脫角期,麋鹿也是鹿類動物中目前發現唯一在冬至前後脫角的,隨之再生長,至來年春天長成形。
和梅花鹿一樣,鹿角是雄性麋鹿們用來角鬥的強大武器。麋鹿對新長出來的嬌嫩鹿茸非常愛惜,謹慎小心不讓它碰撞,就算打鬥,也只是站起來用前蹄拍打,並不會頂頭。
馬鹿
馬鹿是大型鹿類,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身體呈深褐色,背部及兩側有一些白色斑點,共有24個亞種,其中以天山馬鹿為最雄壯的鹿種之一。
馬鹿在世界上分佈很廣,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新疆、黑龍江等北部地區。
馬鹿是大型鹿類,體長180釐米左右,肩高110~130釐米,成年雄性體重約200千克,雌性約150千克。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鹿才有,而且地位越高、體重越大的個體,角也越大。
矮鹿
俗稱狍子,屬偶蹄目鹿科,草食動物。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與其他鹿類最容易區分的一點就是,臀部有明顯的白色毛。
與呆傻的外表不同,狍子其實算是鹿科動物裡的“鹿生贏家”。它是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生存環境最多樣的成功典範之一,身影跨越北歐東亞、低中高緯、原野山林;還是目前僅存的幾種野生鹿之一。
駝鹿
駝鹿是鹿現存最大的鹿科動物,在我國大小興安嶺和新疆的阿爾泰山地區就分佈有歐亞駝鹿,總數量不超過1萬頭,是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其肩高接近2米,雄鹿體型大於雌鹿,可達700千克。
駝鹿的頸、肩部肌肉發達,後背隆起。它們的一對鹿角也格外顯眼,兩邊的角散開幅度超過2米,重達30千克。就憑這一副巨角,沒個身板還真扛不起來。
馴鹿
馴鹿是環北極動物,廣泛分佈於歐亞及北美大陸的苔原、山地和林區,現有9個亞種,總數大約在400萬頭。
馴鹿的世界分佈範圍
在我國也有馴鹿分佈,但是僅限於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東部,是當地鄂倫春族的半家養的動物:它們是17世紀之前,隨貝加爾湖東部、勒拿河上游躲避戰亂的鄂溫克人一同遷移至大興安嶺林區的。因此,我國的馴鹿應該算是外來物種。
馴鹿的體型也不算小,體長約1.8米,重100千克,雄鹿稍大,可以達到180千克。馴鹿的雌雄都有分叉的大角,這是它們與其它鹿類區分的顯著特點。
梅花鹿
梅花鹿可以說是最美麗的鹿類動物。它是一種中型的鹿類,體長125-145釐米,體重70-100千克。它的夏季體毛呈慄紅色,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在陽光下還會發出絢麗的光澤,它也因而得名。
冬季和春季的梅花鹿基本上全身以灰色暗調為主,身上的梅花也不明顯。這是它們長期進化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也印證了“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的道理。
總結完畢,大致上主要還是靠角的形狀和體型來做判斷:(麋鹿:角是倒三角形的。馴鹿:角是前後兩個分叉,而且是往前後方向長的,後面的分叉會比前面的大很多。馬鹿:正面的角的生長趨勢就跟國徽上麥穗那樣,是左右方向長的。駝鹿:巨型龐然大物,很好認。梅花鹿:有梅花斑點,身形矯健。狍子:看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