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個週末,央行公佈了三個令人歎為觀止的資料:
1. 一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達到9.8%,差一步重回兩位數,創近11月新高;
2. 一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98萬億元,接近“四萬億”,創單月新增歷史新高;
3. 一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6.17萬億元,創單月曆史新高。
看到這樣的資料,我們彷彿清晰地聽到了核動力印鈔機重新啟動的轟隆隆的聲響。
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
上週,我在一篇文章中講到,高層對當前中國的經濟情況是真的急了。為了提振經濟,有一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向市場釋放流動性。(見文章《真的急了!房地產這把“夜壺”恐怕還得拿出來再用用……》)。
沒想到我的話這麼快就應驗了,央行放水的大閘終於緩緩開啟。
12月的降準和1月的降息都只是前奏。
中國經濟將再次進入一個貨幣寬鬆的週期。
02
歷史新高!
近11月新高!
這樣的資料足以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但如果我們把資料拆開來看,情況也許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樂觀。
首先是貨幣供應量。
一月M2的增速雖然差一點就上雙,但M1卻出現了負增長,增速竟然是-1.9%,讓人大跌眼鏡。
而這也是近30年來,M1首次出現負增長,也算是創造歷史了。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M1與M2增速的剪刀差已經拉大到了11.7個百分點,這也是自2014年1月以來的最大剪刀差。
這意味著什麼?
M2代表著流動性的總量,而M1則代表著企業和居民的活期存款。
M1與M2的剪刀差拉大,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個人不願消費,越來越多的企業不願投資,可以隨時支用的活期存款減少,大家都願意把錢放在銀行存定期。
在上週那篇文章中我提到,縮小剪刀差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M2的增速提上去。當M2增速上去之後,M1的增速自然會加速跟上,就像2020年疫情之後那樣。
但這一次, M1的負增長給了所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這表示,如果賺錢的預期不能轉變,市場的信心不能起來,放再多的水也是徒勞,只能讓流動性在金融系統裡面空轉。
03
再來看看貸款的情況。
雖然一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接近“四萬億”,創下歷史新高,但居民的短期貸款卻只增加了1006億元,比去年同期還減少了2272億元,直接砍掉7成!
居民的中長期貸款只增加7424億元,比去年同期同樣減少了2024億元。
居民的短期貸款一般是消費貸,而居民的中長期貸款則絕大部分都是房貸。
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雙減”,就意味著現在的人既不敢消費,也不敢買房。
這新增的“四萬億”流動性,並沒有流到普通老百姓手裡。
最後來看看社融。
今年一月的6.17萬億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了單月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多出來了整整一萬億。
但在這一萬億當中,多數都是被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拿走了。
根據央行公佈的資料,光是政府債券在今年一月就多融資了3600億,幾乎佔到了1萬億中的四成。
所以,如果我把一月份這三個創歷史紀錄的資料拆開來看就會發現幾個很魔幻的現象:
貨幣供應量上去了,活期存款卻減少了;
貸款規模上去了,居民手上的錢卻少了;
社會融資規模上去了,大頭卻被政府拿走了。
很明顯,這一次的放水只寬了貨幣,卻沒有寬信用。
啥意思?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印鈔機開得嘩嘩響,印出來的錢卻沒有流到實體經濟上去,並沒有流到老百姓手上去,並沒有刺激老百姓消費,沒有刺激企業投資。
那問題出在哪裡?
很顯然,問題還是出在房地產。
04
過去但凡要刺激經濟,我們國家都是基建和房地產兩條腿走路。
但現在房地產被幹趴下了,就只剩下基建一條腿。偏偏基建專案投資大,回報慢,有些甚至本來就是公益性質,根本就不賺錢。
這個時候,如果只靠政府債來支撐顯然是不可持續的。
大基建需要更有效率方式來回收資金,提高回報率,形成賺錢效應。
而這個方式只能是房地產。
大家可以想一下,不管是城市裡的道路、橋樑、軌道,還是各種科教文衛的場館,又或是新基建裡的充電樁、智慧停車、智慧社群、城際軌道交通,哪一樣不是依附於房地產的發展?
如果沒有房地產實現城市擴張和區域成熟,只能是偌大的場館沒人坐,空曠的高速沒車跑。
大基建想刺激經濟發展,推動區域間緊密交流,加速城鎮化程序,加速人、錢、物的資源集聚,房地產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房地產帶來的土地出讓金,又可以讓地方政府快速回收基建成本,相比起單純依靠政府債,更加可持續。
更不用說房地產這個行業對無數個上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以及直接間接提供的上億個就業崗位。
而現在,房地產成了這個經濟迴圈上的堵點。
如果這個情況不能得到改善,放水的效果依然會大打折扣。
05
可能高層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住房消費”到各地的“限跌令”以及提高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政策,房地產調控的風向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
而最新的動作是,出臺了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意見。
根據這個最新的意見,開發商的預售資金額度監管由市縣級城鄉建設部門,根據工程造價合同等因素確定,能確保專案竣工所需的資金額度。
當監管賬戶內資金達到監管額度後,超出額度的資金可由房企提取使用。
這個新規讓卡住房企脖子的那隻手,又鬆了一點點。
預計在今年之內,根據經濟復甦的效果,類似的“鬆綁”政策只會多不會少。
一方面,房地產可以加速政府資金的迴流,為大基建持續輸血;
另一方面,中國家庭大部分的財富都凝聚在了磚頭瓦塊裡,只有房地產市場正常了,才能加速社會財富的流動,有交易才能產生新的財富和價值,老百姓手上才有錢。
所以房地產的週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的經濟週期。
不管中國的房地產現在處在“黑鐵時代”還是“石器時代”,那是大週期的事。
至少從2-3年的小週期來看,房地產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