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年味越來越濃,我也終於可以從忙碌的工作中抽出身來,多陪陪家人。利用難得的閒暇時光,我們一家人又重溫了一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7個小故事雖然個個精彩紛呈,但當我被問及最喜歡哪個的時候,我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葛大爺主演的《北京你好》。雖說這個小故事並沒有多麼宏大的敘事,講的只是一段小市民的平凡經歷,卻因為異常接地氣兒而倍感真實。故事的起承轉合也交代得異常完整,從伏線的設計到最後的反轉銜接得流暢自然,溫暖人心,稱得上完成度最高的一部短片。“完成度”是一個很實用的評判標準,被冠以“高完成度”的產品,不一定非要在某個維度做得最為出彩,最抓人眼球,而是那個全方位無死角地照顧到了使用者體驗,讓使用者用起來最舒服的東西。而放眼競爭激烈的千元級耳塞市場,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但受制於成本,很少有塞子能把完成度做到一定的高度。很可能你喜歡某個耳塞,就不得不去接受它的一些小瑕疵。而我最近拿到的威澤HE03D則恰恰相反,它就是一款在千元價位從各個方面都挑不出來什麼毛病的耳機。或許初見時,它並不一定能贏得你的芳心。可一旦日久天長,你便會發現,它卻是最貼心,最適合長相廝守的佳人。
既然提到了“長相廝守”,那麼耳機的外觀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選項。畢竟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若它如灰頭土臉,不施粉黛一般不注重外表,時間久了難免感情就淡了,也更容易被新歡所取代。但外觀畢竟涉及到個人審美,見仁見智。擁有絕妙巧思的設計卻擁有著令人無法拒絕的吸引力。但也存在另外一種設計思維,它講究的是一種“科班出身”的“工業化審美”,雖說談不上多麼精妙絕倫,不過一看就是極富經驗的大廠出品,在擁有極富人性化設計的同時,還不自覺地散發出一種“高階、大氣、上檔次”的氣質。這就是我看到威澤耳機後的第一印象。
之所以威澤的產品普遍存在這種“大廠氣質”,是因為其產品經理曾經就職於日本知名數碼消費品牌——宜麗客(ELECOM)。日企對產品的設計擁有一套嚴謹的流程,對細節的把控更是異常嚴格。這位品牌“掌舵人”在日企歷練數年,對成熟的設計流程與嚴控機制早已瞭然於胸,所以相對那些出色較為草根的過程品牌,威澤的工業設計確實技高一籌。具體到HE03D上面,設計師先為它貼上了一個主題標籤——“爆裂鑽石星辰”,再把所有的設計圍繞這個主題展開。
首先,在耳機的外包裝上,印有一個大大的“八星八箭”標識。這枚標誌通常用來指代某品牌鑽石精準的切削工藝,放在一款耳機上面則會很自然地讓人聯想到,他們對這款耳機進行了“八星八箭”一般的精雕細琢。
開啟包裝,在陳放耳機的隔層赫然印有一張巨大的振膜剪影,看上去科技感十足。而這也是HE03D“鑽石星辰”之名的由來,D即Diamond,譯為“鑽石”——沒錯,HE03D選用了一枚直徑12mm的類鑽石(DLC)複合振膜。至於為什麼沒有選用10mm這種常規尺寸,這裡先賣個關子,後面會聊。
