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平谷滑雪隊的“1個和8個”

2月8日下午,北京市平谷區的一個滑雪場。

8名穿著紅色滑雪服的孩子,黃背心上印著“China”,壓低身子,踩在單板上,從高階道魚貫而下。單板的邊緣幾乎與雪面垂直,刻下S形,留下乾脆的一聲,“唰”。

一名身穿黑色長袍的女子手拿對講機,雙眼緊盯著滑雪的孩子,嘴裡不停地喊著“壓,往下壓”。

這是北京平谷區冰雪協會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隊的教練王曉芮和她的8名小隊員。王曉芮原是平行大回轉國家集訓隊隊員,2021年初退役後,完成了從運動員到教練員的轉身。

在王曉芮眼裡,這8名孩子是“未來的希望”。他們年齡最大的12歲,最小的8歲。除了訓練技術,王曉芮還“身兼”體能師、修板師、按摩師、營養師和心理師,要操心的更多。

訓練結束後的吃飯時間,王曉芮夾起一筷子金針菇,望向孩子,“明天你們要吃啥?”

平谷滑雪隊的“1個和8個”


2月8日下午,王曉芮舉著對講機,指導孩子滑雪。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芮姐”的遺憾

2月8日晚,在平谷區的一家咖啡店,王曉芮穿著胸前印有國旗的黑色羽絨服。1米7左右的身高,長髮及肩,有時笑得不好意思,雙手掩住嘴。

王曉芮笑著說,小時候的自己愛玩,更愛玩雪。

念幼兒園時,在親戚面前表演珠算,是王曉芮的拿手絕活。算盤“噼裡啪啦”一陣響,報出一個答案,滿堂喝彩。但上了小學,她的成績在班裡倒數,轉學到當地最好的學校,仍不見起色。

雖然父母不解,但王曉芮愛玩的天性沒有變。一到冬天,她的羽絨服全是放炮崩壞的小洞。

8歲那年,到冰雪樂園玩,滑梯陡峭,家人不讓她上,“小孩太危險了”。王曉芮坐上路邊撿的紙盒子,“嗖”地滑下來。

進哈爾濱尚志市業餘體校練滑雪,似乎是為王曉芮量身打造的選擇。

夏天沒有雪滑,訓練全是轉著圈跑步。速度耐力跑,一圈400米,基本得全速跑完10圈。跑到邁不動腿,屁股也跟著酸,心要跳出來的感覺。這一度讓王曉芮恐懼操場。

年歲漸長,王曉芮也開始想提高成績。從跑步時想著溜去廁所少跑幾圈,到琢磨如何才能完成得有質量,王曉芮說:“我沒有退路,除了滑雪什麼都不會”。

2011年,15週歲的王曉芮被選入哈爾濱專業隊,她立下了進國家集訓隊的目標。曾與她同隊訓練的關士金記得,王曉芮成績拔尖,隊裡都叫她“芮姐”。

2015年,國際雪聯單板滑雪世界青年錦標賽平行迴轉比賽在黑龍江省亞布力滑雪場開賽,中國隊各派出男女6名選手,王曉芮位列其中。遺憾的是,她並沒拿到好名次。

3年後,王曉芮如願進入國家集訓隊,她又立下新目標——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但這並不容易。

平谷滑雪隊的“1個和8個”


滑雪時的王曉芮。受訪者供圖

王曉芮要強,“每天想著要超過前面的人,後面的人不要超過我。”

每天臨睡前,她會想今天滑得怎麼樣,早上醒來,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好好訓練。一閒下來,就回放技術影片。甚至在教練囑咐後仍偷偷加練。有時夜裡翻身,王曉芮都會被疼醒。

在對身體恢復狀況的百分比統計中,她的情況並不理想。王曉芮將這比喻成遊戲,“剛開始滿血,(訓練完)我就是殘血。”訓練時的心率監測,隊友是表示情況良好的綠色,“我都紅了,爆表了”。

