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小朋友們陸陸續續領到了新課本,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要屬“語文課本”封面了。
有熱心的家長朋友細數對語文教材的新發現:
課本封面由二胎變成了三胎;媽媽不打扮了,爸爸也不見了,還多了個娃……
這張由語文課本封面生髮出的諸多想象讓人看了忍俊不禁,尤其是聯想到“三胎”相關政策,會讓很多家長朋友“想入非非”。
關於教材封面的質疑輿論一出,在網上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
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出面澄清:
五年級上冊封面中的這個所謂的“爸爸”,其實只是個“小哥哥。”
六年級上冊中的這位所謂的“媽媽”其實只是個扎馬尾的小姐姐而已。
最後,人教社的小編調皮地說:“真替小哥哥、小姐姐感到委屈,我們就那麼顯老嗎?”
如此看來,還真有人因為看走眼鬧出了一場烏龍。
其實說起部編版教材的封面,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局面,未關照全域性。
說起語文教材的封面設計,部編版的設計工作者還真是花了一番心思。
教材中除了出現科目、年級等資訊,有將近一半的區域出現的是插圖。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採用的是獨立創作的插圖。
你可不要小瞧了這些封面插圖,他們蘊含的資訊可豐富了。
首先,部編版語文教材的封面包括裡面的插圖都是獨立創作的,以體現傳統文化內容為主。
比如小學階段的封面,則分別選取了風箏、糖葫蘆、皮影、布老虎、泥塑、端午、臉譜、對聯、圍棋、剪紙、國畫寫生、宮燈12種題材作為一年級至六年級語文上下冊共12幅插圖素材。
其中,引起家長朋友誤解的“催生三胎”的兩張封面圖,其實是圍棋和國畫寫生的主題展現。
如果按照弘揚傳統文化的邏輯來理解五年級上冊和六年級上冊的封面圖,完全沒有毛病啊,如果說一些人誤以為催生三胎已經上升到了“課本封面”的高度,那完全是無稽之談啊!
我們都知道,部編版語文教材中反映傳統文化的古詩古文、名言警句增幅近80%,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具體體現在教材設計上,不管是從封面還是內容編排都很好的貫穿了這一要求。
對於個別家長質疑學習古詩文既不能造飛機,也不能造大炮,到底有什麼用處?
部編版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說了五個字:
無用之大用。
這句話要怎麼理解呢?
我們用教材封面來舉例說明。
為了語文課本封面設計更融合小朋友的年齡特徵,小學階段的每張封面圖並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插畫,而是將孩子作為封面的主角,將他們融入到感受傳統文化的氛圍中去。
比如四年級上冊的京劇臉譜,就體現了“老少同樂”、“國粹傳承”的主題,讓人看罷意猶未盡。
比如三年級下冊是奶奶和孫子、孫女在體驗包粽子的樂趣,背景是賽龍舟,旨在教會小朋友們體驗傳統節日的儀式感,端午安康、追憶先人等主題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設計者如此用心良苦,究竟想說明什麼呢?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學習優秀古詩文篇目有助於培育民族精神,增強青少年一代的民族自信心和認同感。
春秋政治家管仲曾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家長朋友不可不知。
另外,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曾在講座中提到語文改革時這樣說:
孩子是越小越要大量儲備經典,如果您的孩子錯過時機,到了初中,高中,再想培養閱讀量,提升古文的學習能力,乃至於詞彙量,寫作能力就來不及了。
所以,學語文要趁早,這並不是一句空話。
讓孩子從小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培養強國接班人,是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而語文教材在培育人文素養和優秀人才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教材的內容設計者點個大大的贊哦!
語文課本封面“看圖說話”,你有哪些高見,歡迎留言分享。
良心創作者、持續奉獻優質好文,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關注!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