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一個體重不足3斤的女嬰被遺棄街頭;
24年後,女嬰不僅長大成才,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在她的身上早已看不出她曾經是一個被遺棄的女嬰,人們只從她發自肺腑的笑容看出她現在很幸福,很快樂。
誰能想到,女孩如今幸福、快樂的生活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肺腑,又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
女孩能長大成才,能擁有現在這般美滿生活,是兩位雙目失明的盲人兄弟在24年的黑暗世界中,用粗糙的雙手和深沉的父愛為女孩拼搏而來的,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女孩的今天。
女孩無疑是幸運的。
雖然她一出生便遭到親生父母的遺棄。
換來的卻是比親生父母還要疼愛她百倍,乃至是千倍的兩位父親。
是這兩位父親,用自己的善良為女孩換來生的希望,用自己的餘生為女孩撐起了一片晴空。
2011年3月,他們的故事登上了重慶衛視的《和你在一起——3·5學雷鋒日特別晚會》。
兩位雙目失明的盲人兄弟14年養育棄嬰女孩的感人故事,一時間在巴渝大地被傳為佳話。
趙光富和趙光輝是重慶合川區釣魚城街道思居村人。
由於他們倆的父親趙文雲和母親梁文瓊是表兄妹近親結婚,趙家兄弟生來便有隱疾,八九歲時視力便漸漸模糊,而後每況愈下,二十多歲時眼睛就幾乎再也看不見了。
因為家貧,加之又有殘疾,兩人到三十幾歲都沒有找到結婚物件。
趙光富曾經有一個談了2年的物件,都已經到了訂婚的地步,眼看著即將進入婚姻的殿堂,卻不想訂婚宴上發生的一場意外讓兩人再無可能。
訂婚當天,當地訂婚宴上有“散糖”的習俗,大傢伙會把糖果散在地上,然後讓新郎官去撿。
剛才我們也說,趙光富眼睛小時候就看不清東西,到二十多歲時僅僅只能看到朦朧的光感。
你說讓一個已經幾乎看不清東西的人去地下撿糖果能撿到東西嗎?顯然是撿不到的。
當時,趙光富趴在地下摸索著撿糖果的時候,糖果沒撿到反而撿了一塊木板。
趙光富這一反常的舉動,讓女方一家是臉面盡失,女方親戚偷偷在私底下竊竊私語,說女方找了一個瞎子當老公。
就這樣,趙光富與女友的婚事告吹。
趙光輝也一樣,只要女方知道他眼睛看不見,別說是結婚,就連談都不會繼續談。
也因為兄弟倆是盲人的關係,加之趙父、趙母都已年過六旬,趙家的生活是一日不如一日,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日子過得很是艱苦,可以說是家徒四壁。
有時候命運就是這麼地不公,又是這麼的捉弄人,命運無情地降給趙家兄弟一生黑暗,卻在黑暗之中又給趙家兄弟帶來了一道亮光,這道亮光就是趙麗。
1997年農曆三月十五,趙家表姐王德會在自家餐館門口撿到一個出生僅40多天的遺棄女嬰。
王德會恰好知道表兄弟趙家兄弟剛好想要領養一個孩子,於是她便將這個棄嬰送到了趙家,這個女嬰就是趙麗。
這一年趙光富35歲。
兩個盲人要想養活一個小女孩,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
因為小趙麗沒有媽媽,自然沒有母乳喝,加之趙家根本無錢買奶粉,起初小趙麗只能吃用小米舂出的米漿,勉強維持溫飽。
那時候為了給小趙麗提供足夠的米漿,趙家兄弟每天凌晨雞叫時分就開始在板凳上摸索著舂米,舂一遍完後拿紗布過濾一次,然後再舂一次。
如此反覆數次讓米漿變得足夠精細後,再用柴火去熬煮。
為了讓米漿變得更加容易入口,不至於嗆到小趙麗,趙家兄弟還需要不間斷地攪拌米漿,因為太早起來的關係,他們有時攪著攪著就會睡著。