由於傷病等原因,2021年初,她作出了一個決定:退役。

王曉芮熱愛滑雪,但她覺得自己不可能做一輩子的運動員,“我可以做的還很多。”

平谷滑雪隊的“1個和8個”


2月8日下午,王曉芮帶著孩子們排隊坐纜車。有孩子撿起地上的雪,遞到隊友手裡。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8個孩子的教練

在國家集訓隊,除了訓練,她沒有更多要操心的事。走向社會,對王曉芮來說,是更大的挑戰。

除了提前託運的兩塊單板,離開國家集訓隊時,王曉芮只有一個行李箱和一個揹包,裡面裝著兩三套雪服,體能訓練用的彈力帶、泡沫軸,訓練筆記,還有一些膏藥等。

結束10多年的運動員生涯步入社會後,王曉芮一度手足無措。

此前出行,大巴車停到門口,跟著隊伍集體出發,或有好友三兩成群。而當王曉芮獨自面對社會,甚至不會坐地鐵,坐車也會坐過站或坐反方向。在沒有食堂的日子,她還為吃什麼犯愁。

按王曉芮的水平,做滑雪私教的收入一小時可達上千元,但她在想收入背後的意義,“這個人教完就走了”。她想帶學員出成績,“我在乎的是榮譽和成就感”。

取得榮譽和成就感並非易事。2021年,經朋友推薦,王曉芮來到北京平谷區,擔任平谷區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隊的教練。當教練的第一週,就因為上火而上吐下瀉。

與做運動員時只需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成績不同,當教練要通盤考慮更多。每晚睡前,王曉芮都要尋思著第二天怎麼教孩子。

單板平行大回轉是競速運動,孩子們只敢橫著單板一路減速;沒有坐過高階道的纜車,有的小朋友會害怕;不會把腳趾側前刃和腳跟側後刃的滑行連起來,滑成S形;甚至不會繫鞋帶不會提褲子,滑著滑著就露出半個屁股蛋。

平谷滑雪隊的“1個和8個”


2月9日午休時間,孩子們坐在椅子上聊天。他們中最大的12歲,最小的8歲。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王曉芮買了體育遊戲、兒童訓練等一堆相關書籍,訓練一結束就回家看,密密麻麻做了10多本筆記。

在一堆運動員營養調控和減控體重的專業術語間,她抄下了教材中對教練員身份的解讀:“對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進行指導,察言觀色、及時發現運動員出現的問題,從技術、思想、道德等幾個方面花大力氣去教、去導,技術上的指導要非常細膩,講清楚、講到點子上,思想上的指導要細緻入微,訓練育人”。

書本的理論被王曉芮搬到實踐中檢驗,她想出許多招數,對孩子們進行興趣教學。跑步枯燥了,熱身時大家圍成一個圈,喊到誰,誰來接傳球;肢體接觸會增進孩子好感,滑得不錯就和孩子們擁抱,摸摸頭、拍拍肩;抱著不敢滑雪的孩子,從雪道上放速度,帶他們感受刺激。

對這位前國家集訓隊隊員、自己的教練,孩子們也無不崇拜。

提起王曉芮滑雪的水平,一個8歲大的孩子瞪大眼睛,拿手在空氣中飛速比劃了一個S形,“滑得特別快”。

有了崇拜和興趣的加持,孩子們的表現也突飛猛進。一個多月前,王曉芮的師弟關士金因傷病從哈爾濱專業隊退役,被她招攬做助教。關士金說,沒有想到,“這群孩子滑得這麼好”。

一名學員家長張志漢說,自家孩子生性靦腆,但跟著王曉芮學滑雪後,孩子打心眼裡服。不僅滑得更好了,也更自信了,說話聲兒也更大了。

平谷滑雪隊的“1個和8個”


2月8日中午,王曉芮開了一次訓前會議。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我愛自己的專業”

