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究竟會不會演變為一場戰爭?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但是烏克蘭之於俄羅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烏克蘭就是俄羅斯的後院,就像美國把拉美看成後院一樣,不容他國染指。但如果深入到俄烏衝突中,我們發現這一切的背後,是美歐關係近百年來的大博弈。
一、從小弟到大哥
1776年,美國獨立建國,從原來的歐洲殖民地正式成為一個和歐洲各國平起平坐的國家。不過政治的獨立並沒有迎來經濟的自立。美歐之間傳統的貿易關係還是維持著歐強美弱的局面,北部的工商業發展資本來源於歐洲,南方種植園的棉花也要銷往歐洲,這種經濟的殖民一直到歐洲大陸出現了拿破崙戰爭,歐洲大量的工商業資本和技術工人遷往美國,美國才逐步開始經濟自立,而後在南北戰爭之後,國內市場統一,美國的經濟開始起飛,並和德國共同領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十九世紀末,美國經濟躍升為世界第一,從當年的打工小弟成為了土財主。
不過彼時美國的前面還站著大英帝國,所以美國還只能固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種現狀一直到一站之後。由於歐洲各國打得都奄奄一息,美國的威爾遜帶著十四點原則走向世界,不過當時的歐洲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威爾遜慘遭打臉。但以美元為代表的資本跟隨借款開始進入歐洲,世界貨幣體系中美國逐步有了一席之地。
二戰是個轉折點,戰後,為了重振世界經濟,美國開始一些列的對外援助,在歐洲,主要就是馬歇爾計劃,簡單來說就是用美元借款和美元援助重啟歐洲經濟,同時為了徹底的控制歐洲,美國還搞了美歐軍事同盟,也就是北約,正好對付蘇聯,經濟加軍事控制,美國在歐洲迎來了最高光的時刻,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大哥。
二、離岸平衡戰略
美國脫胎於英國,深諳英國那套離岸平衡戰略。實力不強的時候,美國選擇了門羅主義,孤立自保,當實力可以牽制全世界的時候,就會去搞離岸平衡,而在歐洲,平衡的核心便是維持歐盟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
如今,當年在歐洲搞的馬歇爾計劃早已灰飛煙滅,隨著歐盟成立歐元推出,美國在歐洲的經濟地位已經大不如前,而想讓歐洲聽命於美國,美國主要靠的就是北約。為什麼北約要東擴?東擴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劇俄羅斯和歐盟的緊張關係,而當前歐洲的軍事領導權依舊在美國手中,所以歐盟必然仰賴美國。
當然這只是美國的算盤,這些年,美國連續揮舞貿易大棒對歐盟制裁,制裁的激烈程度與對我們的力度相比有過之無不及。所以美歐之間也並非我們理解那麼一家親。
相反,為了經濟利益,曾經的敵人也會走到一起。特別是歐盟各國,雖然嘴上反對俄羅斯這那,當時行動卻很誠實,以法德為首的歐盟一直在與俄羅斯洽談北溪2號專案,而這個專案牽涉到對歐盟各國的長期天然氣供應,如果推進成功,那麼將會是一個雙贏局面。歐盟有了穩定的能源供應,可以抵消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長期通脹,而俄羅斯也可以透過長期出口資源獲得穩定的外匯收入來源,而這個貿易由於直接對準歐洲,則是可以透過歐元結算。
而當前俄羅斯東線對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也是透過歐元結算,如果這樣,從亞歐大陸的東端到西端,新的能源供應和貨幣結算體系形成對所有國家都是雙贏,唯一吃虧的就是美國。不僅當前石油美元的貿易體系會受到沉重打擊。而且如果歐盟和俄羅斯關係良性發展,那麼北約的存在感將進一步降低,這都是美國離岸平衡戰略中需要極力避免的局面。
三、鋌而走險,還是為了美元迴流
所以這次,美國打著北約東擴的旗號選擇對俄羅斯最敏感的烏克蘭下手,意圖很明白,如果真的氣了外交衝突甚至是最終釀成戰爭,那麼俄羅斯與北約的矛盾必然加深,美國遠離該地區可以超然於外,而北約中法德兩國就要很尷尬地處理和俄羅斯的關係,這樣一來北溪2號專案能不能推行下去就難說了。
當然,這只是美國的第一層用意,當下美國1月份的CPI通脹率已經達到了7.5%,而同比德國的通脹率才4.9%,法國的通脹率才2.9%。一直以來,美國緩解經濟危機的方法都是透過印美元,但前提是美元流向海外,國內通脹壓到最低。但是如果以能源為主的大宗商品價格脫離石油美元迴圈,那麼美國多印出來的美元將越來越難往外流動,最終濫發的美元將滯留在國內,通脹率將越來越高,所以,出現的任何威脅石油美元結算的苗頭都必須掐滅。
此外,如果把通脹與貨幣貶值劃等號,那麼美元的貶值速度是高於以法德代表的歐元的,也就是說如果3月美聯儲鐵定加息,那麼即使法德央行維持寬鬆政策不動,美元也要平均加息2個點左右才能維持當前匯率,那麼利用匯率差收割外國廉價資產的想法就不可能實現,但如果大幅度加息,把美國股市弄崩了,這個責任誰也擔不起。
眼下只有把他國物價推高,那麼美元相對於其他國家貨幣就會就會自然升值,美元才能繼續保持吸引力,繼續留在主要結算貨幣的位置上,美聯儲加息,海外美元繼續迴流美國,而國內的資金回到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這一輪貨幣收縮才圓滿,而美元的兩大出口一個是歐洲一個是日本,如今日本配合貶值了,就看歐洲了。如果歐洲不配合,特別是通脹起不來,那美國就非常頭疼了。
誰會是輸家?
其實這場歐美大博弈的背後還有另一條線,便是歐盟對於美國的科技反制,前面說到,美國一直在用北約這個軍事聯盟組織牽制歐盟,但另一方面,美國的高科技和網際網路技術也讓美國領先歐洲的優勢越來越明顯,而前一段時間,歐盟法院判決了臉書的母公司META違反了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條例”,Facebook很可能要暫停在美國的業務,這幾年來無論是對蘋果還是臉書以及其他一些美國高科技公司,歐洲的反制措施越來越嚴厲,這背後也體現了歐洲愈發想要脫離美國的決心。
對於美國而言,如果石油美元瓦解,對歐洲的高科技優勢不再,那麼美元的重要進出通道相當於斷掉,而由此引發的衰落也將慢慢影響到軍事領域,如果最終促成了北約解體,那麼美國將徹底失去對歐洲的制衡。
所以當前不惜一切代價要挑起俄烏之間的衝突,儘可能把歐盟也拖進來,當然如果這種型別的衝突不斷上演,到最後美國總歸有玩砸的一天,畢竟誰都想安穩過日子,不斷挑事,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