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串門看了一場大戲:
4歲侄女班上一個男孩被老師勸退了,老師直截了當地表示:“您家孩子我真管不了,還是帶回去吧,我會申請將剩餘學費退回”。
於是,這個媽媽在群裡瘋狂輸出了1個小時,從園長到老師都被她慰問了一遍。最後,迫於無奈老師將其移出群聊,並說:學校不是父母不作為的避難所,你們教育孩子不作為,全都指望著學校、老師,這孩子永遠都成不了材。
問了問情況,真是一言難盡。別看才小班,這男孩一直就是“問題學生”。吃飯時,自己不好好吃,還會將其他小朋友的飯打翻;做手工,自己做不好,就上手去搶別人的;故事課,自己不想聽,就帶頭搗亂;老師訓斥幾句,便躺在地上大哭,哭完起來繼續搗亂。
堂妹說,班上的每個孩子基本都被他揍過,小侄女就曾被他搶了玩具推倒在地,還磕破了腿。對方家長只是象徵性地道了歉,但孩子毫無長進。
家長不配合,孩子活脫脫一個混世魔王,怪不得被老師勸退呢。要知道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老師真的不會慣著你~
6歲前,“情感在前,約束在後”
聽堂妹說,男孩父母工作忙,孩子從小被奶奶寵大,便一直以自我為中心。到了幼兒園,一旦老師、同學的目光不在自己身上,男孩就開始搗亂。
其實不止這個男孩,咱們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類似的問題。上幼兒園前,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而幼兒園3個老師要帶25個孩子,必然會有心理落差。然而有些孩子能快速適應,另一些則會變得不合群,為什麼?
究其原因是情商不同。情商高的孩子能很快地適應環境,找到自己的優勢;那些情商低的孩子,則討厭改變,擅長用固有的態度對待出現的每個人。
經常會收到讀者來信,孩子一言不合就撒潑打滾、愛發脾氣、愛哭、任性等等,這些看似最普通的小問題,其實都是孩子在發出訊號:要開始進行情商教育了!
3-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這段時間如果能幫孩子打牢基礎,長大就能獲取巨大的能量。教育專家李玫瑾老師就曾說:6歲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情感在前,約束在後。就是在強調6歲前“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紐約時報》主編丹尼爾·格爾曼(Daniel Goleman)在《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中指出:情商相對智商,更加有助於人們取得成功。智商僅僅反映聰不聰明,而情商卻包括了情緒管理、人際等多重關係,更考驗人。
用對方法,6歲前行為修正很容易
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致力於研究未成年行為與家庭教育關係,他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經歷,會內化為經驗,對之後的行為方式與觀念進行修正。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不加以干涉,錯誤行為就會內化為他的行事準則,繼續重複。像這個小男孩,他不理解自己的問題,自然意識不到錯誤行為的嚴重性,則依舊為所欲為。
小男孩的行為並不是個例。同事波哥家孩子也因擾亂課堂、調皮搗蛋被叫過好幾次家長。波哥訓斥兒子:發脾氣是對別人不尊重,不好好吃飯是浪費糧食。但很顯然並沒有效果,老師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再接到其他家長的投訴,只能讓孩子休學了。
於是波嫂開始在睡前故事上下功夫。每天雷打不動講5本《情商小繪本》,從“愛發脾氣的孩子”、“愛攀比的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孩子”、“隨便要東西的孩子”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聽媽媽的話”。孩子透過一個個小故事懂得了他人的感受,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行為也開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大半年過去了,再也沒被批評過。
你看用對方法,孩子的行為修正是很容易做到的。
6歲前,如何打牢情商基礎?
孩子的錯誤行為是提醒父母要進行情商培養了。但如何進行,從哪入手?對於大部分父母而言是難點所在。所以,我們從“情緒”和“習慣”兩方面說說孩子的情商培養。
情緒管理: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3~6歲的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自我中心”。著名的心理學“三山實驗”也證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三山”形狀,無法換位思考,他們並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此時讓孩子感受的最好辦法,就是沉浸式體驗。講故事就是很好的方法。你發現沒?孩子很容易代入故事中,聽到小白兔被大灰狼追,他們比小白兔還著急。這種代入恰好能彌補“自我中心”的短板。
《情商小繪本》正是利用一個個小故事,讓孩子沉浸式體驗到:愛哭、任性、隨便要東西、愛發脾氣、說謊都會變得不受歡迎。所以,給孩子選則一些情緒引導的繪本故事,會事半功倍。
習慣養成
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
我國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
- 3-4歲的孩子,能自行用餐;能自主如廁;在幫助下能穿脫衣服或鞋襪。
- 4-5歲的孩子,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整理自己的物品。
- 5-6歲的孩子,能根據天氣冷熱增添衣物,能穿繫鞋帶的鞋子,能分門別類整理物品。
這些其實都是在鍛鍊孩子的掌控力,從小引導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能幫孩子增加自信心。
最近優米在讀《情商小繪本》,自從讀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刷牙、洗臉、穿衣服、吃飯就再也沒讓大人插手,剛開始做起來還磕磕絆絆的,現在已經完全無障礙了。
特來將這套《情商小繪本》推薦給各位父母。一共20冊,分別從習慣和情緒入手,透過一個個小故事講述大道理,鮮豔的配色、可愛的卡通人物,都能快速讓孩子沉浸其中。如果家長太忙,還可以掃碼播放故事,極大地解放父母。
其次,這套書的小故事幾乎包含生活中常見的所有錯誤行為,並用孩子化的語言,讓故事淺顯易懂,非常適合2-6歲的孩子。
波嫂說:買了幾套情商繪本,就這套故事和邏輯都線上。所以我給優米入了一套,基本每天都在看,現在推薦給你,趕緊點選下方連結購買吧。
情商小繪本3-6歲 老師推薦
¥59
購買
59塊錢20本,一本不到3塊錢,每本包含3個小故事,但它卻能讓孩子情商大幅度提高,真的推薦各位家長都入一套,絕對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