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這檔綜藝節目已經陪伴了大家很多年了。
還記得在上學的時候此類綜藝就非常流行。
對於觀眾來說,還是非常喜歡《最強大腦》和《挑戰不可能》中的這些奇人的。
畢竟人都會對自己覺得不可能的挑戰充滿興趣,可以說這是一種探索欲吧!
《最強大腦》剛開播的時候真的是太受歡迎了。
當時那些選手的挑戰專案放出來之後觀眾覺得真是想都不敢想的。
或許有些沒有看過前三季的觀眾會說,之前的挑戰有備戰時間,而且還很長,選手可以去練習。
實話實說,這個一點都不假,可是有些專案真的是練不出來的。
比如水哥的“微觀辨水”,我就想問你怎麼練。
有些人一開始說水哥是靠觀察水中的氣泡來判斷的,這根本就不現實。
因為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水的氣泡隨時都是有變化的。
當你現在看的時候有幾十個氣泡,一會兒或許就一個都沒有了。
因此,這種東西是根本練不出來的,這就是天生的一種能力。
當然,水哥到底是怎麼解題的,咱真不知道,水哥自己說的是靠想象力,知道的人可以解釋一下。
再者說了,水哥是什麼性格,大家只要看過那幾季的話都知道,他和外國選手比賽都不屑於觀察,更何況是提前去練習呢!
鮑雲的“蜂巢迷宮”,這種專案怎麼練習呢?
說句難聽話,就算是讓你普通人提前練習,睜開眼睛看著去挑戰,沒有強大的空間力和記憶力也根本完不成挑戰。
為什麼說之前的《最強大腦》讓人看得過癮,就是因為觀眾看了之後想了幾年都解不出來。
然而,如此好的一檔綜藝節目卻因為“作弊事件”而變得臭名遠揚。
雖然事情過後節目組換了一批科學團隊繼續迴歸,但是熱度和口碑已經遠不及之前了。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平臺,《最強大腦》最新一季強勢迴歸。
對於很多老粉來說,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再次追了起來。
為什麼要說試一試呢?因為現在的專案難度實在有點太過小兒科,觀眾有些小失望,可還是想要在最新一季的節目中找到之前那種震撼的感覺。
然而,五期節目過去了,我真的想說追得非常失望。
前面四期的專案難度都很簡單,我前面也做過分析。
接下來咱們分析一下最新播出的第五期節目。
《最強大腦》第五期題目太幼稚,觀眾秒解答案,選手卻接連犯錯。
第一,慧眼識金。
這個專案乍一看還是相當有難度的。
現場一共有14個異形體,雙方選手同臺競技,最終是需要把所有的異形體都找出來的,而且還要把對應的座標寫出來。
《最強大腦》本身就是競技類的真人秀,可以說這次2V2的模式還是相當讓人期待的。
不過,看完正式比賽之後才知道,這個對抗並沒有增加太多的競爭性,一點都不刺激。
在這個專案當中,異形塊的設計其實是完全沒有任何難度的。
簡單來說,把這些異形塊調換一下順序然後擺放到一個固定的盤面中。
在這個盤面中看不到的地方還都是實心的,沒有任何的空隙,這就非常簡單了。
說白了,這不就是咱們小時候玩的俄羅斯方塊嗎?
話說俄羅斯方塊也是需要變換異形塊的方向,我就真不知道節目組哪來的自信,這樣的專案能難到選手?
尤其讓人無語的是這個異形塊的顏色。
表面來看,一個異形塊有那麼多的顏色搭配,放在14個異形塊當中會形成很大的干擾。
實際上真實情況卻是恰恰相反的,這些異形塊上的顏色恰恰可以很準確地幫選手進行定位。
有了這個顏色之後,別說是選手了,觀眾也是可以秒解答案的。
比如這樣的異形塊,兩個藍色的塊連在一起,邊上接著一個橙色一個紅色,難道說這很難找嗎?
只是14個異形塊,每個異形塊也就是五六個小模組組成,全部加起來七八十個顏色塊,想要找那麼幾個很難嗎?
