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鴻斌在回答鳳凰衛視記者關於商務部如何看待下一步外貿發展走勢的問題時介紹說,我們今天談的是第130屆廣交會,廣交會我們說是三個平臺,一是對外開放的平臺,二是國際貿易合作的平臺,三是統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平臺。在這個平臺下,大家對外貿的發展都非常關心。每一屆廣交會之前,我們都會對廣交會參展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在此也給大家作個分享,對今年的外貿形勢作一個簡要分析。
任鴻斌指出,今年以來,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給全球的生產生活都帶來了巨大沖擊。但是中國的外貿依然展現出了強勁的韌性,實現較快增長,穩中向好。1-8月份,進出口規模達到24.78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增速23.7%,也達到了10年來的高點。可以說外貿對國民經濟貢獻率持續提高,對國民經濟的穩定恢復和發展作用更加凸顯。在全球疫情和經貿環境異常複雜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驕人成績實屬不易。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們有效控制疫情,穩住了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加強國際經貿交流,廣泛開展全球疫苗和防疫物資合作,積極滿足國際市場需求,促進全球經濟貿易穩定發展,這體現了中國廣大外貿企業開拓創新和拼搏的精神,也體現了中國製造業的韌性和中國外貿的綜合實力。距年底還有三個半月的時間,展望全年外貿,我們有信心透過努力完成全年“量穩質升”的目標任務。同時,我們要保持清醒和穩定,不能盲目樂觀。調查問卷顯示,在宏觀數字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們要更加關心關注微觀主體面臨的風險挑戰。外貿發展形勢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和不均衡因素。
一是國際市場需求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今年以來,全球疫情幾度反覆,當前單週新增確診病例仍超過450萬例,多國在“封鎖”和“解封”中搖擺,世界經濟復甦不確定性上升。同時,拉動外貿增長的階段性因素或將消退,出口增速將逐步回落。調查顯示,在手訂單增長的外貿企業佔比有所下降。
二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性凸顯。受新一輪德爾塔病毒影響,部分國家再次停工停產,導致晶片等大量中間產品生產受阻,嚴重影響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暢通。同時,一些國家將貿易問題政治化,搞科技封鎖,這也加大了外貿企業面臨的產業鏈供應鏈風險。
三是不同市場和企業主體開始分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新興市場復甦動能不及傳統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釋出的7月最新報告上調了發達經濟體增長預期0.5個百分點,下調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預期0.4個百分點。第二是中小外貿企業訂單狀況不及大型外貿企業。國家統計局公佈的8月製造業PMI顯示,大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高於中型、小型企業0.7和3.5個百分點。第三是中下游外貿企業盈利能力不及上游企業。資料顯示,上游石油、化工等行業利潤總額增長情況普遍較好,而下游的紡織、服裝、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增長幅度普遍偏低,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外貿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
任鴻斌表示,近期調查還顯示,中小外貿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主要面臨兩方面困難,一是海運運費居高不下,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持續上漲至4568.16點,是去年4月低點的將近6倍,特別是去歐洲、美西、美東的運價是最高的。有輕工產品出口企業反映,出口運費已經接近或者超過了貨值,造成了有單不敢接、有單不敢做的情況,一些產品生產了也是庫存,無法按時發運。二是部分原材料價格仍在高位,8月PPI上漲9.5%,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2.7%,已連續8個月上漲,受此影響,中小外貿企業的利潤受到嚴重擠壓,面臨較大困難。
任鴻斌強調,下一步,商務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增長”“促創新”兩手抓,密切跟蹤研判國際市場形勢變化,密切關注市場主體發展動態,做好政策儲備,增強外貿抗風險能力,保持外貿跨週期平穩執行。
一是適時推出針對性強的政策支援舉措,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幫扶力度。
二是積極參與高標準的多邊區域貿易安排,支援多邊貿易體制。
三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進與更多貿易伙伴國建立貿易暢通工作機制、簽署“絲路電商”合作協議。
四是積極支援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採購、離岸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
五是辦好第130屆廣交會和第四屆進口博覽會等重要展會,與全球企業共享中國發展機遇,推動全球經濟貿易早日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