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檢查是醫院最常用的一種臨床檢查,尤其是泌尿科、性病科、男科,因為尿常規能夠反映出病人的一系列的身體狀況。
第一能反映:人體的腎功能是不是正常
因為尿是腎臟產生的,根據尿的比重,尿中有沒有可疑的蛋白,判斷人體的腎功能是否是正常。
第二可以反映:泌尿生殖系統是不是有炎症
如有炎症的情況下,尿中的白細胞會增高,炎症物質會增高,PH值會改變。
第三能反映:人體內是不是有結石
如果人體內有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會導致尿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的異常增高。
同時,還可以反映人體的酸鹼度,有利於糾正身體酸鹼度,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1、尿色
尿液的正常顏色應該是淡黃色或草黃色。
2、透明度
正常新鮮尿液, 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是清晰透明的。
3、酸鹼度
正常尿液一般為弱酸性,其pH值約為5.6,有時也可呈中性或弱鹼性。尿液酸鹼度的改變可受疾病、用藥及飲食的影響,如果尿液放久了,也可變為鹼性。
尿液的pH值降低可見於酸中毒、糖尿病等。尿液的pH值增高可見於膀胱炎、腎小管鹼中毒。
4、細胞
主要看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形上皮細胞。
紅細胞
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腎臟出血、尿路出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迴圈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
白細胞
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小圓形上皮細胞
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
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管型,是腎臟疾病的一個訊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尿蛋白
正常時應是陰性或定量檢查低於150毫克/日。如果是陽性或定量檢查超過150毫克/日,則稱為蛋白尿。
引起蛋白尿的病理性原因有: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隱匿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狼瘡腎炎、腎盂腎炎等。
7、比重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
8、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 ~0.3g,最高不超過0. 9g,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尿常規發現異常並不代表就一定是身體生病。還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都會影響當次的檢測結果。比如劇烈運動、發熱、體位改變或受寒等均可引起蛋白尿,但不會連續出現。
所以,某項指標出現異常時,也不必過於焦慮,想想是否最近生活中有哪些沒注意到的,然後再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