2月8日中午,看到孩子們多日未有進步,王曉芮開了一次訓前會議。

王曉芮嚴肅的表情,讓氣氛有些壓抑。有的孩子揹著手,玩弄手指。

“你們喜歡滑雪嗎?”沉默的隊伍裡,齊整地點著頭。“你們清楚咱們隊伍是幹嗎的嗎?”王曉芮環視了一圈,孩子們又齊整地點著頭。王曉芮說:“咱隨便拉出去,跟別的小朋友比,滑得都是這個。”她豎起大拇指。

那天下午,孩子們從成年人站穩都費勁的高階道魚貫而下。

“壓,往下壓”,王曉芮手持對講機,盯著滑下去的孩子。雙手微微張開,膝蓋微蹲,身體前傾。單板的邊緣幾乎與雪面垂直,刻下S形,留下乾脆的一聲“唰”。“走”,話音未落,又一個孩子從高處衝下。

偶爾有孩子摔倒,王曉芮舉起對講機,“沒事吧”。孩子兩手撐在身後,一發力,側翻的單板又與雪道貼合,站起身來,疾速下滑,一回頭,“沒事兒”。

同樣在這片雪道上,有些個子高大的年輕人,屁股後頭綁著毛茸茸的防摔烏龜。摔倒後,掙扎半天也起不來。

作為一項競速運動,摔倒後立刻起身,是王曉芮諸多教學細節之一,“誰用時最短衝過終點,誰才是贏家”。

一個坐過飛機的8歲女孩,從雪道上滑下來後,她的感受是“比飛機起飛還快”,眨巴著眼睛說,“爽”。

相比滑雪,排隊等纜車是漫長的。有孩子念著順口溜,“排隊半小時,滑雪半分鐘”。只有當他們撿起溼漉漉的雪,捏成一團,遞到別的小朋友手裡,才會發現,原來他們還只是孩子。1米63長的單板,比他們個兒都高。

王曉芮很少從雪道上直挺挺地滑下來,她會做上幾個大回轉的動作,黑色長袍隨風舞動,一眼就能從人群中認出她。她不光是想為孩子們做示範,“我也想滑一滑,我愛自己的專業”。

2月6日晚,怕打擾在國家集訓隊的好友備賽,王曉芮猶豫著發了條微信:“我控制不住這顆炙熱的心,我想對你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的背後有我們,帶著咱們姐妹幾個的理想信念和遺憾……”

有天採訪結束後,王曉芮發來這樣一段話:“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些雖落後而仍跑至終點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這,或許也是王曉芮的寫照。她說,自己拿過好成績,也有想努力卻很無力的時候,這樣的經歷更適合做教練。

面對未來誰想參加冬奧會的問題,王曉芮的8名隊員中,齊刷刷地舉起7隻手。唯一沒有舉手的,是王曉芮的得意門生張芊語,大夥兒口中的“張隊”。不止一人說過,張芊語像極了小時候的王曉芮。她明白,“張隊”心裡藏著更務實的短期目標。

平谷滑雪隊的“1個和8個”


2月9日,訓練間隙,王曉芮和孩子們在吃午飯。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不過王曉芮說,她不會把自己沒有參加冬奧會的遺憾強加給孩子們。眼下,她還想為國家再做點事情,那就是更好地普及冰雪運動。讓大眾像瞭解乒乓球那樣,瞭解單板平行大回轉。“就像夏天游泳一樣,我希望冬天一到,我們就去滑雪”,王曉芮說。

開完訓前會議的那天下午,孩子們的滑雪表現,讓王曉芮覺得“我又行了”。她問孩子們,“希望以後表現還能像下午這樣,好不好?”隊伍裡整齊地喊著“好”。王曉芮扭過頭,跟助教對視了一眼,笑了。

夕陽照在雪道上,金黃一片。

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編輯 袁國禮 校對 劉越

分類: 情感
時間: 2022-02-14

相關文章

新疆巴里坤農村“流水席”,看一眼就流口水

新疆巴里坤農村“流水席”,看一眼就流口水
"民以食為天".在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的當今,每逢婚喪嫁娶.慶生祝壽.上樑喬遷等紅白喜事,農牧民們都會操辦"流水席",熱情款待親朋好友.四鄰八舍.它便成了一種鄉 ...

