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不過就開始耍無賴,想要自己主導五大新技術,美國的武德去哪兒了?
2月9日,美國防務新聞網突然向外界釋出了一張有關美國未來的5個關鍵新興技術的清單。據悉,這份清單第一時間獲得了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徐若冰的肯定,在簽署清單後表示,這五項技術屬於美國的核心優勢,絕對不容有失。
然而,在得知清單涉及的關鍵技術後,中國終於發現不對勁了。因為,這份清單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為了打壓中國在這些關鍵技術領域的發展,美國可謂是徹底不講武德。哪怕是不擇手段,也要主導這五大新技術。
美國要主導的第一項關鍵技術是高超音速技術,該技術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研發的物件以高超音速導彈為主。這類高超音速導彈不僅能突破目前已知的任何防禦系統,更重要的是,一旦高超音速導彈與更先進的衛星技術、AI技術相結合,將發揮出難以想象的可怕戰鬥力。
然而,高超音速技術目前以俄羅斯技術實力最強,其次則是中國。反觀美國,卻在該領域落後俄中兩國。正因為如此,美國在感到不安的同時,決定在該領域全力以赴,以期力壓中俄。而且高超音速技術不僅僅是用於導彈,還可以用於戰機、無人機等方面。所以,這項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極為廣闊,也成為了美國必須要掌握的關鍵技術。
美國要主導的第二項關鍵技術是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儲存技術。5G時代的到來,最大的瓶頸不只是技術,還包括對一個國家供電網路和能力的考驗,電力供應將成為限制5G乃至6G網路覆蓋的主要原因。
光有供電還不夠,隨著碳排放成為全球主題,如何發展清潔能源,以及在電力儲存方面獲得技術突破,將決定一個國家未來商業的諸多可能性。總之一句話,誰掌握了新能源,誰就有機會在新科技、新能源、資料應用等諸多領域跑得更快。
在新能源領域,中國確實領先美國。正因為如此,美國才會不斷在“涉疆”問題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汙衊中國,為的是限制新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從而破壞中國在全球新能源領域的長遠佈局。可以說,美國為了佔據新能源賽道,掌握該領域的技術和產業鏈話語權,早已開始不擇手段。
美國要主導的第三項關鍵技術,是晶片領域。前不久,美國擺出“鴻門宴”,要求所有半導體晶片廠商齊聚美國,並且逼迫這些廠商交出“核心資料”。目的在於摸清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運作,從而在關鍵節點上,對中國半導體企業進行阻擊,將中國半導體產業逐漸排除出中高階產業鏈,並確立美國企業在該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不得不說,美國這一招確實“夠狠”。
美國要主導的第四項關鍵技術是製藥。就像此前,美國為何要反覆逼迫世衛,來中國進行病毒溯源調查?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希望以此為藉口,阻止中國新冠疫苗全面進入歐洲市場。如此一來,歐美新冠疫苗將霸佔整個歐洲市場,並且源源不斷地獲得收益。
隨著AI技術與大資料不斷完善,未來醫藥科技將覆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人類更好地管理健康、延長壽命。所以,醫藥科技市場潛力無限巨大。誰能夠在該領域掌握專利主動權,便有資格分享其中最大的那塊蛋糕。
美國要主導的最後一項關鍵技術是醫療機械。很多人看到醫療機械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這些似乎與一個國家戰略核心不匹配。其實,醫療機械將在未來,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而且醫療機械技術越強大,在這個領域越能形成優勢聚攏效應,形成所謂強者恆強的壁壘優勢。
如今,中國先進的醫療機械主要從歐美國家引進。但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以及自身科技的發展,中國的醫療機械製造水平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提升,大有一副後來者緊追其後、隨時準備彎道超車的架勢。
面對中國這個屢創奇蹟的挑戰者,美國也有些坐不住了。打算打壓中國的同時,繼續鞏固自身在醫療機械領域的核心優勢,並且以美國醫療機械企業和技術為核心,建立一個更加閉環的產業鏈,將中國公司和技術排除在外。
總之一句話,雖然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嚴重,也面臨著疫情失控、通脹率節節攀升、債務危機嚴重等情況。但這一切,並不妨礙美國算計中國,更不妨礙美國繼續向全球借錢,從全球產業鏈入手,在各個關鍵技術領域阻擊、打壓中國的決心。
面對美國的這種沒有武德的胡來,中國能做的就是,穩住陣腳,按部就班地見招拆招。同時,藉助自身優勢,全力融入全球化,以全球化對抗美國的單邊主義打壓。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鬥”,每一個人都要投身其中,與國家一起砥礪前行,與美國展開競爭,見證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