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1日夜間,志願軍炮兵21師203團,發起了入朝以來的一戰,一聲令下,24門喀秋莎火箭炮同時開火,在巨大的火光和尖銳的嘯叫聲中,384枚火箭炮衝向天空,疾速飛到了美第7師的陣地上,一瞬間,美軍的兩個營被摧毀,斃傷敵700多人。
美軍的陣地上慘叫聲不斷,到處都是殘肢斷臂,和人肉的焦糊味,美國人嚇壞了,竟然驚呼道:
“他們使用了原子彈!”
志願軍的秘密武器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實力極不對等的戰爭,斯大林甚至將其比作,用大刀長矛對付來復槍,最先入朝的中國軍隊,沒有空軍、沒有海軍,沒有坦克,就連火炮都少得可憐。
儘管志願軍裝備如此之差,在前四次戰役中,仍把聯合國軍殺得哭爹喊娘。在第四次戰役後,志願軍的裝備才有所改善,主要源自中國從蘇聯購買的大批武器到貨,坦克、自行火炮、高炮等重武器才逐步裝備我軍。
在這其中,有一件最為“可怕”的武器,也是當時志願軍對付美軍的最大殺器,它就是喀秋莎火箭炮。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M-13火箭炮配合地面部隊,給德軍造成巨大傷害。德軍甚至一聽到火箭炮的嘯叫聲,就想投降。
因此蘇軍將士們,以一位美麗姑娘的名字來命名,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是一種多軌道輪式自行火炮,每輛炮車裝載16枚火箭彈,炮彈的直徑132毫米,長1.5米,重43公斤,最大射程8.5公里,裝填彈藥的時間是7-10分鐘,而一次齊射僅需要7秒。
132口徑的火箭彈,其戰鬥部分主要是TNT炸藥,殺傷力在105火炮和155火炮之間,換言之,喀秋莎的單個火箭彈的殺傷力並不是最強的,它的優勢在於覆蓋面積和發射速度。
以團為單位,裝備24輛喀秋莎火箭炮,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384枚火箭彈。普通155毫米榴彈炮的炮彈破片殺傷半徑為50米,秋莎火箭炮的單枚殺傷半徑在30米左右,殺傷面積2827平方米,16枚的殺傷面積就達45216平方米。
一般一個榴彈炮團裝備24門火炮,而一個喀秋莎炮兵連的一次齊射,就頂上了五個重炮團,其破壞力可想而知。
喀秋莎火箭炮主要針對的就是大面積叢集轟炸,既可以大量消滅敵有生力量,還可以大範圍摧毀敵軍陣地,在朝鮮戰爭中,喀秋莎為志願軍立下了不少戰功。
喀秋莎入朝第一戰,美軍以為志願軍用了原子彈
1951年4月初,炮兵第21師開始分批入朝參戰,第一批入朝的便是201團和203團。彭德懷曾對21師副政委呂琳說:
“現在志願軍有了你們這樣最先進的、現代化的喀秋莎火箭炮,美國到目前還沒有。我們要很好地尋找戰機,發揮火箭炮的優勢,出其不意地、排山倒海般向敵人進行閃電式襲擊,大量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由於喀秋莎火箭炮萬分珍貴,彭德懷又強調道:
“你們的火箭炮團配屬哪個兵團、哪個軍作戰、都要經過我的批准。”
彭德懷不愧為一代名將,幾句話,就將喀秋莎的優勢分析了個透徹。志願軍武器短缺、裝備落後,所以志願軍對裝備的珍惜程度,他國是無法理解的,正因為如此,炮兵大哥們更是勤學苦練,精益求精。
之所以喀秋莎火箭炮在之後的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就是因為志願軍將士的認真態度。在武器裝備不足情況下,志願軍將帥利用巧妙的戰術戰勝敵人,而有了此等大殺器,更應把握好最佳時機,運用最周全的策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最大化地消滅敵人。
1951年9月1日,203團打響了火箭炮兵的第一戰,毛主席和彭德懷都十分重視戰爭的第一仗,第一仗對於士氣的影響和戰局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第一仗打好了,後面的戰役就更好打。
從8月開始,美軍相繼發動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意圖在談判桌上佔據更多主動權。第五次戰役後,中朝方和美國人開始了漫長的談判,而談判桌上的籌碼,必須由軍人去爭取。
