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佑安醫院肝病中心二科的一名護士,這一天還是如往日一樣繁忙,每一位責任護士,都在有條不紊地為患者做著各項操作。這時我突然接到急診電話,說要收治一名年僅12歲被診斷為“肝衰竭”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名叫季曉薇(化名)。大家初聽到這個年紀和這個診斷的時候,心裡都是五味雜陳,更多的是惋惜。
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小女孩時,她坐在輪椅上,由急診科的護士送來,隨同的是她的父母。她的嘴角帶著一抹甜甜的微笑,兩個深深的、可愛的小酒窩吸引了我的視線,而她的父母卻是愁眉不展。
和急診科護士做完交接,又給小女孩辦好了入院手續,醫生問診結束後,交代了病情,因為疫情防控的要求,病房內不能有家屬陪護,她的父母就只能離開了。因為突發的肝臟疾病,曉薇的各項指標並不是很好,所以醫生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入院的第二天晚上,正是我值夜班,11點時,病房裡一片寂靜,病人都已進入夢鄉,這時同病房的李阿姨,悄悄來到護士站說:“曉薇躲在被窩裡偷偷地哭,你去看看。”我這心咯噔一下,趕忙走到病室,在微微泛黃的燈光下,見到曉薇用被子將自己的頭蒙得緊緊的,我輕輕地拉開曉薇的被角,只見她側著身,將自己捲成一團,眼淚順著眼角像雨滴一樣流著。對於已經做母親的我而言,實在看不了孩子哭泣,我頓時心頭髮緊,趕忙抱起她摟進我懷裡,輕聲問道:“我們漂亮的曉薇薇這是怎麼了?怎麼這麼傷心呢?”她只是不停啜泣沒有說話,於是我將她抱得更緊,輕輕拍著她弱小的肩膀,擦拭她眼角的淚珠。
我深知任由她憋在心裡不是辦法,必須要引導她將心裡的事說出來,並幫她解決,這才利於她病情恢復。等她抽泣的聲音漸漸減小了,我小聲詢問她:“現在能告訴護士阿姨發生什麼事了嗎?”她將頭微微地抬起來,始終沒敢看我的眼睛,她說道:“我平時睡覺,媽媽都會陪著我……”我想了想,說道:“原來曉薇是想媽媽了,我相信媽媽現在肯定也特別想你,阿姨知道想媽媽是什麼樣的滋味,我小時候生病住院的時候也和你一樣,但是我們必須要戰勝了疾病,和媽媽團聚的時候才會特別開心,這樣的話,媽媽也才能徹底放心,對不對?”她輕輕點了點頭,這時候我滿腦子搜尋如何讓一個12歲的孩子變得堅強起來的故事主人公,靈機一動說道:“你知道愛莎公主嗎?”她點了點頭。我接著問道:“那她的代名詞是什麼你知道嗎?”她說是愛和勇敢,我接著說道,“對!她用她的勇氣和愛戰勝了自己內心的恐懼,你想要變成和愛莎一樣勇敢的人嗎?”她微微抬起頭,擦乾了眼角僅有的那一滴淚水,若有所思地用她那雙明亮的眼睛看著我,那久違的小酒窩再次出現了,“護士阿姨,我現在心情好多了,我要好好養病,才能儘快跟爸爸媽媽團聚。”說完就自己蓋好被子,我幫她掩好被角說道:“做個好夢。”等她沉沉睡去,我輕輕關上了房門。
之後的每一天,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群,這個小姑娘,始終保持笑容,在進行任何的護理操作時,她也只是溫暖地微笑著,從未在她臉上再看到過一絲憂傷。
這個年僅12歲小女孩身上所呈現的懂事和樂觀,是她這個年紀所少有的,平時話少的她,實際內心卻是很強大的。每次查房,我都會多關注她,她那純真的笑容總是能吸引其他人的目光,她的堅強和樂觀也“傳染”了同病房的兩名患者,她們也一改往日的愁容,變得心情愉悅了起來。
也許是愛笑的女孩運氣會更好,也許聽話懂事的孩子自然有老天的眷顧,慢慢地,曉薇的各項化驗指標逐漸恢復正常,她更加乖巧聽話了,每天見到護士姐姐都會露出可愛的笑臉;每次護士姐姐拿來藥品,她都主動服下;護士姐姐說不許熬夜,她就早早躺在床上......看到曉薇的進步,我們由衷地感到高興。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下,曉薇的病情轉危為安。很慶幸她的病情好轉,很開心她是上天的寵兒,很開心她在這樣一個花兒一樣的年紀,還能繼續向陽綻放。
作者簡介
肝病中心二科 趙豔超
趙豔超,北京佑安醫院肝病中心二科護士。從事肝病、感染性疾病相關護理,曾參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護理工作。發表2篇核心論文,申請專利一項。
肝病中心二科 王璇
王璇,北京佑安醫院肝病中心二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擔任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護理學組委員、北京護理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佑安醫院老年關愛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慢性肝病及免疫相關性肝病臨床護理管理工作。
醫學人文點評
身為母親的筆者用適合孩子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有效幫助小患者戰勝內心的恐懼。醫者高超的溝通技巧和藝術,也充分展示了醫學人文所富含的強大力量。患兒對護士的信任和依靠不一定來自於高精尖的科學技術、耀眼的學術光環,在沒有家人陪伴時,有時只是耐心傾聽,給患兒一個像母親般熟悉的擁抱,就能給予他們安全感,不負患兒背後那一家人沉甸甸的託付。
感謝筆者及其團隊用嚴謹精湛的醫術和細緻溫暖的愛心,讓孩子再也沒有夜間孤單的哭泣,讓生命之花向陽綻放溫暖明媚的笑容。
點評人:耿曉莉
宣武醫院普通外科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