過年期間,親兄弟自相殘殺,最後兩人紛紛重傷入院,為什麼?

過年期間,親兄弟自相殘殺,最後兩人紛紛重傷入院,為什麼?
文/週週 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家人就是心靈的港灣,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不管什麼時候家人都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但是後面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對親人的認識有了改觀.隨著不斷的長大,看了身邊形形色色的人,我逐漸 ...

“孩子上幼兒園後,爸媽回了老家”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修行

“孩子上幼兒園後,爸媽回了老家”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修行
年輕的時候,我特別叛逆.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他們叫我往東,我偏要往西.從不順著父母的意,為此我也吃了不少的苦頭. 後來的我,不聽父母的勸阻,孤身一人在異鄉求學,嚐遍了人情的冷暖後,才明白真 ...

兒子臨終想見父母一面,卻遭痛罵回絕。原來,親情是如此脆弱

兒子臨終想見父母一面,卻遭痛罵回絕。原來,親情是如此脆弱
他叫柳偉,一位剛滿而立卻不久於世的小夥. 因為患有肺部感染.患有胰腺炎和糖尿病併發症,生命體徵已經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而他的身邊沒有任何家人陪伴,只有女友黃妮日夜守候在身旁. 明知自己命不久矣,柳偉 ...

馮鞏:曾祖父是總統,爺爺寧死不當漢奸!為了他,妻子在車上過年

馮鞏:曾祖父是總統,爺爺寧死不當漢奸!為了他,妻子在車上過年
如果在當今演藝圈只允許評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那麼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李雪健老師,再想選出第二個人就很矛盾. 同樣,如果在曲藝圈只能評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我會選擇今天本文的主人公馮鞏老師,再選出第二個 ...

成年人最後的崩潰:高估了親情,低估了人性

成年人最後的崩潰:高估了親情,低估了人性
<成都愛情故事>連載(四十一) 今日導讀 人世間能夠偽裝的情感很多,傷人最深的恰恰是親情.親人的傷害,有時比陌生人更可怕.有時候,越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越能像刀子一樣 ...

這8種花,專挑冬天開,爆盆猛、顏色豔、好養活,過年必備

這8種花,專挑冬天開,爆盆猛、顏色豔、好養活,過年必備
冬天一般花朵都會進入到休眠期,因此想在冬天欣賞花卉,我們就要了解一些在冬天才會開放的盆栽,下面我們就給大家推薦這8種花卉,它們專挑冬天開放,而且爆盆很猛,顏色豔麗,還非常的好養活,是過年必備的盆栽! ...

4.99萬起!這三款車顏值/配置都很高 過年就買它們回家

4.99萬起!這三款車顏值/配置都很高 過年就買它們回家
如今已經是八月份,距離春節已經不到半年了,各位上班的朋友是否有點焦慮,俗話說"衣錦還鄉",自己在異鄉打拼多年,起碼過年能開一輛屬於自己的車走朋訪友,那麼面對琳琅滿目的車型該怎麼選呢 ...

馬上又要過年,今年的對聯我準備好了✌️

馬上又要過年,今年的對聯我準備好了✌️
去年過年我貼了一副比較️希望的對聯 然後一整年下來換了個工作,工資漲了40% 座標上海,買了個小房子,趕上新政欠了一屁股債,好歹把房子拿下來了[給力] 當然,吃喝我是不會胖的,畢竟體質在那哈哈哈哈 最 ...

當年湘南農村的“茶籽”樹,漸行漸遠……

當年湘南農村的“茶籽”樹,漸行漸遠……
"茶籽"是湘南一帶農村對油茶樹結的果實的土叫法,油茶樹是一種經濟林,屬於常綠小喬木,枝葉繁盛.常於夏季掛果,經秋季成熟,每年的"寒露"或"霜降&quo ...

