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鋰電等新能源賽道踩了急剎車,但是另一個新能源賽道,卻有啟動跡象,那就是風電。
由於海上豐富的風能資源和當今技術的可行性,海洋將成為迅速發展的風電市場,而歐美海上風電產業已處於大規模開發的前夕。
當地時間週三,美國紐約州政府宣佈,將斥資5億美元為海上風電場建設港口。其實,從去年底開始,全球各大洲多個國家也陸續釋出了發展海上風電的計劃,包括英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哥倫比亞等等。
專家預計,而我國的海上風電產業自2010年開始發展至今,目前產業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但是整體行業水平距離世界頂尖還有一些差距。不過在雙碳政策的刺激下,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預計也將迎來迅猛發展,一批風電黑馬將躍然而出。
今天專門說說有央企背景的黑馬:中材科技。2020-2021年,股價大漲400%,後續行情還值得期待嗎?
公司印象
說到中材科技,首先想到的大股東中國建材、一家超級央企、世界500強企業,擁有13家上市公司,包括北新建材、中材科技、國檢集團、中國巨石、中材國際、凱盛科技等。
主打產品水泥、商混、石膏板、玻璃纖維、風電葉片、水泥玻璃工程技術服務等7項業務規模居世界第一;超薄電子玻璃、高效能碳纖維、鋰電池隔膜、超特高壓電瓷等多項新材料業務國內領先。
虎父無犬子,中材科技作為中國建材集團的核心子公司,在新能源領域攻城掠地。它到底有多牛?
中材科技於2006 深交所上市;2007 年進軍風電葉片領域;2011 年公司佈局鋰電池隔膜領域,並於 2016 年設立子公司中材鋰膜,承接公司隔膜業務;2016 年公司收購泰山玻纖 100%股份,實現玻纖業務的進一步拓展;2019 年公司向湖南中鋰增資 9.97 億元獲取其 60%的股份,加深其在鋰電池隔膜領域的佈局。
一句話概括:我國特種纖維複合材料的技術發源地,橫跨玻纖、風電、鋰電三大領域。
公司基本面
2021年前三季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6.42億元,同增12.76%;歸母淨利潤26.47億元,同增73.3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營收52.83億元,同比降1.45%;歸母淨利潤8億元,同增29.41%。
旗下泰山玻纖和中材葉片市佔率分列玻纖行業第二、葉片行業第一,2021年實現鋰膜資產整合並扭虧為盈。多項業務齊頭並進,公司綜合毛利率穩中有升,2021年前三季度達到32%的歷史高位。
風電葉片、玻纖業務是公司兩大業績支柱,鋰電池隔膜潛力巨大。時間有限,簡要分析如下:
一,玻纖
玻纖的應用領域極廣,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其中電子、交通和建築是最主要的三大應用領域,價格和需求量有較強的順週期性。
泰山玻纖的玻纖及製品達到百萬噸級產能規模,並且聚焦高階玻纖製品研製,毛利率明顯領先於中小玻纖企業。公司產能規模龐大,一方面能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其產品結構;另一方面將增強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權、攤薄固定成本,實現規模效應。
從長期來看,汽車輕量化趨勢明顯,對玻纖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在目前電池成本高、關鍵技術尚未突破背景下,高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有力拉動以玻纖為代表的輕量化材料需求。
隨著疫情緩解,下游產業將有望回暖,將支撐玻纖需求。
二,風電葉片
中材葉片創立於2007年6月,擁有七大產業基地,具備年產1000萬千瓦風電葉片的設計產能,位居全球風電葉片製造行業前三甲。中材葉片上游與玻纖業務協同以穩定成本,降低經營波動。
隨著三北地區棄風率持續改善,2020年國內裝機量將迎確定性高增長。中材葉片作為國內風電葉片龍頭,將直接受益於行業景氣度上行以及產品結構的升級。
三,鋰膜
作為動力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隔膜的需求也因此快速增長。
中材科技於2011年開始於南京建設第一條溼法隔膜生產線,2019年8月公司增資9.97億元收購湖南中鋰60%股權,目前公司隔膜產能已達9.6億平米,中長期來看,中材鋰膜與湖南中鋰在資源上的整合與協同值得期待。
總之,碳中和50年大政策背景下,中材科技有望直接受益,對比中國巨石、長海股份等同行,公司業績和估值,均存在提升空間。
當然,公司作為重資產、勞動力密集型行業,折舊、人工成本較為剛性,週期性和政策性也較強,往往體現出“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特徵。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