除此之外,還可以從異形堡壘著手倒推。
比如,在堡壘中突出來的兩個黃色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特徵點,因為在所有的異形塊當中,黃色塊在端頭的非常少。
當然,這個規律咱們可以舉一反三,不管是在頂上,還是側面,都是可以用這個特徵快速定位異形塊的。
有點可惜的是現場的道具咱們看不到全貌,但可以斷定的是有這種情況的。
咱們從這個遠視角的圖中看一下,只是從這一個角度我就圈出了五個突出來的塊。
大家再環視一下週圍擺著的14個異形塊,可以發現端頭的顏色一樣的並不是太多,可以說用我剛才提到的方法是很容易一下子找出這幾個異形塊的。
一共只有14個異性塊而已,我在這一個視角中就已經找到了五個很有特點,非常容易尋找的異形塊,試想一下這樣的專案真的很難嗎?
或許有些觀眾會說,就算是找到了異形塊還需要特別注意才可以,因為需要寫座標。
攸佳寧教授說了,一不小心就會把X軸和Y軸寫錯的。
節目組還特意把這個X軸和Y軸剪了出來,搞得這個東西好像真的很容易出錯。
但是咱們話說回來,這個真的會錯嗎?
我只想說,咱們別開玩笑了好嗎?
大家可以看一下現場的道具,基本上每一個小塊上面都是直接寫著座標的。
說實話,節目組這個操作真的是讓人尷尬的,需要這樣寵著選手嗎?
專案簡單咱們就不說了,現在連一個座標都不捨得讓選手浪費腦力,後期是不是直接告訴答案了呢?
即便是如此簡單的專案,最終在驗證答案的時候才發現,四位選手都是有錯誤的。
對於這樣的結果,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恕我直言,這麼簡單的專案,選手表現出這樣的成績,我真的是非常失望的。
第二,連桿曲線。
這個專案依然是2V2的模式,每個組需要完成八個題。
上一個專案是14個異形塊,這個是16個曲線圖,看起來好像是這一個更難,其實卻並非如此。
你要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這個專案是更加簡單的。
這16個目標圖形和16個題型正好是一一對應的。
這和咱們小時候做的選擇題不是一樣的嗎?
我就想問一下大家,到底是選擇題簡單還是填空題簡單呢?
如果要說第一個專案是填空題的話,第二個專案就是選擇題。
大家上學考試的時候都知道,選擇題是可以蒙的,而且蒙對的機率還是相當高的。
除了這樣的難度之外,專案本身的難度也是非常簡單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幼稚的。
咱們就拿這個裝置來舉例,從連桿的長度肉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左邊和右邊是肯定會畫出兩個正圓的。
相信很多觀眾也已經看出這個規律了吧!
只要是光源是在軸的頂點上,那就是絕對會以這根軸的固定點為圓心畫弧線的。
那麼,什麼時候會畫出來圓形呢?
其實這很簡單,可以說肉眼一瞄就能知道,只不過這個不好用文字表述而已。
臂長稍微長一點的就能繞過去,只要繞過去就能畫出來圓形,這實在是太小兒科了。
還有一種情形,在同一根連桿上的光源畫出來的圖形是基本相似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例子,只要掌握了這個規律之後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的。
有了上面的兩個規律,這16個題目咱們有很多是可以一眼看出答案的,還有一些是可以透過一些少量的推理得出正確答案的。
說白了,這兩個專案都是非常簡單的,沒想到在嘉賓的嘴裡卻變得那麼難。
本來《最強大腦》這樣的強競技性節目有2V2這樣的賽制是非常值得慶幸的。
尤其是對於我這樣的老粉來說,我相當喜歡這樣的賽制,甚至可以說更激烈一點更好。
整體來說,賽制是比較讓人滿意的,只是挑戰專案實在是讓人有些尷尬的。
這一季的《最強大腦》還沒有播出過半,由此看來是又要在觀眾的各種吐槽聲中結束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