雖然趙家兄弟一起很努力地想讓小趙麗能夠健健康康地成才,但是米漿又能有多少營養,小趙麗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需要營養是米漿提供不了的,因此小趙麗從小就體弱多變。
為了養活小趙麗,此前從來不外出打工的他們,不得不去當地的一個磚廠去打磚坯。
“我們每天雞叫兩遍後起床做早飯,雞叫第三遍就出門去打磚。”趙光富如是說。
因為看不見的關係,兄弟倆每天只能打出300塊磚坯,而當時磚廠的一塊磚坯只有4釐工錢,也就是說兄弟倆辛辛苦苦忙碌一天,工資僅僅1.2元錢。
為了多掙錢,趙家兄弟還攬下了運磚坯進窯的活兒,在看不見的情況下,每次都要來回摸索著將30塊重達150斤的磚坯從燒製的地方挑到300米外的磚窯,然後送下深達6米的窯井。
這樣的搬運工作,趙家兄弟每天都要重複50個來回。
要知道,他們是盲人,在挑著百來斤的磚坯的同時,還要摸索著走下6米深的窯井,其中的危險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可能就會丟掉性命。
可就算是這樣,趙家兄弟始終沒有想過要放棄。
靠著這些辛苦錢,他們給小趙麗買了豆奶粉,又摸著開水衝豆奶,再一口口地喂孩子。
在趙家兄弟的艱辛養育下,小趙麗得以健康茁壯成才。
小趙麗明明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可是他們卻願意付出自己的全部去養育她,這種善良,這種無私的情感,實在讓人很是動容,也很是欽佩。
2001年春節前夕,4歲的小趙麗突然問起趙家兄弟一個讓他們諱莫如深的問題:
“媽媽在哪裡?”
媽媽這個字眼,趙家兄弟以前從來都沒有在小趙麗面前提過。
別說是提,家裡就從來沒有出現“媽媽”這2個字。
有時候世間的事情就這麼奇妙,越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往往最容易被人知道。
不知小趙麗是從哪裡知道“媽媽”這2個字的,她就突然問起了趙光富這個問題。
聽到小趙麗突然說想見媽媽,趙光富瞬間呆住,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女兒這個問題。
思慮許久,趙光富才斷斷續續說道:
“你媽媽......媽媽去世了......去世就是死了......”
趙光富還是不忍心告訴小趙麗她是撿來的事實。
但又不想讓小趙麗一直追問媽媽這件事,他只能是騙小趙麗說媽媽死了。
年幼的小趙麗聽到爸爸說媽媽死了,便用稚嫩的聲音,單純地問道:
“死了?媽媽怎麼死的?”
“打工......在外地打工死的......”趙光富結結巴巴地說道。
或許是因為根本就沒有見過媽媽的關係,沒有很深厚的感情在。
又或許小趙麗只是見別人有媽媽,這才問了一句。
知道媽媽“去世”的訊息並沒有讓小趙麗有多悲傷,她只是頗有些平靜地說道:
“哦,那我要給媽媽燒紙。就像隔壁小夥伴給他奶奶燒紙那樣。”
此後數年間,趙家兄弟都會陪著小趙麗在院子一角,燒紙祭拜著那個不存在的逝去的媽媽。
6歲那年,小趙麗才在無意間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2003年的一天,小趙麗的表姨王德會來家做客。
在她與小趙麗奶奶聊天的時候,她無意間聽到表姨說:
“哎,這娃娃命真的太苦了,剛撿來的時候手腳小得像老鼠......”
這時,小趙麗明白自己不是趙家兄弟的女兒,而是一個棄嬰。
得知自己是撿來的那一剎那,小趙麗很是傷心,也很想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到底是誰!