黑色與玫瑰金構成了這款耳機的二元色調,沒有一絲雜色。哪怕是收納盒跟線材也不例外。通體烏黑,卻印有Kylin燙金字樣的純皮收納盒為耳機注入了一股高貴的氣質。高純度雙絞銅線由漆黑色半透明的遮蔽層覆蓋,甚至連分線器,接外掛也保持住了整齊劃一的風格。腔體自然也不例外,活像一顆經過精心打磨的烏金礦石——在圓潤的外觀下隱約透出玫瑰金色的驚鴻一瞥。而這枚“晶石”最耀眼的一面當屬它的面板。與耳機後腔體的金屬磨砂質感相對應,設計師在面板部分選用了晶瑩剔透的玻璃材質,配上“八星八箭”的主題LOGO,讓光線流轉於明暗之間,光影彼此交織匯聚,那份尊貴與神秘感便油然而生。HE03D的光影設計與整體配色結合得如此嚴絲合縫,成熟的工業設計該當如此。當然,這麼設計也不只是為了好看。雖然它的個頭不小,佩戴起來卻異常舒適。注重外觀的同時不忘功能性,兼顧各方面體驗才會收穫廣大愛好者們的好評。
作為一副單動圈耳塞,動圈單元的設計至關重要,HE03D到底會交出怎樣的一份答卷?在揭曉答案之前,我們不妨先梳理一番近兩年國產動圈耳塞發展的心路歷程:彼時,人們早已知曉動圈耳機的設計瓶頸,即由於材料的限制,振膜振動時產生的分割振動始終難以克服,進而影響了動圈耳機的響應速度與解析力。所以只要能提高振膜的力學效能,就能有效提升耳機的聲音素質。得益於我國全速發展的化工及電子產業鏈體系,為耳機振膜材質的快速迭代創造了絕佳的條件,因此眾多廠家也展開了開荒式的探索。但最初的成品方案並不完美:有的振膜剛性足夠,但無奈重量太大,影響了耳機的瞬態表現;有的方案雖然足夠輕盈,但剛性略顯不足,耳機的解析力也不夠出色;還有的振膜會因為鍍層的物理特性為耳機染上些許獨特的音色,致使其聽上去不那麼自然。然而這些不完美的方案都化作了寶貴的經驗,成為後來者們的指路明燈。終於,在不久之前,歸功於耳機振膜製造工藝的不斷迭代與進步,各個廠家彷彿找到了高素質動圈單元的通解答案——即只在振膜的球頂部分使用類鑽石鍍層,限制分割振動,而裙邊則採用相對柔軟的高分子材料,保證振膜衝程,進而做出更加震撼的低頻效果。再輔以擁有更強磁力的磁鐵,以及更精確的磁路控制,讓振膜的振動愈發精準,對微小訊號的響應也愈發敏感,才成就了以Turii為代表的新一代的高素質動圈耳機。總的來說,如今的單動圈耳塞已不再盲目追求整張振膜的剛性,轉而著力兼顧裙邊的大動態表現以及球頂的響應速度。
HE03D同樣秉乘了這一標準的“解題思路”。其採用了一枚直徑12mm的動圈單元,更大的尺寸可以令它具有相對更長的衝程,因而使低頻的下潛更深,動態更兇猛。DLC鍍層則能有效加快振膜的回彈速度,讓低頻更乾淨利落。而新一代的鍍層工藝可以精確控制DLC層的厚度,使球頂部分能用最輕的質量實現最最佳化的聲學效能,所以HE03D的高頻表現也可圈可點。
不過除了動圈單元,耳機的內腔體也是影響聲音的重要因素。為了有效發揮12mm動圈帶來的如排山倒海一般的動態表現,威澤的設計師選擇將耳塞做成了半開放式,耳機邊緣那碩大的玫瑰金色通氣孔可以有效釋放多餘的能量,避免被腔體多次反射形成雜波。動態表現同樣出色的隼pro也採用了類似的半開放式設計。除此之外,HE03D還開創性地使用了類亥姆霍茲共鳴器專利結構,該結構也可以有選擇性地吸收影響聲音清晰度的腔內雜波,使耳機擁有更加乾淨的聲底與更為順滑自然的頻段銜接。經過威澤工程師們的不懈努力,HE03D的聲音的確做到了既擁有自己的特色,也沒什麼短板,達到了相當高的完成度。
現如今的千元級市場,各路商家為了迎合大部分年輕人的聽音喜好,讓高頻清脆、聲場寬廣的耳機大行其道。但凡事有得必有失,過分注重高頻表現,多少會讓耳機的音色顯得不那麼自然。威澤則反其道行之,在HE03D上主打起了自然舒適的音色。戴上它以後,的確會有一種“久違了”的感覺。那感覺就好像是一位出川的遊子嚐遍了大江南北的川渝火鍋,返鄉後又回到了自家樓下的小飯館,和爸媽一起點上一份紅油鍋。當麻辣鮮香的涮肉時隔多年再度入口時,那感覺只有一個字兒能形容——“地道”。HE03D頗有十幾年前某些老耳機的風骨,不過分注重瞬態響應和解析力,轉而著重表現音色的完整性,並保持了相對舒適、自然的密度。這導致它的聲音與森海塞爾的MX985多有相似之處。或者如果你聽過師出同門的HE-01的話,這款耳塞更像是它的素質升級版。
