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謝宇弒母案件持續發酵了很長時間後,終於等到了法院判決。
2021年8月26日,曾經的北大學子吳謝宇故意殺人案一審公開宣判,決定執行死刑。
吳謝宇弒母行為嚴重違背家庭人倫,踐踏人類社會的正常情感,在社會上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吳謝宇弒母的惡行與他北大才子的表面形象截然相反。
吳謝宇從小成績優異,天賦異稟,被北大提前錄取,在常人眼裡可謂前途無量。
不曾想,天之驕子竟懷著一顆扭曲的心靈。
很多人都覺得很疑惑,為什麼一個人人稱頌的乖孩子變成了人人憎恨的惡魔?
吳謝宇扭曲的靈魂其實一直都藏在他的假面之下。
從吳謝宇的原生家庭可見一斑。
吳母謝天琴性格低調內斂,為人和善,極度自律,謹言慎行。
吳母有兩個小細節值得我們深思:一個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模範形象,她當上老師後再也沒有穿過裙子。另一個是其丈夫去世後,大學的同學同情她家境清貧,自發集資給她,卻被她堅決拒絕了。
其丈夫長期生病,全家的擔子都壓在她身上,要上課、照顧生病的丈夫、照料幼小的兒子。
當吳謝宇被問及其母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有沒有抱怨,他回答說“偶爾"或"沒有"。
眾所周知,面對如此之生活壓力和環境,沒有情緒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聖人,二是強壓情緒,以假面示人。
顯然,她不是聖人,那只有一種可能,她的情緒和行為是壓抑的,她一直都活在臆想的聖人光環下,而這光環是她自己編造出來的。
吳母一直假面示人,沒人知道假面下的她是怎樣一個人。
母子互為鏡子,照見彼此。吳謝宇在母親的影響和教育下,也成了一個假面人。
吳謝宇在成長過程中自律、禮貌、和善、樂觀、情緒穩定……他身上具備了所有的美好品質,堪稱完美少年。
這世界上不缺少優秀的人,但不會有完美的人。
如果要變成完美,那必定是經過過濾和粉飾的完美。
曾經在幼年時候,吳謝宇也頑皮,有小孩子慣常的毛病,但完美教育,把這些不完美都強行抹去了。
母親的榜樣作用和刻意的教育,讓吳謝宇成了一個在別人面前完美的人設。
吳謝宇聰明又倔強,更善於偽裝。為了迎合母親對一個完美小孩的渴求,他把自己粉飾得無比完美。
吳謝宇和母親如出一轍,表現出的人格狀態和聖人光環都是雷同的。
而且吳謝宇的父親一直生病,在他少年時便去世了,父親在他人生中的人格引領作用非常的有限。
吳謝宇和他的母親一樣,從假面中獲得了很多的好處,一方面是來自外界的,他們取得不少的成績,也收穫了極大的讚譽;另一方面是來自內心的,聖人光環讓他們得到了精神的滿足。
雖然在假面之下,他們壓抑、痛苦,但卻不敢撕掉自己的假面,或者他們沒有力量面對沒有假面的真實人生。
每個人的情緒都是多樣化的,有快樂也有痛苦,有喜悅也會有焦慮。如果一個人只表現出積極和正面的情緒,那他的消極和負面情緒又藏在哪裡呢?
其實是強壓在心裡了。這些得不到發洩和釋放的不好情緒,就象一個小困獸一樣,在他的心裡橫衝直撞,不知什麼時候會衝破心的柵欄,呑噬主人的人生。
吳謝宇的悲劇,讓人想起了影片《天空之城》那個同樣被視為“完美孩子”、同樣用極端方式報復母親的男孩——樸英才。
樸英才成績優異、乖巧懂事、熱心慈善、熱情開朗,是所有人眼裡的完美少年,是別人家的孩子。
但樸英才卻多次想自殺,自殺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報復父母,不想做父母的兒子。他恨父母剝奪了他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讓他無法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樸英才恨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地獄裡,卻要向外人裝出一副“人生嬴家”的假象。
樸英才的母親瞭解到兒子的心態後,才發現原來乖巧一直是兒子戴著的“面具”,面具之下是觸不到底的黑暗深淵。
樸英才的母親備受打擊,崩潰自殺。
樸英才,也用最決絕的方式撕裂自己的面具:離家出走,和家人決裂,與傭人的女兒浪跡天涯,從此杳無音信……
吳謝宇,用最極端的方式走向毀滅:殺害母親、與妓女談戀愛、拍攝性愛影片、騙錢……
吳謝宇和樸英才一樣,沒有真實地活過,不知道表達痛苦,無法面對不完美,沒有能力掌控行為的邊界。
他們的人生都是被無法控制的心中的小困獸所呑沒。
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用“同歸於盡”的手段,撕破完美的外衣,讓壓抑的靈魂探出頭喘息一下。
或許對他們來說,走向毀滅才能感受到真實。
在吳謝宇的原生家庭裡,缺乏長輩對健全的自我和人格的指引,缺失對孩子真實表達的支援、包容和欣賞。
李玫瑾教授評價:“吳謝宇這種近乎完美的人格,是以心理上的變態為代價的,他實際上是以壓抑真實的自我為代價。”
吳謝宇在案發前一直生活在假面之下,假面之下的靈魂是扭曲和痛苦的。當假面帶來的快感和痛苦不能再達到平衡後,他便要親手摧毀一切。
他的暴行不單毀滅了母親,更是一種“自毀”。就像一顆炸彈,引爆後讓一切煙銷灰滅。
傳統的教育觀念,成人們都希望孩子聽話、懂事。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大人對小孩說:"你要乖乖聽話。"
大人們聚在一起閒聊,往往也是說:誰誰家的孩子最懂事、最乖。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很多乖孩子是為了迎合大人而變成了別人眼裡的"乖孩子"。這樣的孩子該有多可憐。
每個孩子都有頑皮、不聽話、不自律的天性。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並加以引導,不要強行要求孩子變成完美的乖孩子。
愛孩子,我們就要接受孩子的"不乖"和"不完美"。
乖孩子,有時候會超出我們想象的可怕。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我是榕芷蔓蔓,你對今天分享的內容有什麼看法?歡迎你評論、點贊和關注。你的每一個贊和關注都會成為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下期我們繼續分享和討論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