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漸漸過去,秋天也快來了,天也一天一天地開始涼快起來了。每年9月,已到初秋,但是每天中午的太陽都還十分的強烈,一到晚上,一陣涼意,彷彿又換了一個季節一樣。
每年一到這個季節,新鮮菜就很少,但是茄子呀、青椒啊、莧菜之類的青菜早已倒園,但是冬瓜,南瓜生長期長的蔬菜,也早就剩下萬年不黃的柳青條藤了。不過莫慌,這時的韭菜早已長出了花的形狀,用不了多久韭菜已經老得差不多了,此時也正是屬於採摘韭菜花的最好時期。
韭菜花還有另一種別名就是韭花,每到夏末至秋初的9月之時,喜歡吃韭菜花的人都會大量採摘它,用此時的韭菜花來醃製韭花醬。當然,條件好的一般都會選用山韭花來做韭花醬,味道更是醇香。山韭花也屬草原上分佈得比較多,所在在草原上生活的朋友早就有了醃製韭花醬傳統習慣,每年一到韭菜花豐富盛開之時,他們便會去草地上尋找韭菜花用來做韭花醬。
韭花醬醃好後可以放置的時間很長,醃製一次也夠吃上大半年。不過也是看食用情況,在草原秋冬季節就基本沒什麼蔬菜了,更別提應季蔬菜了,所以他們喜歡用韭花醬來蘸醬吃羊肉、麵條、饅頭,香味撲鼻,當然也十分下飯。
雖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山韭花可以摘,特別是在南方,大部分都是用種植的韭菜花做醬。山韭花屬於野韭菜的花,香味自然是比種植的韭菜花更為濃郁,當然,也不說種植的就差了,做好後也一樣是香味撲鼻,味道純正。那韭菜花醬是怎麼製作的呢?它的製作過程也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用到兩種原料,韭菜花和鹽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新增自己喜歡的調味。
而市場上有不少買韭菜花的商販,他們選用新鮮大朵的韭菜花,買回來就擇掉花梗,因為只需要花朵,將其全部清洗乾淨後晾乾備用。則在農村,人們更喜歡用石磨把韭菜花碾磨成韭菜漿,然後把各種調味料等其它也碾成碎末,在放進盤裡,加入調味的食用鹽拌勻後放入一個密封壇裡,大概等到一個月後就可以食用了。
不過在城裡的朋友可沒有這麼方便的石磨,所以用手搗蒜臼搗捶搗爛,同時也費時間,有料理機的話,可以用料理機打碎,用不了幾分鐘直接就把韭菜花攪成泥。在此同時也可以把配料一起放進去同時攪碎,有的地方她們還喜歡加入一些蘋果之類的水果等其它,蘋果本身就是一股清香的味道,加上蘋果的果肉就是酸甜口的,如此一來更是的確一番風味。
比如貴州,雲南等地區,更為喜歡吃酸辣口味的,他們喜歡在製作韭菜花是都添加當地特有的地方調料。把做好的韭菜花醬放入壇中儲存,家裡實在沒有醃菜罈子的話,則是可以用乾淨的玻璃容器來裝的,食用的十分方便。
韭花醬可以說是萬能皆可醬,鹹香可口,我們都知道醃製品,醃製的時間越久,味道就會更為香醇。所以在食用韭花醬的時候,不需太多,用乾淨的勺子打點出來,可以適當加幾滴香油拌勻,你會發現整個室內就已經佈滿的都是韭花醬的味道。
在北方的朋友,冬季吃羊肉火鍋的時候自然離不會離開這兩種調味品,一是芝麻醬,二是韭花醬,把它們混合之後,把羊肉放入其中裹滿醬汁,鮮香可口,好吃到停更是不下來。除外,拌麵、炒菜、火鍋都可以用到韭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