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裡的紅色景點
三一八烈士墓
殘缺的門廊立柱、破碎的雕花巨石,曾經的“萬園之園”雖歷經風霜雨雪,仍然難以磨平國人心頭之殤。百餘年風雲變幻,圓明園記憶著民族的傷痛,也小心護衛著為民族復興而捐軀的烈士英靈。
在圓明園九州清晏景區,一個人跡罕至、清幽靜謐的小島上,靜靜地矗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赫然寫著三一八烈士紀念碑。1929年,為紀念1926年“三一八”慘案犧牲的47名烈士而建。墓碑坐北朝南,5米高的六角形紀念碑,矗立在60平方米的墓基上,碑身正南面鐫刻“三·一八烈士公墓”七個篆字,飛脊式碑頂上有塔尖高聳,須彌座也是六面體,從正南面開始,自右而左,鐫刻《三·一八烈士墓表》和諸烈士的姓名、年齡、籍貫、所在單位和職業等。為了表達最大的敬意,讓我們先來瞻仰他們的名字:
楊德群女士,26歲
胡錫爵,25歲
範士融,25歲
王緒,25歲
陳燮,24歲
劉葆彝,24歲
宋昭昺,24歲
彭廷珪,24歲
趙鍾鈺,24歲
富振起,24歲
張仲超,23歲
劉和珍女士,23歲
魏士毅女士,23歲
林孔唐,23歲
韋傑三,23歲
李行健,23歲
李廉貞,23歲
張汝春,23歲
沈幼恆,23歲
張學良,23歲
李家珍,23歲
姚宗賢,22歲
唐耀崑,21歲
李閩學,20歲
黃克仁,19歲
李二喜,17歲
張夢庚,17歲
謝戡,16歲
周正銘,15歲
陳時芬,15歲
朱良鈞,13歲
讓我們沿著歷史的長河追溯,回到1926年。3月12日,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張作霖的奉系軍閥作戰,日本軍艦掩護奉軍軍艦駛進天津大沽口,國民軍堅決還擊,將日艦驅逐出大沽口。
3月16日,日本竟聯合英、法、美、意、比、西、荷等國,援引《辛丑條約》中有中國在港口不得設防的這一條款,向當時的北洋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的無理要求。
3月18號上午10時,北京高校的五千多名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中共北方區委的領導李大釗、趙世炎、陳喬年參加了大會。在天安門遊行示威之後,遊行請願隊伍由李大釗率領,按照預定路線,從天安門出發,經東長安街、東單牌樓、米市大街、東四牌樓,於下午1時半進入鐵獅子衚衕,在段祺瑞政府大門前的空場上請願。段政府竟然下令軍警用棍棒毆打、揮刀砍殺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甚至向他們開槍射擊。
在這場遭同胞的血腥大屠殺中,有近200人受傷,47人犧牲,指揮集會的李大釗、陳喬年均在鬥爭中負傷,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
且讓我們重溫魯迅先生為此撰寫的檄文《紀念劉和珍君》,“我沒有親見;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請願而已,稍有人心者,誰也不會料到有這樣的羅網。但竟在執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傷,只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僕;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僕。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於是死掉了。”
1929年3月18日,在北平特別市政府主持下,“三一八”烈士在犧牲3年後,終被正式公葬於圓明園內。由於時隔許久,部分烈士遺體已運回原籍安葬,此次公葬者共計22人。公墓位於圓明園中部,各穴呈梅花狀分佈。後來,在公墓中央又建了一座烈士紀念塔,上刻“三一八烈士公墓”7個篆體大字,基座刻有當時擔任北平特別市市長的何其鞏撰書“三一八”烈士墓表及可考實的殉難烈士姓名、年齡、籍貫、職業等資訊。何其鞏在墓表中寫道:“會此役者,或為青年女子,或為徒手工人,或為商賈行旅,皆無拳無勇,激於主義,而視死如飴。”寥寥數語,擲地有聲,迴響不絕。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掀起的塵囂總是將往事覆蓋。然而,總有些名字永遠不會蒙塵,他們的精神化作清風明月,是高高在上的白月光,是嚴寒中挺立的松柏,總是會在某個時刻,讓我們感受到,感動到,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如今,在蒼翠松柏間靜靜矗立的三一八烈士墓,常年有群眾自發組織的憑弔紀念活動。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只為了重溫那段故事,接受心靈的洗禮,汲取進步的力量。
圓明園遺址公園遊覽資訊:
►位置: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
►票務資訊:10元/人
►聯絡電話:010-62543673
►交通訊息:地鐵4號線西苑站(藻園門)或圓明園站(綺春園南門)
地鐵16號線西苑站(藻園門)
129、320、331、424、432、438、498、580、644、664、690、696、697、特18等,圓明園站(綺春園南門)。
432、656、681、717、982、305路等,圓明園東門站(長春園東門)。
閱讀連結
• 公園裡的紅色景點 | 黑山扈戰鬥紀念園
• 公園裡的紅色景點 | 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 公園裡的紅色景點 | 一二·九運動紀念地
作者:常 華
編輯、校對:魏 瑤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