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強調,中國正在用基建作為“水泵”來託底經濟。

這和老美即將加息、即將縮表的操作,是完全相反的一個方向。

這臺水泵運轉得怎麼樣?

前幾天央行公佈了1月份的金融資料,讓我們得以一覽水位的高低。

與很多媒體和分析師只看到表面的“大放水”和“超出預期”不同,我們的分析如下:

1、水位確實漫上來了,主要是基建的功勞;

2、背後是政府獨自在加槓桿支撐;

3、企業仍在收縮業務,居民仍在縮減消費;

4、樓市依舊乾涸:房貸(居民中長期貸款)大降-21.4%。

1

先看一下具體資料:

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43.1萬億元,同比增長9.8%,繼續抬頭上行。

2、狹義貨幣(M1)同比下降1.9%(剔除春節錯時因素,同比增長約2%)。

3、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98萬億元,為單月統計的高點;

4、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10.5%,超出預期。

從總量上看,確實可以說開門紅、超出預期。

在報告當中,央媽還特意加了一句“這是單月統計高點”,生怕大家看不懂、沒注意到,乾脆明文告訴大家。意思就是:

託底政策已經產生了明顯效果,大家不用擔心,我們還會繼續穩增長的。

總量是沒問題,但結構上,是全靠基建撐起來的。

作為“水泵”,你總是可以相信基建。

一個現象就是,水量從月初到月末經歷了一個大反轉:

上旬本來很低迷,中旬才開始有起色,下旬的時候,資金投放就明顯加快了。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主要原因,就是1月下旬地方債的密集發行

同時在央行明確要求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1月20日LPR又下調對環境下,又撬動了基建配套貸款大量發放造成的。

看一下社融的各個分項,也很明顯: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政府債是絕對的主力。

分部門的社融增速,政府(升0.7個百分點)> 非金融企業(升0.4個百分點)> 居民部門(降0.9個百分點)。

人民幣貸款這一項看起來很高,但如果將基建配套貸款剔除,那麼企業部門的社融增速基本沒有起色——因為這裡麵包含了很多做基建的城投類公司。

也就是說,基於市場本身的融資動能仍然十分虛弱,普通企業仍然在收縮業務。

當然這對於我們來講,是備預不虞,完全符合預料的,政策發力初期都是這個特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輪託底中政策性銀行表現積極、大型銀行身先士卒,是資金供應的主要力量。

2

除了普通企業收縮業務之外,居民在“買房”和“消費”兩方面也都在收縮戰線。

1、居民短貸連續3個月同比少增,說明消費疲軟;

2、按揭貸款連續2個月同比少增,說明房地產依然很冷,樓市依然乾涸。

去年1月:住戶貸款增加1.27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9448億元。

今年1月:住戶貸款增加8430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7424億元。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住戶的中長期貸款基本上就是房貸。也就是說,今年1月的房貸相比去年1月是下降的。

由於房貸是在買房一兩個月之後才下發,所以1月真實的樓市情況更慘。

根據國盛證券跟蹤的30個主要城市的成交資料,1月商品房成交面積大幅回落: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另據中國證券報報道,2022年1月百強房企合計銷售金額5256億元,同比下降了將近四成。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樓市的調性也有了微妙的轉變,怎麼說呢——

就像從C和絃向F和絃的轉變。

關於監管層的表態,以前寫了很多,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3

另外,還有一個結構性問題,同樣也是政策發力初期的特徵。那就是——

M2-M1剪刀差的擴大。

M2升高了,M1卻在明顯下降。

簡單地說,M1是活期現金,M2是M1加上定期存款(和定期理財)。這兩者的背離,直接表明的問題就是:

活期減少,定期增加;

經濟活躍度不夠。

水位漫上來了,樓市卻依舊乾涸

M1反映現實購買力,高了說明老百姓手頭寬裕,說明企業對未來看好,撥出大量的現金隨時準備採購原材料。

M1走低,則說明了相反的情況:

企業認為用於擴大生產還不如存在銀行拿利息來得穩。

水是放出來了,但由於對未來預期不佳,都去存了定期和理財,沒有投入生產。

也可以說,錢還在金融系統內部空轉。

這不,前幾天就有一個大券商被媒體抓了現行:

中信證券前段時間配股募資,結果錢到手之後卻拿了80億去華夏銀行存了個定期?

