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說三個我對房價的基本判斷,都是乾貨,僅供參考,觀點不同也別情緒化,兼聽則明:
房地產上漲的週期就是中國過去城鎮化和城市化的過程。
中國的城市化過程必然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農民進城,把農民變成市民,這個階段主要是要做到80%的城鎮化率。現在已經趨緩了,現在你去看,很多農村裡面都是老人,然後戶籍人口掛著,人進城了。。
第二,就是大城市化。就是三四線進入二線,二線進入一線。最終導致一二線人口越來越多,資源進行了錯配,我說的資源主要就是土地,土地跟人口成反比,大城市土地少,人口多的格局已經形成。這會讓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跑贏整個大盤。
第三,城市群和都市圈化。現在已經在佈局都市圈了,但是這個時間會稍長,大城市資源越來越少,人口越來越多,會讓一線具備價值,發展成像東京衛星城這種格局。未來的發展路徑,就是像日本韓國一樣,幾個城市群都市圈佔了絕大多數GDP。
這三個階段都是同步走的,第一階段已接近尾聲,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正在進行中。
房價上漲速度已經趨緩,已從黃金時代切入白銀時代。
過去有城鎮化大背景,實體也在高速發展,土地價值在爆炸式擴張,導致房價大漲,好的城市三年翻倍,一般的城市也有五年翻一倍。
具體到購房者,如果按照三成首付,天然就撬動了3.3倍槓桿。那麼,對購房者資產增值來說,好的城市三年達到6.6倍,一般的城市五年達到6.6倍。
這樣的資產增值速度,讓買其他任何資產的都望其項背。尤其是買股票的,被秒得渣都不剩。
但是未來不會這樣了,未來房價增速必然趨緩。主要有三個邏輯:
第一,收入增速在趨緩。因為整個社會沒有創造那麼多財富了,分到每個行業,每個個體就沒那麼多了,現在還有行業在降薪,加工資的速度沒那麼快了。
第二,城鎮化在變緩,取而代之的是大城市化和城市群化。買入一二線,買入城市群內部的資產會比其他非一二線明顯要快。
第三,實體經濟增速在變緩。任何價值的創造都來自實體經濟,過去GDP有十幾個點,未來都是五六個點就不錯了,實體經濟變緩,給土地創造的價值增速也在變緩,房價增速必然變緩。
中國仍然至少有10年以上的房價上行週期。
房地產是居民財富所在,跟美國的股市有著同樣重要的位置。
很多人問我對中國股市的看法。
中國股市和樓市一樣,都是跟隨實體經濟的價值流向來動的。以前實體高度發展,股市並沒有起來,未來想讓股市起來,更加是有限的。
普通人情緒容易被煽動,尤其是政策支援的時候,就覺得股市要起來了,比如註冊制,北交所,科創板等等
然而,股市更加依靠實體,股市的價值是靠一個個行業和公司創造出來,如果各個行業起不來,就沒有增量價值被創造出來,股市就不存在大漲的邏輯。
股市必然會被政策所支援,這是一個很好的各行各業的融資渠道,但是政策只是助力,而不是根因,根因還是要實體創造出價值出來,大家明白我說的這個邏輯嗎?
股市跟樓市不是蹺蹺板,都取決於中國的基本面,只有經濟好了,中國未來好了,股市和樓市都會變得更好。
樓市什麼時候會穩定下來呢?大概有幾個特徵:
第一,跟當下的發達國家一樣,城市化已經結束。
第二,經濟增長穩定,進入2個點,3個點的增速,也穩定下來了。
第三,ZF不再調控,一個東西還需要去進行調控,去限制大家購買,說明這個東西是嚴重短缺,供不應求的。
第四,全民看多。多數人已經有房了,大家期盼著自己的資產上漲。
而我之所以中長期看好中國一二線樓市,就是以上各個動作並沒有完成:
一二線的城市化還沒有結束,需求沒有釋放。
中國還可以長期看多增長,5-6個點的增長未來5-10年還會繼續存在。
市場上還有大量看空和觀望的情緒在,大量的人還沒有買房,需求沒有釋放。
對一二線城市的調控不會改變,未來會長期存在。
只要你看多中國,我覺得至少有十年的週期可以看好中國的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