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虛證:
(溫腎散寒)
症狀:腰痛,畏寒肢冷。
方劑:
四逆湯:
四逆湯中附草姜,陽衰寒厥急煎嘗。
腹痛吐瀉奶沉細,急投此方可回陽。
右歸丸:
右歸丸中地附桂,山藥茱萸菟絲歸。
杜仲鹿膠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腎氣丸:
腎氣丸朱腎陽虛,乾地山藥與山萸。
少量桂附澤苓丹,水中生火在溫熙。
濟生加入車牛膝,溫腎利水消腫需。
十補丸有鹿茸味,主治腎陽精血虛。
腎著湯: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
(滋腎養陰)
症狀:腰膝痠軟,潮熱,盜汗,頭暈,耳鳴。
方劑: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山藥萸,澤瀉苓丹三瀉侶。
三陽並補重滋腎,腎陰不足效可居。
滋陰降火知柏需,養肝明目加杞菊。
都氣五味納腎氣,滋補肺腎麥味續。
左歸丸:
左歸丸內山藥地,萸肉枸杞與牛膝。
菟絲龜鹿二膠合,壯水之主方第一。
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
(補腎填精)
症狀:發育遲緩,生理機能減退。
河車大造丸:
河車大造膝蓯蓉,二地天冬杜柏從。
五味鎖陽歸杞子,真元虛弱此方宗。
補天大造丸:
補天大造治虛勞,參芪術歸棗白芍。
龜鹿用膠河車遠,枸杞熟地苓山藥。
五子衍宗丸:
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