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稱如今世界的總體和平是岌岌可危的和平,因為這個和平是建立在擁有“滅世”級別的武器的基礎上的。自從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核彈誕生以來,便註定了世界不可能發生類似一戰和二戰級別的大戰。
核彈的存在,使得世界上的大國不敢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世界由此得來了不易的和平。核彈的作用也由一開始的打擊逐漸變成了威懾。
在二戰結束後,是否擁有核彈就成了該國是否是大國的特徵之一,核彈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就像我國的導彈之父錢學森說的:“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
但就是在各大國預設核彈只作為威懾性武器,而不作為打擊性武器的時刻,在1962年的英國卻曾計劃動用48枚核彈,對當時的中國進行轟炸,但這個計劃卻最終被取消了。那麼,英國決定對中國實行轟炸的原因是什麼呢?讓英國放棄轟炸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江河日下的大英帝國
1945年,以法西斯德國的覆滅和日本的無條件投降為標誌,曠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徹底落下了帷幕。
在本次的戰爭中,除了後續加入的美國和在戰爭後期發揮了重大作用的蘇聯外,其他戰勝國在取得勝利的同時,國力也遭到了很大的損失,曾經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下來。
二戰初期,英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本土遭受到了德國空軍的多次轟炸,這也導致了英國的許多工業設施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導致戰後英國的經濟實力一落千丈。
對於急於恢復國內經濟的英國,依靠優良的地理位置和和平的國際環境,以及背靠龐大的中國市場而得以繁榮昌盛的香港自然成為了英國的必爭之地。
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由於清政府的腐敗,香港被英國佔據,香港的發展也為英國經濟恢復帶來了難得的動力,故此,英國自然不可能放棄香港。但自朝鮮戰爭發生以來,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再一次讓世界震驚,國內收復香港的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妄圖東山再起的大英
為了防止中國在民意的推動下采用武力收復香港,因此自朝鮮戰爭結束後不久就一直在暗中進行關於中國核計劃的部署。
核彈的威力在美國對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上就得到了證明,因此意圖恢復大英榮光的英國自然也不可能放棄這個威力強大的武器。
大多數人知道美國是第一個將核彈投入使用的國家,但實際上英國也是最早研究核彈的國家之一,早在1941年起,英國就秘密建立了一個科研機構——合金計劃,用來專門進行核彈的研究,但由於英國本土遭到了德國空軍的多次軍事轟炸,研究計劃一度陷入了停滯。
後來,隨著美國正式介入歐洲戰爭,在美國的幫助下,英國的核彈研究得以繼續進行,其研究程序大大加快,在二戰結束後,英國更是成功的成為了當時歐洲唯一成功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
在核武器研究成功之初,英國主要針對的目標是與歐洲關係惡劣的蘇聯,同時希冀於以核彈來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但自從中國在朝鮮戰爭中一戰打敗美國後,其實力讓英國大為震驚,將中國也納入了核計劃的範圍。
核威脅一直是當時世界上的有核國家常用的手段,早在美蘇冷戰時期,自抗美援朝開始到1958年炮轟金門短短几年之間,美國就對當時的中國進行了三次核威脅。
不得不收手的英國
雖然英國有對中國進行核彈轟炸的打算,但憑藉著英國當時的轟炸機並無法攜帶核彈到達中國領空,但在美國的幫助下,英國得以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建立核武器儲存基地,達成了對中國轟炸的需求。
在確保中國在打擊範圍後,英國便緊鑼密鼓地進行了下一步的計劃,一時間,周圍國家人人自危,但最終英國卻未真正實施這一計劃,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得知了英國在新加坡建立了核武器儲存基地後,立刻遭到了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我國也對這一行為表示了強烈譴責,英國在國際上一時間遭到了聲討,為維護英國在遠東地區的國際利益,英國不得不將這一計劃進行擱置。
但英國這一擱置卻絕不會想到計劃便就此胎死腹中了,在英國決定擱置對中國的核打擊計劃後不久,中國便於1964年成功研製出了自己國家的原子彈,躋身為世界上僅有的5個有核國家之一。
中國成功研製出核彈,徹底打亂了英國的佈局,在相同的爆炸當量下,核武大戰後的英國肯定是覆滅無疑,而中國最多是元氣大傷。
再加上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中國外交的進行,中英關係進一步緩解,雙方開始嘗試和平解決香港問題,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英國的核打擊計劃自然也不得不就此取消了。
小結:
常言道: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在任何方面都是適用的,中國收復香港這塊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就是因為中國勢弱,英國便決定對中國進行武力打擊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許多人看來,英國之所以取消自己的核打擊計劃,國際社會的聲討在其中佔據了很大的作用,但實際上在其中起了決定作用的原因還是中國研發出了自己的核武器,成為了世界上的有核國家之一,從沒有劍變成了手中有劍,雖然這把劍不一定會用出去,但始終是有劍的,這便使得英國只能徹底打消了計劃。
由此可見,在國際社會上真正憑藉其立足的依然只有自身強大的國力,所有的遠交外攻都建立在強大的國力基礎之上,只有有了實力,才能有談判的資格,不至於在恍然之間便被他人分割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