但是,這傷心,這想法只有一剎那,看著十分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和爸爸們,小趙麗很快便決定當做不知道這件事,繼續做爸爸們的好女兒,爺爺奶奶的好孫女。
為了不引起爺爺奶奶和爸爸們的懷疑,小趙麗繼續每年祭拜著那個根本就不存在的亡母。
談及此事,小趙麗說道:
“不祭拜就等於拆穿爸爸們,他們,不容易!無論我是不是撿來的孩子,他們都是親爸爸!”
也就是在小趙麗6歲時,趙家兄弟因為母親的病情已經債臺高築時。
為了小趙麗的未來,他們毅然舉債將女兒送進了幼兒園。
對於尋常人家,學前班每學期190元的費用可能不算什麼。
但是,對於每個月只能賺100多塊錢的趙家兄弟來說,這筆費用無疑是一筆鉅款。
但是趙家兄弟的想法卻很簡單,那就是再窮也要讓她上幼兒園,不能耽誤小趙麗的未來。
當時,趙家兄弟身邊的朋友聽說他們要把小趙麗送到幼兒園上學,紛紛趕來勸他們:
“光福,你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麗麗不是你的親生女兒,送她上幼兒園、上學前班,她長大要是不認你和光輝,你們兄弟倆不就雞飛蛋打了嗎?白費了那麼多年的心血嗎?”
對此,善良的趙光富卻一點都不在意,又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他只是淡然地回道:
“不管麗麗長大後會不會認我這個爹,我也不能虧待這個娃。”
就這樣,在村裡其他小孩羨慕的目光之下,小趙麗背起了書包開開心心地去上學了。
2008年,趙家兄弟收養小趙麗的感人事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隨之而來的就是時常有政府部門、民間愛心組織等來看望這一家三口。
也就是在這一年,在合川區委、區政府以及民政局的幫助下,趙家兄弟的農村五保問題得到解決,此後他們每人每年都有2500元生活費。
2010年,小趙麗也有了五保,每年同樣有2500元的生活費。
如此,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一家人的生活終於有了很大的起色,越過越好。
趙光富和趙光輝兩人沒讀過什麼書,更不知道什麼大道理,就連女兒的小學、初中課本都看不懂,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善良、樸實和博大深沉的父愛,讓女兒趙麗早早就懂得了感恩。
她說:“兩位爸爸對我的恩情,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我會永遠記在自己的心裡,長大後我一定會努力賺錢,給兩位爸爸養老。”
趙麗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夠快點長大。
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出去找工作賺錢,然後給兩位盲人爸爸養老。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們一家三口感人的故事,趙麗的親生母親隨之也透過各種關係請人幫忙找到了趙麗,找趙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她能跟自己回家。
然而,面對著親生母親的呼喚,趙麗卻選擇了拒絕。
2010年11月的一天,趙麗像往常一樣吃完早飯後,便背上書包開開心心地往學校方向跑去。
行至中途,趙麗突然被一個此前從來沒見過的女子攔住,陌生女子攔住她後,直截了當問道:“王德慧是你的表姨嗎?”
見她說出表姨的名字,趙麗便點了點頭:“是的,你認識我表姨嗎?”
隨後就聽到陌生女子說道:“孩子,我認識你的親生媽媽,我可以帶你去見的親生媽媽,你願意跟我去嗎?......”
還沒等陌生女子說完,趙麗頭也不回就往學校跑去,邊跑邊喊:
“我沒有媽媽,我只有愛我的爸爸們!”
自從7年前趙麗無意間得知自己的身世後,她曾無數次在心裡憧憬與親生母親相見的畫面:
清晨,她走在去學校的路上,迎面走來一個青春靚麗的女人,女人滿臉淚水地看著她,這個女人就是她日思夜想的親生母親,然後親生母親向她衝過來直接將她抱起來,嘴裡說著我終於找到你了......
