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手術是與肥胖有關的胃腸手術分支。“bariatric”這個詞來 自希臘語“baros”(體重)和“iater”(醫生)。
它是一種功能性手術,有兩種手術方式。
第一種是減少胃的容積,使患者進食量減少。 這可以透過胃旁路手術、胃束帶術或袖狀胃切除術來實現。
第二種是 腸旁路手術,減少腸道的功能,從而消化更少食物。
兩種方法還可以結合。自1969年以來開展的胃旁路手術是減少胃容積最有效的手術。
我們現在知道,這些手術可治療的不僅是肥胖症。它們還用於治療Ⅱ型糖尿病、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OSAS)、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癥。
肥胖是所有手術的風險因素,患者體重越重,可能發生的併發症越多,相對於其他手術,減肥手術的併發症發生率更高。然而,自從引入腹腔鏡(微創)手術以來,它變得相當安全。
減肥手術並不奢侈——肥胖對患者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每年因肥胖而死的人數比因飢餓而死的人還多。 而迄今為止,減肥手術是唯一治療肥胖的方法,能夠使患者對持續減肥抱有較高的期望。
說到肥胖,這有幾個故事,關於教皇的肥胖,數個世紀以來,教皇們的共同特點是貪食,據稱,1285年教皇馬丁四世在博爾塞納湖上因暴食用牛奶餵養的鰻魚而死亡。教皇英諾森八世也很胖,常常一整天都在睡覺。他最終變得十分肥胖,以至於再也無法移動,不得不由年輕女性母乳餵養。出於一些不可理解的原因,為了延長這位教皇的生命,人們決定為他進行輸血。3個健康年輕的羅馬男孩為了1達克特金幣獻出了血液,但最終無濟於事。教皇和他的3個獻血者都死了,傳說那幾枚硬幣是從年輕人緊攥的拳頭中摳出來的。
當年的輸血是不是如今天我們所知道的那樣,已無法得知。也許他們只是讓教皇喝血,男孩們失血致死,然後患者也不治身亡。但即使是靜脈對靜脈輸血,也很容易解釋這4個人的死亡。畢竟,直到400多年後的1900年,卡爾·蘭德施泰納才發現血型。英諾森是罕見的AB 型陽性血的機率很小,這種血型能在血型不合時起到保護作用,而3個年輕人都是O型陰性血的機率更小,這種情況下無論教皇是什麼血型, 都能成功使用他們的血液。
從宗教角度來看,肥胖、白天入睡以及不合宜的情緒是七宗罪中的3種——貪食(gula)、懶惰(acedia)和憤怒(ira)的組合。但從醫學角度看來,它們可以兼容於一體,即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低通 氣綜合徵(OSAS)。這是一種主要由肥胖引起的昏睡病,表現為夜間呼吸在短時間內反覆停止(呼吸暫停),通常伴隨著打鼾,放到現在的病人中也是麻醉醫生最不想麻醉的一種,因為這種人往往伴隨舌後墜,又稱困難氣道。由於這種夜間休息的中斷,患者無法進入深度睡眠必需的快速眼動睡眠(REM)階段,使得他們在白天昏昏欲睡、脾氣暴躁、無精打采。患者還經常感到飢餓,更加劇了他們的肥胖和睡眠問題。
如今,OSAS可以透過腹腔鏡胃旁路術進行有效治療,這是一種縮 胃手術,可以打破嗜睡、肥胖和失眠的惡性迴圈。對於英諾森八世來說,這項手術可能起很大的作用,因為一個健康、滿足和成功的世界 領導者正是醫生在那些黑暗時代所要求的。如果英諾森八世確實患有 OSAS,他的死必須被視為真正的醫療失敗。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可導致長期缺氧,刺激紅細胞的產生,這導致血液中紅細胞水平過高,而不是貧血,這意味著絕對不應該給患者輸血。無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1492年英諾森的死亡都標誌著黑暗的中世紀的終結。
尤利烏斯三世是最無恥的貪吃教皇之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他出現了吞嚥問題。最終他根本無法進食, 終於在1555年餓死了。這些症狀與胃癌或食管癌非常相似,食道與胃相連部位的惡性腫瘤具有典型症狀,預後嚴峻。主要問題是吞嚥困難,即使在腫瘤生長得不大時,也會導致吞嚥固體食物困難,特別是肉類等難以咀嚼的食物 。 患者會逐漸 “ 害怕吃肉 ” ( horrorcarnis)。食物卡在食道中,導致患者口臭(foetor exore),吞嚥 變得越來越困難,並且在幾個月之內發展為只能攝取液體食物。快速生長的惡性腫瘤所需的能量增加,急劇消耗體內儲備的蛋白質和脂肪。當需要更多營養時,患者卻再也無法進食,逐漸消瘦,並發展為惡病質——嚴重的營養不良——最終導致死亡。
400年後,安吉洛·朗卡利成為善良和廣受喜愛的教皇約翰二十三世,他也嚴重超重。大選之後,當他該在聖彼得大教堂的陽臺露面時,他卻找不到穿得下的衣服,因此,他不得不穿著背部開口 的長袍。廣場上歡呼的人群沒有注意到任何異常。這位教皇也死於胃癌。
除非到了後期,胃的腫瘤通常不會引起吞嚥問題,因為食道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害怕吃肉”,通常是胃癌的首要症狀之一。在胃中,腫瘤受到胃液的侵襲,這會導致潰瘍,在上腹部產生疼痛。腫瘤上的潰瘍可能會出血,慢性出血引起貧血或急性出血,導致嘔血和黑便——腸道中的血使糞便變為黑色。
與食管癌患者一樣,隨著腫瘤變大,胃癌患者將越來越難以進食。未被消化的食物被吐出,最終導致致命的惡病質。教皇約翰二十三世沒有撐到這個階段。為了評估貧血症狀,他接受了胃部X光檢查, 後被確診為胃癌,這一診斷被保密了很長時間。超過20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主教參加了大公會議,約翰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卻也不斷被疼痛和胃部疾患所困擾。他經歷了多次胃出血並數次住院治療。 1963年,位於腫瘤上的潰瘍蝕穿了他的胃壁,他死於胃穿孔,享年81歲。
如果胃部穿孔,胃內容物和胃酸將進入腹腔,患者會感到上腹部 突發的劇烈疼痛,如同被刺傷。隨後發生的腹膜炎可以危及生命,只能透過緊急手術治療,必須修復胃部的穿孔或切除一部分胃,並用水徹底沖洗腹腔。不過,老教皇最後沒有進行這項手術,無論從醫學上或道德上看,這都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既然已經沒有恢復的希望,那麼何必讓他因惡病質而慘死呢?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在胃穿孔引起腹膜炎後存活了9天。他的屍體被安放在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上,在玻璃棺材中進行了防腐處理。 教皇約翰二十三世被他的繼任者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封為聖徒。 從外科學的角度講,這位廣受歡迎的波蘭教皇是所有305名教皇中最有趣的,因為他經歷了最多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