4

總體而言,水是放出來了,但是暫時性地淤積在了出口,還沒有廣泛的擴散開來。

樓市依舊乾涸,老百姓依舊在節衣縮食。

這種結構性問題會改善,但需要時間,大概一個季度左右。

基建的慣性是很大的,2月、3月的社融同比多增是大機率的,曲線將延續上升。

甚至整個年度,都將是以基建為線索的增長。

當M1的增速高於M2的時候,經濟的活躍度才會真正提升,大家也才會感受到一些暖意。

分類: 釣魚
時間: 2022-02-14

相關文章

中國科技城→空間建設團隊

中國科技城→空間建設團隊
#科技部向全社會徵集顛覆性技術研發方向#前沿科研著作 編號00011→中國科技城→空間建設團隊 太空你太高離我們人類數萬公里還懸在空中! 太空你太冷我們人類無法承受還有強力旋風! 太空你是太空指數我們 ...

太空受孕實驗:美俄究竟有沒有做過?失重狀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太空受孕實驗:美俄究竟有沒有做過?失重狀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的在軌時間可能會達到半年,而其中的女航天員的生理問題引發了大家對人類是否能在太空繁衍問題的熱議,那麼本文就來討論下,失重環境對人體受孕影響到底有多大?美國和俄羅斯作為空間站的長期使用 ...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狗,在宇宙飄了63年,人類為何要毒死它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狗,在宇宙飄了63年,人類為何要毒死它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他成功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並繞地球一週後成功返回地球.其實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因為沒有十足的把握,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是一隻叫萊卡的狗,第一隻進入太空的狗,在宇宙飄了 ...

宇航員不小心掉進太空,如何返回飛船?兩個方法或許可以一試

宇航員不小心掉進太空,如何返回飛船?兩個方法或許可以一試
在科技的幫助下,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可以走出地球探索宇宙.太空探索事業的開始,也誕生了一個新的職業,那就是宇航員. 我們要探索未知的星球,神秘的宇宙空間,自然離不開宇航員的付出.可能在很多人看來 ...

NASA宇航員在太空的340天

NASA宇航員在太空的340天
斯科特·凱利 [編者按]: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是一名NASA宇航員,同時也是NASA火星計劃中頗具野心的任務之一--雙胞胎實驗計劃的參與者.按照計劃,他要在國際空間站連續生活340天 ...

那些年,我們送上太空的動物

那些年,我們送上太空的動物
維珍銀河公司的理查德·布蘭森和藍色起源公司的傑夫·貝佐斯在亞軌道太空飛行領域展開競爭.早在62年前,兩隻猴子已經搶先他們一步進入亞軌道太空. 1959年 攝影:NASA 經常被稱為"貝克小姐 ...

解決太空威脅!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成立太空垃圾清理公司

解決太空威脅!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成立太空垃圾清理公司
近日,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 Steve Wozniak )宣佈他將成立一家名為" Privateer "的太空公司,希望解決日益嚴重的太空垃圾問題. 圖 | 史蒂 ...

壽仙谷第六次“太空育種”成功歸來丨和航天英雄一起飛天的靈芝、鐵皮石斛順利完成“太空科考”

壽仙谷第六次“太空育種”成功歸來丨和航天英雄一起飛天的靈芝、鐵皮石斛順利完成“太空科考”
來源:武義融媒體中心-武義新聞網 2021年9月17日13時34分,進駐中國空間站的三名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劉伯明完成3個月的航天科考任務,成功在東風著陸場著陸,從太空載譽歸來. 在這次返航中,引人 ...

在太空3個月,航天員如何洗澡、理髮,回來身上會不會臭?

在太空3個月,航天員如何洗澡、理髮,回來身上會不會臭?
在太空的失重條件下究竟該怎麼寫字呢?這個看似多餘的問題,曾經讓各國航天業頭疼.因為在失重的時候,液體會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淤積在筆頭中不出來,所以不管是中性筆還是鋼筆都無法在太空中使用. Tips:太空 ...