可是當這一幕真正來臨之時,趙麗卻做出了一個連她自己都未曾想過的決定。
她想都不想,直接跑開,連見一面的機會都不給自己的親生母親。
其實,趙麗這麼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自從記事以來,她就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陪在她的身邊的就是趙家人,是趙家人含辛茹苦將她養育成人,給了她一個家,更給了她曾經失去的親情。
試想,如果是你,在親人和陌生人之間選擇,你會選擇誰呢?顯然選前者。
晚上放學回家後,趙麗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兩個爸爸。
可是第二天,已經從那個陌生女子的口中得知此事的趙光富叫住了趙麗:
“麗麗,這麼多年來,爸爸一直有件事瞞著你,你其實是你表姨在街上......”
“爸爸,你不用再說了,我早就知道這件事了。”還沒等趙光富說完,趙麗就打斷了他的話,表示自己很久以前就知道這個秘密了,只是不想爸爸們擔心,她才一直沒有說出來。
“麗麗,聽爸爸說,現在有你媽媽訊息了,你應該回到你親生父母身邊,他們那邊的生活條件肯定要比爸爸這裡要好。你去他們那邊,對你的將來會更有幫助。”趙光富接著對趙麗說道。
趙光富雖然很不想女兒離開自己,但他更不想女兒沒有一個好的將來。
為了女兒的將來,他雖萬般不捨,但仍忍痛勸女兒回到親生父母的身邊,因為他真的很疼愛自己的女兒,所以他寧願自己內心痛苦,也不願女兒跟著自己受苦。
趙光富是一個善良的人,而趙麗在兩位盲人爸爸的影響下,更是一個十分孝順的孩子。
聽到爸爸要把自己送走的話,趙麗想都沒想,拼命搖頭:
“那邊條件再好,能比得上十多年來你和二爸對我的養育之恩嗎?”
趙麗根本就不關注親生父母那邊的環境到底有多好,因為她根本就不在乎,在她的心裡爸爸在的地方,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爸爸在哪裡,哪裡就是自己的家。
趙家含辛茹苦撫養著趙麗的這份恩情,趙麗並沒有辜負。
之後,趙光富就再沒有要求趙麗去親生父母的家,趙麗也再也沒有主動向爸爸們提起親生父母,一家三口就這樣繼續過著跟以往一樣艱苦但卻溫馨的生活。
現如今,趙麗有了一個穩定的工作,工資雖然不高,但她卻很努力地在工作,因為她想存錢給兩位父親養老,想讓他們為照顧自己而勞碌24年的身軀再也不用勞碌,能夠安享晚年。
“以後我想帶爸爸去長城、故宮,凡是有古老遺址的地方,我都希望帶爸爸去一趟。”
趙麗這樣憧憬以後的生活,現在她的心願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靠自己的努力給兩位父親一個幸福的晚年,在他們有生之年帶著他們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著女兒有了出息,趙光富和趙光輝也十分高興。
聽到自己的女兒想帶著自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們連連拒絕。
在他們的心裡,女兒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不求女兒有多大的出息,更不求女兒能給自己多大的富貴,他們只希望趙麗能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長大,然後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樣就足夠了。
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曾說過:
“愛並非以眼睛觀看,而是用心來體會。”
在這個貧困交加的三口之家,家庭成員還是二個盲人加一個女嬰,他們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生存上所面臨的各種困難,都是常人未曾經歷過,更是無法想象的。
然而,面對著這樣的困境,他們都未曾放棄過彼此,他們相互依偎,相互慰藉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深重的苦難都被他們之間那無言的親情所撫慰。
二十四個春秋,這個女嬰最終長大成才,並深切地懂得了什麼叫愛,什麼叫感恩。
與其說是命運使然,倒不如說是父女情深造就了這一段感人肺腑,又催人淚下的人間佳話。
在養育女嬰的過程中,儘管生活上的重擔不斷壓在這本已不幸的家庭之上。
但是,兩位盲爸爸的父愛始終如大山般厚重,從未向這本已不幸的命運低頭,一直在努力且不懈地反抗著命運,直到將女嬰養大成才。
這個世界上一直存在著一些常人所無法理解的無私的情感。
這種情感可以穿越世間任何苦難,從而抵達每個人內心的最深處,深深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任時光流逝得有多快,唯一不變的就是這如暖春般的相依相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