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音箱這麼多年,頗有感悟,總結而言發燒友有很多種類,而最為簡略的分類,大概是「理性」與「感性」這二分法。這樣的分類法常然並不完備,因為人是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動物,很難將情緒中的理性或者感性成分完全抽離,最多隻能說某某對理性或感性表現出了更多的傾向性。總的來說,如果是出於音樂欣賞目的的發燒,而音樂欣賞本就是訴諸於感性的成分居多,因此連帶地偏重感性的發燒友數量總是多一些。但也有部分燒友專注於器材本身特性,能為自己所用,不盲目追求大牌和昂貴的器材,知道自己需求什麼樣的聲音,這樣的為理性發燒!
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後,多愁善感的情緒變多了,人也感覺安逸了,不樂意出去,就想貓在家裡,於是又開始了發燒歷程,自己琢磨著搞了一套HIFI系統。
系統配置:
音箱:交響二號12寸同軸音箱
功放:ROTEL 1590前級和ROTEL 1590後級
音源:天龍 cd播放機
線材:秋葉原發燒訊號線,CF12發燒線,眼鏡蛇Q1電源線
其他:乾龍盛F1000電源濾波器
選購經歷
說說我自己選箱的經歷,一開始也去了北京的幾家實體店去看了下,北四環居然之家還有超音波,宏鑫等,聽了勁浪烏托邦,當時是驚雷的CD機加390前級加兩個400後級,出來了一個更加扭曲的聲音,一箇中大編制大動態的曲子,動態稍微一起感覺三頻都非常扭曲,中高頻發尖發亮,擠在一起,低頻又糊又軟,好失望。在宏鑫那聽了PMC,感覺還是不錯的,明顯的廳堂感,音場較深,高頻線條感明顯偏細,中頻略薄,大編制不錯,只是人聲有點虛,不是我喜歡的風格。都說超音波比較專業,但那個業務員可能是新招來的,明顯對音箱不是太熟悉,有些信口胡來了,體驗不太好!
後來網上看了一下,天貓、京東一些店鋪對比了一下,看了達尼、丹拿、寶華的一些箱子,諮詢了下,跟客服溝通的都比較淺顯,沒深入聊。後來朋友介紹了愛菲音響網,去看了一下,器材都很有特點,很多網友的曬單,發現高手很多,一些發燒的理念我也很認同,找到了客服秦工,從器材的搭建,到各個音箱的特點,搭配,在到環境,我們聊得很投緣,感覺有點遇到了知音這樣,就這樣我們聯絡了差不多兩個多月,從交響一號,看到了交響二號,最終確定了目前的這套系統!
如何選前後級配交響二號
選前級功放的時候,都是看味道啊,聲場啊什麼的,但從技術角度看,前級最重要的功能是音量控制和電平移位。解碼輸出和前級輸出的電平是不一樣的。在幾乎所有的前級裡面,前級對音量是在做一衰減而不是放大。我在選前級的時候,主要看小訊號的處理能力,像這個路遙的前級,音量衰減位置在第一級放大和第二級放大之間,音量衰減最重要的器件是電位器,電位器都有一個最佳的工作範圍,要讓訊號電平控制在這個範圍之內,除了設計,確實也是要靠堆料的。總的來說,音量控制是核心,音場等等和電路結構和無源元件有關。模擬電路早已經很成熟,電路結構已經翻不出花樣,就要看關鍵路徑上的元件素質了,而這要建立在對訊號通路的瞭解基礎上。
後級的選擇上有很多人主要就是看功率,但其實功率不是那麼重要,控制力才是最關鍵的,什麼是控制力?兩個方面,一個是放大器輸出阻抗,放大器的輸出功率有一部分會消耗在輸出阻抗上,其他部分才會輸出到音箱。那麼放大器的輸出阻抗越低,和音箱阻抗的差距越大,浪費在放大器阻抗上的功率就越少。第二是輸出電流,這個其實也和輸出阻抗有關係,輸出電流越大代表輸出阻抗越低,也就是控制力越好。除非你需要極大的聲壓,否則功率不是那麼重要。
而在音箱的選擇,我希望的是有平衡的聲音,寬闊的音場,寬廣平直的頻率響應,不壓縮的高動態,而擁有這樣素質的箱子並不好找,有些則是因為過於昂貴,超出我的預算,作為一個比較理性的燒友,合適自己的才更重要,於是選擇了交響二號這個箱子,看中了他的大箱體,加上12寸同軸單元的設計,保證了聲音的定位和層次,另外加了單獨的高音和中音,彌補了中高頻段的不足,三頻更加的均勻,聲音也平衡了許多。另外音箱也比較重,保證了低頻的渾厚,不拖沓,讓我很看好這款音箱。
期待中的聲音
1.鋼琴音色漂亮,人聲立體
交響二號的人聲定位精準和結像出色的優勢,鋼琴的音色很漂亮。在Zion’s Wall一曲裡,女高音唱到高處,氣力一吐,聲音能量也就此釋放,在起伏的音韻間,聲音流暢而且人聲立體。鋼琴的琴音堅實而且燦著光澤,和絃壓下帶有重量,綻放出飽滿豐富的音色來。
2.層次分明,低音域解析佳
我放上小克萊巴指揮維也納愛樂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開頭強有力的命運動機,四個音符有力地搶出,震撼力十足。交響二號的速度快,表現音樂的力道自有其優勢。它的低音飽滿豐盈,且在低音域維持不錯的解析,小提琴部奏的是與命運動機恰似無關的旋律,低音絃樂卻在旁輕聲地演奏命運動機。
3. 緩時如天樂,疾走若電光,色彩斑斕,氣勢壯闊
在音樂的動態方面,是交響二號的強項,我放在了最後,聽Olivier Latry擔任管風琴演奏、Pascal Rophe指揮列日愛樂管弦樂團的版本。這個錄音的品質不是最好,但是音樂色彩卻是最豐富的,是我最愛的版本。我從第一樂章聽起,音樂從慢板起始,然後匯入快板,音樂充滿向上進行與反轉發展的多端變化。交響二號不僅精準地刻化著舞臺的形貌,把那些輪唱輪奏、此起彼落的聲部說的明白,更以一種直接的、誠懇的姿態,將音樂本該持有的色彩和質地都呈示了出來。至於聖桑寫下那些突起的強奏,二號都能從容以對,完全不見掣肘有難。管風琴強有力地奏出壯麗的和聲。聖桑更華麗地擺出鋼琴的四手聯彈,製造出燦爛的光彩。樂團協同管風琴的齊奏,震撼力十足。
器材沒有絕對的優劣,主要看怎麼搭,還有你怎麼用。”確實,選音響需要考量的點很多,不管是理性還是感性的燒友,但目的都只有一個,讓自己可以舒服的、開心的聽音樂,因此在選購器材上應該多下功夫,選合適的器材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交響二號這套系統在聲音的平衡性和價格上做的確實很好,好聲,但不貴,這種可以適合平民消費者的器材,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