此次戰役,203團奉命支援27軍79師235團的反擊,目標則是進佔後洞裡陣地美第7師的兩個營。雖說此時志願軍裝備大幅改善,但在空中和海上,美軍仍佔據絕對優勢,所以保護好喀秋莎炮車,就成了重中之重。
於是,203團團長孫紀剛、副團長梁尚雲,在敵人地空火力優勢下,採取了“炮陣地分散配置,火力全團集中,晝間指揮分隊作業,夜間戰炮分隊開進”的策略。由於喀秋莎炮車車型巨大,且需要高度保密,所以其保護措施也是最嚴密的。
天黑後,全團向預設陣地出發,並在當晚進入陣地,進入陣地後,炮兵迅速進行準備作業,並確定與步兵的協同時間。
待到攻擊時間一到,24門喀秋莎火箭炮頓時怒吼起來,384枚火箭彈衝上天空,美軍兩個營的兵力,全部覆蓋在我軍火力之下,轉眼間美軍陣地上火光沖天,殺傷敵人700多人。
此一戰,火箭炮兵將保密性和突然性做到了極致,完成了作戰任務,首戰告捷。喀秋莎火箭炮殺傷力強,覆蓋面大,但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暴露,在發射之時,其火光十分耀眼,所以在發射完畢後,必須馬上轉移,並立即派步兵繼續進攻。
之後,203團還在東線配合67軍作戰,兩次齊射共殲敵500餘人,縱使美軍裝備如此先進,也是沒有類似的火箭炮的,很多不明所以的美軍被嚇破了膽,甚至以為中國軍隊使用了原子彈。
添木洞,一次幹掉騎一師800美軍
曾入朝作戰的老戰士譚秉雲,在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時,曾這樣評價喀秋莎火箭炮:
“美國人的武器不知比我們好多少倍,朝鮮這場仗打成這樣,還得感謝蘇聯大老哥,如果不是他們送來喀秋莎火箭炮,結果還真難說。那東西,厲害得不得了,連美國人都沒有。一陣齊射打過去,對面山頭基本沒有活物了。
喀秋莎火箭彈殺傷力強,破壞力大,之所以在幾秒內發生完畢,目的就是為了讓敵人無法逃脫,沒有時間逃走。為了應對美軍強大的火力,我軍研究出了坑道戰,不僅大幅度降低了傷亡,還能大量消耗美軍的彈藥。
在美軍發動夏秋季攻勢之時,雙方都已經明白,哪一方都無法消滅對方統一朝鮮,於是在38線附近,雙方都設定了堅固的工事,美軍的鋼筋水泥工事也十分堅固。倘若以常規炮兵進攻,幾發炮彈後,美軍就全部躲進工事了,炮擊效果也大打折扣。
1951年10月,202團奉命配合47軍作戰,他們的敵人就是美軍的王牌部隊第一騎兵師。事實上,美軍中最強的部隊是陸戰一師,只不過在之後的防禦戰中,美軍人也學狡猾了,在面對我軍炮擊時,美軍也躲進工事,而在我軍步兵衝鋒時,他們再走出工事發起反擊。
一時間,我軍的炮兵部隊處於投鼠忌器的狀態,很難充分發揮作用,於是,輪到喀秋莎出場了。
鑑於喀秋莎火箭炮能在短時間快速殺傷敵人,202團團長張福隆、政委王建書等人研究決定,採取“誘敵出巢,爾後齊放”的戰術。
此種戰法要發揮最大效果,必須炮兵和步兵緊密配合,一絲差錯都不能出現。當夜,202團準時到達漣川以北青木洞等發射陣地,並做好發射準備。
首先,出場的不是火箭炮兵,而是我軍的山炮兵和榴彈炮兵,按照以往的套路,炮兵們進行短暫了且密集的炮擊,隨後即刻停止。
接著,便是引蛇出洞的環節了,步兵吹起衝鋒號,發起佯攻,目的就是讓敵人都走出工事。待敵人像往常一樣出來後,喀秋莎火箭炮開始咆哮,300多發炮彈數秒間殺向美軍陣地,這些美軍大兵還來不得逃跑,就化作了一片炮灰。
800餘美軍頓時喪命當場,隨後,步兵發起衝鋒,奪回了添木洞陣地,這次戰役,也是炮兵、步兵協同的一次典型戰例。
在第五次戰役後,志願軍司令部和中央都已經意識到,之前想方設法,一次性成建制地吃掉敵人幾個師的策略是行不通的,在這五次戰役中,志願軍最多隻成建制地消滅過美軍一個團。
所以,志願軍改變了策略,以“零敲牛皮糖”為主導思想,以殲滅敵人營級建制為目標,只要積少成多,仍會對敵人造成毀滅性打擊。
喀秋莎火箭炮就正好呼應了“零敲牛皮糖”策略,每一次都能殺傷敵人數百人,效果那是立竿見影。
到了11月,201團再次配合西線64軍作戰,在五次齊射後,殲滅約700人。
火箭炮兵21師,在入朝作戰的兩年半時間內,先後配合12個軍,協同步兵作戰,大小戰鬥30餘次,殲敵10萬餘人、擊毀坦克56輛、汽車230輛、火炮30多門,在整個朝鮮戰場揮發了重要作用。
洪學智將軍曾回憶道:
“那時他們的車號是84,部隊一看見84號車就主動讓路,步兵非常歡迎喀秋莎炮兵師,稱之為炮兵之王!”
(文/九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