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駁回國際奧委會(IOC)、國際滑聯(ISU)、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的上訴,判定俄羅斯花樣滑冰運動員卡米拉可以繼續參加北京冬奧會。那麼,能夠讓國際奧組委灰頭土臉的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是個什麼來頭呢?
為了解決體育賽事中的糾紛,在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倡議下,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成立,起初他只是國際奧委會的一個下屬機構。但是很多職業化體育程度較高的賽事,人家就不鳥國際奧委會,比如足球、籃球、腳踏車、網球等運動,為了能夠讓運動員、俱樂部、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協會等利益方有一個權威的仲裁機構,於是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脫離了國際奧委會,成為獨立機構,這也為本次俄羅斯K寶勝訴打下基礎。
國內體育愛好者平時也經常能夠接觸到國際體育仲裁庭的相關訊息,國內最為知名的就是某游泳運動員打破尿檢瓶子的事,最後被禁賽,這件事在國內也分為兩個派,這邊喊冤那邊支援,其實喊冤的人大部分都是為了反對霍頓而反對,正常來說,運動員有更好的辦法來應對飛行尿檢,而不是打破瓶子,從這個角度來說,CAS的判罰並無不妥。而國內足球迷則是不斷能夠聽到CAS對中超俱樂部的轉會禁令,比如CAS禁止魯能參加亞冠,還有奧拉羅尤欠薪案,以及莫德斯特轉會紛爭等。
我們再來說俄羅斯卡米拉這件事,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允許K寶繼續參賽是基於三點原因。首先K寶是未滿16週歲的“受保護人員”身份,目前國際通行的規則是對他們免於或者降低處罰;其次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在12月份進行的檢測,一直到2月12日才給出結果,運動員沒有時間為自己做申訴準備,這個錯誤的原因在於WADA;最後則是K寶在北京冬奧會的尿檢樣品沒有發現問題,這時候禁止選手參加冬奧會就會給他們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美國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最大讚助商,但是2020年美國則是威脅要退出這一機構,因為他們認為WADA“無法讓美國取得與其經濟貢獻相應的代表地位,”說白了就是覺得自己花了錢,但是WADA沒有為自己辦事,隨後經過博弈,美國還是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比如俄羅斯常年被禁止組團參賽。而本次K寶事件,幾乎可以看做是美國跟WADA聯手來噁心一下俄羅斯和中國,透過推遲公佈藥檢時間,給俄羅斯和中國都出個難題。
好在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沒有被美國完全滲透,能夠保持一定的權威性,目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總部是在瑞士洛桑,他擁有三個外駐分支機構,分別位於美國的丹佛和澳大利亞的悉尼,還有位於上海的聽證中心。此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曾經多次推翻國際奧委會的處罰決定,維護了運動員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