HE03D迴歸了標準的“金字塔型”能量分佈。在這裡你不僅可以享受到充足的低頻bass,各類低頻樂器的音色也愈加真實、自然,並不會為響應速度做出哪怕一絲一毫的妥協。雖然乍一聽會覺得這種音色有些許厚重,但由於市面上調音偏清亮的耳機實在太多,才使得我們的認知出現了細微的偏差。迴歸本源,這種Q彈十足且銜接處細節足夠豐富的低頻表現,比起那些更清脆、迅猛但缺乏過渡的競品顯然更貼近現實。不僅如此,HE03D演繹下的貝斯、低音提琴也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溫潤圓滑,不顯生硬。樂器之間同樣會顯現出明顯的邊界感,層次分明,並由此創造出了相對乾淨,且富有空間立體感的聲場。看來,前文中提到的能夠吸收腔體內多餘雜波的類亥姆霍茲共鳴器功不可沒。
而它對人聲的演繹在千元級的耳塞裡更是堪稱一絕。如果你曾經體驗過某些由動鐵單元負責中頻的圈鐵耳機,你就能大致理解HE03D對人聲的演繹是多麼的真摯,細膩。最關鍵的是,HE03D選擇將人聲的音色處理得略微偏厚一點點。如此細微的差別並不會讓歌手顯得老氣,反倒能使歌聲變得更紮實,更直抵人心。加上優秀的微動態處理,同樣令聲音倍加熱情、鮮活。用這款耳塞聆聽流行舞曲,現代爵士樂,部分電子舞曲的確算得上是一種享受。
至於處在“金字塔尖上”的高頻部分,HE03D同樣選擇了儘量將其處理得豐潤,完整,但不去計較個別細節的得失。力圖在你能聽到的範圍內,營造出最令人舒適的聽感。換句話說,在使用HE03D和其他千元級競品對比試聽時,你可能不會在HE03D上聽到某些細節。尤其是在某些快節奏、高強度的搖滾樂的考驗下,HE03D的解析力會顯得力不從心。但在你能聽到的內容裡,它卻是能處理得最完整,最舒服的那個。儘管如此,它的解析力也仍然超過了同價位的平均水平。
儘管HE03D的各項聲音表現,例如解析、聲場、動態、分離度等等指標,都在千元級稱不上鶴立雞群,但它依然將每一項指標都做到了相當高的水準,並且把聲音調教得相當討喜。同樣,從外觀、各種配件一直到佩戴舒適度,針對每一個細節,HE03D也都能照顧得面面俱到。堪稱“典範級別的完成度”。雖然它不會強求自己做到No.1,但絕不能有任何的硬傷或者短板。或許在一番糾結過後,你依舊會和那條個性鮮明的耳機迎來滿心歡喜的蜜月期。可一旦日久天長,即便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缺憾,也終將會成為你冷落它的種種理由。倘若一開始就摒棄了這些糾結,選擇了“水桶機”一般的HE03D,便不會有後來歷經取捨的不甘。相信它會一路陪伴著你走出追逐器材的怪圈,找回那醉心於音樂的美好時光。
對了,這次和HE03D一同釋出的還有黑金系列的另外兩款產品:DA1便攜解碼耳放與BS1開放式動圈耳機。這篇文章的主角是HE03D,這兩款新品就不過多介紹了,但是實際上這兩款新品同樣極具產品競爭力。DA1雖然僅有一塊水果糖大小,卻透過集成了一顆高效能的ES 9218C Pro晶片,實現了高素質的音訊輸出。“轉接線形式的小尾巴聲音沒我做得好,電路板式的小尾巴都沒我小巧,揣在褲兜裡不佔地方”,或許這就是它的核心競爭力。
BS1這條僅售129元的耳塞著實令我欣喜不已。它不僅聲音素質堪稱百元耳機裡的頂流水準,其溫潤紮實的“威澤式”流行調音更是在百元塞市場上獨樹一幟,秉承了它家一貫“六維均衡”式設計的BS1也有足夠的實力為這個波瀾不驚的價位段注入全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