中國航天迎來新時代,亞軌道飛行器究竟多厲害?太空旅行不是夢

中國航天迎來新時代,亞軌道飛行器究竟多厲害?太空旅行不是夢
就在前不久,一條影片引爆了網際網路,影片當中只見藍底白字清楚地寫道,我國亞軌道重複使用運載器飛行演示首飛圓滿成功.我國亞軌道飛行器首飛告捷,直接碾壓美國x37b,大國地位受到影響的美國徹底懵了,美國又 ...

楊利偉曾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3年後,中國院士終於找到答案

楊利偉曾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3年後,中國院士終於找到答案
楊利偉在太空中曾聽到咚咚咚的敲門聲,這個聲音是從哪裡來呢?外太空怎麼可能會有咚咚咚的聲音? 本期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難不成是外星人在飛船外面敲打船體?很多年以後,我們終於找到了這個答案. 大家都知道 ...

“雞兒不吃豆,豆兒是它舅”,為啥雞不吃豆呢?答案來了

“雞兒不吃豆,豆兒是它舅”,為啥雞不吃豆呢?答案來了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大多都飼養過雞,養雞是一項很有意義的事,它可以把我們日常生活中吃不完的剩菜剩飯,以及瓜皮果屑加以充分利用,減少投資成本,還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放心雞肉,倘若是養得多,還可以拿到市場去變現 ...

當微生物從太空歸來,可以大顯身手……

當微生物從太空歸來,可以大顯身手……
海報設計:程思琪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類群,微生物被譽為"地球之王",在地球上已存在35億年,在生物圈和地球物質迴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發展,地球上的微生物也登上了 ...

“你”在太空看地球,我在總檯守望“你”

“你”在太空看地球,我在總檯守望“你”
△ 腳下的地球不停旋轉 清晰可見,美到令人窒息! 古有"嫦娥奔月.夸父逐日. 女媧補天--" 今有"中國宇航員 在自己的空間站眺望地球" 變的是時空的交替 不變 ...

肯豆再現“裸色”穿搭!同色系造型現身街頭,網友直呼美得高階

肯豆再現“裸色”穿搭!同色系造型現身街頭,網友直呼美得高階
肯豆早前在Met Gala的裸色禮服完美展示了她姣好的身材,佔據了各大娛樂頭版,也是我心中造型的前五之一!近日肯豆受邀前往吉米·法倫的訪談節目<吉米今夜秀>,她以一身同色系穿搭亮相街頭. ...

江西特色美食,外地人誤以為是豆泡,其實不是,蛋白質豐富營養好

江西特色美食,外地人誤以為是豆泡,其實不是,蛋白質豐富營養好
炳哥私廚原創圖片.文章,未經許可禁止搬運.抄襲,違者必究! 江西特色美食,外地人誤以為是豆泡,其實不是,蛋白質豐富營養好! 江西物產豐富,著名的井岡山就位於江西省,而且省內還有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 ...

談談埃隆馬斯克把4個平民送上了太空的科技思考

談談埃隆馬斯克把4個平民送上了太空的科技思考
埃隆馬斯克再次創造了歷史,4名平民三天太空遨遊之後安全的返回了地面.100多年前萊克兄弟發明了飛機,那個時候飛機還是少部分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實驗工具,群眾只能圍觀這個新奇的玩意.100多年前當汽車來 ...

歡迎來到第二個太空時代!美業餘宇航員遨遊太空後 成功回到地球

歡迎來到第二個太空時代!美業餘宇航員遨遊太空後 成功回到地球
美國四名業餘宇航員在太空呆了三天之後,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 他們是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全平民團隊. "靈感4號"機組人員於週三從佛羅里達州乘坐SpaceX太空艙離開,並於週六當地時 ...

史上首次平民上太空 SpaceX19日返回地球

史上首次平民上太空 SpaceX19日返回地球
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趟太空之旅15日升空,將於太平洋時間明天下午4時6分(臺北時間19日上午7時6分)降落在大西洋.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

最前線|釋出首款宇航級儲存控制器晶片Bifort,EXA Tech要將太空的資料留在太空處理

最前線|釋出首款宇航級儲存控制器晶片Bifort,EXA Tech要將太空的資料留在太空處理
作者|高雅 編輯|彭孝秋 如果太空的資料過多怎麼辦?這並不是一個杞人憂天問題. 按照美國衛星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10年至2020年期間,繞地球執行的衛星數量從958顆增長至3371顆.預計到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