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收藏熱的升溫,藝術品市場拍賣的火爆,很多人透過收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從上個世紀90年代成立的中國拍賣公司,為全中國大眾打開了一扇致富之窗,成交價一浪高過一浪的文物交易,鼓舞著人們爭先恐後的相繼四出淘寶,從收藏變為投資,透過古玩一夜致富的思想不停的衝擊著人們的思維。
至於市場上層出不窮的各種假貨,就僅以陶瓷為例,可以說是花樣各異,千奇百怪。接下來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關於瓷器作假的十種常見例子。
一、器型臆造
在瓷器作假的領域裡,有一種假貨,它們曾經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屬於現代的人們憑空想象出來的造型和樣子,編造而成。被行里人稱之為妖怪,也叫做臆造品。以下幾件藏品就是臆造的例子:
二、畫工紋飾臆造
在做偽的瓷器中,有一種所謂一眼假的藏品,就是畫片特別的怪異,現代,甚至於臆造或者模仿。每一個時期都有這個時期的特定的紋飾風格,反映在陶瓷上的畫片上,也是斷代的一個主要手段之一。從古至今,瓷器裝飾上的紋飾題材各個地方,各個時期都有區別,然後今天很多的造假者,在瓷器裝飾畫片上,肆意去發揮,出現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贗品瓷器。
▲仿明成化天字罐,穿草龍畫工粗略隨意,為典型現代仿品。
▲為故宮藏成化鬥彩天字罐真品
▲故宮真品
▲仿成化鬥彩天字罐。畫工粗略。
▲仿元代紅綠彩梅瓶 典型的現代臆造的贗品
三、按圖索驥
在瓷器贗品中,很大一部分藏友經常會說到的一句話就是:你看我這件,書上都有!很多的造假者也就是抓住了這部分藏友的心態和特徵,按圖索驥,根據雜誌書刊,甚至博物館裡的館藏精品去仿造。並且配上一段精彩或者曲折的流傳經歷,去矇騙收藏愛好者,以此盈利。
▲臺北故宮藏北宋鈞窯出戟尊
▲仿北宋鈞窯出戟尊
▲首都博物館藏元青花鳳首扁壺
▲仿元青花鳳首扁壺
四、老胎接底
在瓷器造假中,有一種造假的手段屬於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需要有一定的鑑賞水平或者知識才能分辨的出來,這就是老胎接底。這種造假的手段在市場上層出不窮,花樣翻新,很多清代官窯依靠接底的手法矇混過關,甚至混跡於一些拍賣會上。一些老窯的名品也有很多采用後接底的造假手段,使得不少瓷器愛好者上當受騙,甚至血本無歸。
對於接底瓷器的判斷,往往底上部分不具備老底時期的特徵,老底釉面與上部分釉面不太一致,在宋代建窯中比較多見的接地分為冷接和熱接兩種,透過放大鏡可以將冷接底排除,然而熱接的造假方法則需要收藏愛好者們從多個方面去綜合判斷而斷定真偽。
▲低仿接底仿清代素三彩
▲仿元代鈞窯接底完整圖
▲南宋建窯金兔豪接老底盞平面圖
五、老胎新釉
在瓷器贗品中,還有一種贗品本身胎是老的,但是看起來非常新,這就要注意了。造假者往往從窯址等地方弄到一些古瓷,他們的胎是老的,但是釉面基本都剝蝕的非常嚴重,需要重新補釉修理一番。二次入窯燒製。二次重新進窯復燒的瓷器,往往氣泡增多增大,變得密集,青花髮色暈散甚至模糊不清。更有甚者胎體起泡。遇到這類的瓷器需要仔細辨別。然而這類二次復燒的高古瓷器今天往往被一些喜歡用老物件飲茶把玩的藏友們所鍾愛。
▲二次入窯復燒的南宋建窯供御盞
六、老胎新彩
在瓷器收藏領域中,還有一種造假的手段就是在原有的單色釉面上面新加以粉彩繪畫。以迷惑廣大的藏友。老胎後加彩的辨別,多少老胎新彩,畫面缺乏神韻,沒有真品生動,關於老胎新彩有兩個時期比較多見,一是晚清民國時期,第二個時期就是今天的造假者。老胎後加彩的另一個辨別方法,就是如果釉面有劃傷部分,且壓在了粉彩畫面的下方,則肯定為後期加彩所導致。
▲晚清粉彩盤(新後加彩)
▲晚清粉彩碗(新後加彩)
七、老胎後刻款
眾所周知,在很多古代瓷器中,都會在他的底部刻寫上相應的款識,從唐代的宮廷供瓷開始就逐漸在瓷器的底部刻有相應的稱呼,到了宋代在越窯和建窯中更為多見。自明代開始,瓷器的款識裝飾逐漸盛行,且不斷的豐富完善成為瓷器工藝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成為我國鑑定瓷器的重要依據之一。
瓷器後刻款,作為一種提高價值的作偽手法現在也出現在了各個古玩交易市場中。後刻的款識多數刀法鋒利,裡面沒有包漿。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後刻款的例子:
▲宋代建窯供御刻款
▲唐代邢窯後刻款
八、仿造鉅釘
隨著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的持續走高,完整瓷器也越來越難淘,越來價值越高,因此很多的殘器也就很自然的成為了廣大藏友爭相收藏的品種之一。很多老瓷器由於經年曆久產生了破損,在過去就衍生了一個行當就是把破碎的瓷器鋦上。然後在市場上,為了謀取暴利的造假者也看中了這一門路,仿造老鋦子釘去矇蔽廣大藏友。
▲老瓷器新鋦釘
▲日本藏青瓷螞蝗絆
九、胎質粗雜畫工不到代
在很多電視鑑寶類節目中,經常會聽到專家說的一句話就是,胎質粗雜,畫工不到代。這也是判斷瓷器真偽的重要依據,然而要想具體知道何為胎質粗松,和畫工是否粗略則需要收藏者長期的多接觸瓷器真品。多看真物件才能達到,總之一點,明清時期的瓷器,胎土淘洗的精細,尤其是康雍乾三朝,胎質潔白,堅硬。很少有很‘髒’的現象出現。
關於畫工方面,每個時期都有自己年代的風格特徵,今天的做偽,往往造假者超過了這個時期的特定風格,使得穿越的情況時常出現於仿古瓷器中。要想在這些方面使自己火眼金睛,一定要多看那些真的古代陶瓷藏品,琢磨其內在特徵和風格,才能避免上當。
▲新仿乾隆官窯雞缸杯
▲新仿清代粉彩大瓶
十、工藝與時代不符
在瓷器收藏市場上,形形色色的贗品充斥於各個地方,除了剛才所提到那些造假手段之外,還需要廣大的收藏愛好者對制瓷的工藝要有所瞭解,很多造假者由於追求數量,對古代制瓷技法不求甚解,因此會在製作工藝方面出現與古代不符的地方。就以元代或明代青花立件為例,多采用手工模印,粘接而成。在上釉方面,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上釉工藝。瞭解了各個時期的特點,才能在收藏市場上練就一番火眼金睛。
▲新仿元青花底足
▲故宮博物院藏元青花大罐
▲新仿明中期青花五彩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