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偉 /文
俗話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是古代很多文人墨客的人生追求,像白居易、蘇軾、陸游等“文壇常青樹”,不僅才華橫溢,也頗通醫理,很多養生、保健的經驗與技巧,就蘊藏在他們的詩詞等文學作品中,一些養生理念至今猶不過時,值得我們品味與借鑑。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享年八十五歲,這在宋代是絕對的高齡了。陸游善於養生,其中一個習慣就是“梳頭”,他在《雜賦》中寫道:“覺來忽見天窗白,短髮蕭蕭起自梳。”梳頭簡單方便,益於身體,堅持個幾天不難,難的是像詩人一般,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梳頭的好處很多,早在隋代,名醫巢元方就認為,梳頭有通暢血脈、祛風散溼、使發不白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印證了這些觀點,並進一步指出,梳頭還有聰耳明目、緩解頭痛、健腦提神等諸多益處。
對於吃飯,尤其是早飯,陸放翁也有自己的堅持和喜好,他說世人都想長壽,四處尋找長壽的秘方,卻不想最簡單、有效的養生方法就在眼前,那就是喝粥:“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對此,東坡先生頗有同感,他認為粥“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事實也是如此,中醫就認為米粥性溫,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滋陰生津等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病久體虛之人,因其易消化吸收,也很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吃飽喝足了,曬曬太陽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在冬日裡,既可取暖,也有益於身體。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好“負暄”,即在冬天曬太陽。他在《負冬日》裡記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用白話來講,就是曬太陽啊,太舒服了,像喝了美酒一般醺醺然,又像冬眠的蟲兒剛醒來,四肢百骸、每個毛孔都透著那個暢快!無獨有偶,幾百年後的宋代詩人謝無逸也寫了首《曝日》:“徐徐晨光熙,稍稍血氣暢。薰然四體和,恍如醉春釀。”同樣用酒後微醺的感覺來形容冬天曬太陽的美妙體驗,可見,從某個角度來說,詩人們的意趣頗有相通之處呢。至於曬太陽的好處,除了感官上的享受之外,對身體本身也是益處多多,譬如有利於骨骼生長,預防骨質疏鬆、貧血、面板病,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新陳代謝能力等等,不勝列舉。
長壽詩人陸游還有個好習慣,就是堅持睡午覺。他重視午睡,也享受午睡,甚至還打趣說,要是有緣得見仙道高人,不求仙方求睡方:“苦愛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午睡醒來,喝一杯下午茶,既養生,又休閒,蘇東坡就好這一口。他認為只要勤喝茶,會喝茶,甚至不用備藥箱:“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這當然是文人的誇張手法,但多少是有些道理在的,早在唐代,醫家就有“茶即藥也”的論斷,而現代研究也證實,茶至少有清肝明目、消暑解毒、消食減肥等幾十種功效。
老勞模陸游還有個養生理念就是“動靜結合”。靜比如冥想、寫詩、練字;動可歸結為“三多”:多做家務、多幹農活、多走走。比如,有空就拿起掃帚:“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掃地。”飯後,喜歡到處走走:“飯罷忌久坐,時須曳筇枝。”散步不忘串門,老有所樂:“一日不病出忘歸,繞村處處扣柴扉。”八十多歲了,還能下地勞作:“八十身猶健,生涯學灌園。”心情好的時候,爬爬山頭:“但令身健能強飯,萬里只作遊山看。”總之,勞逸結合,想不長壽也難了。
養生專家白居易也有個養生理念叫做“不畏不憂”。他在實踐和比較中發現,人的外在、狀態甚至於壽命,都和心態有關:“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畏老老轉迫,憂病病彌縛。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藥。”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怕老老得快,怕病病難消。反之,少一些無謂的害怕、擔心與焦慮,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凡事想開一點,必定有利於身心健康,有助於延緩衰老。
【來源:台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