18年前失蹤的母親再相逢,沒有了親情,只留下無盡的壓抑和難過

18年前失蹤的母親再相逢,沒有了親情,只留下無盡的壓抑和難過
18年前我媽因為打傷了我奶離家出走,今年我和我二個姐姐才找到我媽的下落,原本是應該幸福的團聚,但卻帶給我特別多的痛苦和壓抑. 那時候家裡地少日子也過的艱難,我爸媽有了我們姐妹三個後,經濟壓力就大了,家 ...

張愛玲:有一種骨肉相連的親情,叫做此生再不相見

張愛玲:有一種骨肉相連的親情,叫做此生再不相見
"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這是張愛玲在<半生緣>的小說中,寫曼楨與世鈞相隔十四年再見的時候,曼楨對世鈞說的. 看完<半生緣>感受最強烈的是這個故事中有著許多 ...

在庭審前杜媽兩次談到郭威 被撕裂的親情再也回不到從前

在庭審前杜媽兩次談到郭威 被撕裂的親情再也回不到從前
在9月18日庭審前,杜媽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郭威說了兩句話,讓我記憶深刻. --杜媽說,郭威要是能夠控制得住這件事,就不會發展到現在這般地步. --對於郭威,我問心無愧,像每個普通母親一樣,盡到了做母親 ...

冷眼看西遊之——西海龍王敖閏與小鼉(tuo)龍的舅甥親情

冷眼看西遊之——西海龍王敖閏與小鼉(tuo)龍的舅甥親情
小鼉(tuo)龍的出身還是挺不錯的,母親是西海龍王敖閏的親妹妹,父親是涇河龍王,沒錯,就是那個因為私改下雨的時辰和點數,而被玉帝下旨斬首的倒黴龍王,也是西遊記中唯一被天庭公開判了死刑的正神. 其實在涇 ...

人低谷的時候沒有親情可言
以前剛畢業出來那會一發工資一分不少的往孃家寄,有什麼好的都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寄回去給孃家,家裡的房子也是自己工作時候寄回去幫建的,弟弟談女朋友也是問我給的錢,一共談過三個女朋友,以前我一到發工資前幾天 ...

中秋月圓越思念|一個看哭人的故事:從兄妹親情長出了一種無名痛

中秋月圓越思念|一個看哭人的故事:從兄妹親情長出了一種無名痛
親哥哥為何會將患癌親妹妹安排住到臨時收拾出來的雜物間休息過夜呢?近五十年兄妹親情以及二三十年的姑嫂情誼為何如此淡薄炎涼呢?曾經常常來舅舅家的外甥,為何自此之後不再常登門做客了呢?聽外人一面之詞,說妹妹 ...

中秋,家人團圓,親情永伴

中秋,家人團圓,親情永伴
花好月圓人長久,千家萬戶共中秋. 故人已趁黃鶴去,一輪明月寄情愁. 中秋節將至,又到了走情訪友的節日.昨天我略帶薄禮前去看望乾媽,南方人稱之為"繼媽"(過繼之意). 乾孃是我在孃胎 ...

回“男朋友”家過年
時間不知不覺又要過年了,今年男朋友叫我到他家過年,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我是一個安徽的女孩子,初中畢業後就千里迢迢跑到廣東深圳打工,自己一個在外打工兩年了覺得有點孤單,然後就認識了一位男朋友. 我們是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次年來問斬,後來回來多少人?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次年來問斬,後來回來多少人?
國家制定刑罰的目的大體有兩個方面,一是懲罰犯罪的人,另外一個是威懾社會上的其他人.總而言之,就是減少整個社會的犯罪數量.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所有的刑罰種類中死刑都是最嚴重.死刑在震懾犯罪.懲罰犯罪人方 ...

中秋,最濃親情味兒

中秋,最濃親情味兒
中秋,最濃親情味兒 如果說,最難忘的是那次中秋節,對於四十三歲的我來說,是今年. 平日裡,老婆和愛人關係不是特別親密,畢竟沒有血緣關係,所以感覺之間有距離,兩家不是特別親.有時候,我也請姐姐家過來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