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勢做開立步時,大多數傳統楊式太極的前輩、拳師和書刊均要求兩腳距離與肩同寬。但細研之,發現人們對“肩”字存在兩種理解,出現兩種練法:一種是兩腳食趾與肩膀外側同寬,另一種是兩腳食趾與兩肩井穴(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之中點,位於揹包帶壓肩處)同寬。現分述如下。
1.兩腳食趾與肩膀外側同寬的練法,存在以下4個不利因素。
(1)由於兩腳食趾距離大於兩髖關節的間距,兩腿略呈八字形撐住身軀,影響膝和胯等肢體的自然放鬆。
(2)重心偏重於兩腳掌內側,甚至兩腳掌外側掀起,全腳不貼地踏實,減弱了由腳而腿的勁力。
(3)重心不能平均地落在兩腳湧泉穴(位於足心,當卷足趾時呈凹陷處)部位,不利於身體平衡。
(4)當起勢兩手上搠時,因兩腳距離較寬,由腳而腿的勁力,至髖關節產生分力而使掤勁減小。
2.當兩腳食趾距離與肩井穴同寬,則肩井穴、髖關節和湧泉穴在同一直線上,且平行於人體中心線,身體重量自然沿著骨架往下,沿大腿、小腿平均地分佈到兩全腳掌,人體器官處於平衡狀態,利於全身松靜、穩定和舒適;同時,為做好下一個動作(起勢)開了個好頭,即兩臂前舉上掤時,勁力不會減弱,也不會分散。
因此,練預備勢時,兩腳湧泉穴的距離宜與兩肩井穴同寬。
預備勢的兩手掌位置
做預備勢時,兩手掌有3種姿勢:其一,指尖朝前,掌心朝下;其二,指尖朝下,手背朝前;其三,指尖朝下,掌心朝裡。愚以為第三種練法較為適宜,理由有5條。
1.據不完全統計分析,楊澄甫師公的前期弟子多按第一種練法,而後期的弟子多按第三種練法。對於一個拳師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認識有所發展,產生前後不同的領悟和練法,這是極為自然、正常的現象。同時,一般來說,宜以拳師後期的練法為準。
2.在楊公(1883~1936)1934年出版《太極拳體用全書》的第一張拳照中,指尖朝前,掌心朝下;同時拳照下面的文字為“此為太極拳預備動作之姿勢,立定時,頭宜正直……兩手指朝前,掌心朝下。”
但請拳友們注意兩點:其一,這是《太極拳體用全書》的第一節,其名稱為太極拳起勢,而不是預備勢;其二,這一節接下來的動作不是兩臂前舉至肩平,而是第二節攬雀尾棚法“將左手提起至胸前,手心向內,肘尖略垂,即以我之腕貼在彼之肘腕中間,用橫勁向前往上搠去”。
因此,《太極拳體用全書》中的第一節是起勢,而書中的第一張拳照系楊公起勢後的定式照片。至於第一節“此為太極拳預備動作之姿勢”中的“預備”二字的含義,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即起勢一式乃全套太極拳最主要一式攬雀尾的預備動作。
3.太極拳套路一般均由無極起,最後至收勢(或稱合太極)後,仍回到無極狀態。無極式對兩掌的要求為自然下垂,而手心朝裡較手背朝前更為自然,更易放鬆。
4.第三種姿勢(手心朝裡),在下接起勢的動作過程中,才有可能符合“臂要旋”的拳理,即兩臂徐徐邊內旋邊向前邊略向中間(以確保兩臂平舉時兩掌與肩同寬,並有利於向上發掤勁)提起至與肩同高,兩手心朝下略向裡。
5.再從技擊要求來分析,假設對方在前面用雙手握我兩腕下壓,我則順勢略向下,隨即雙臂向前提起,這時以第三種姿勢,虎口向上提起時,搠勁的質量相對較高。同時,由於手臂內旋,有利於解脫對方握我之腕和產生螺旋勁。
練起勢時如何做到“手走弧形、臂要旋"?
太極拳是圓的運動,這也是太極拳的五大特點(松、柔、圓、緩、勻)之一。太極拳的體(拳架)和用(功能)都講究一個“圓”字,因為圓的運動使動作柔和圓活,連綿不斷,週而復始,迴圈無窮;再從其獨特的技法上講,將直來之力以圓相接成切線而化解,免遭打擊,然後採用粘隨、慣性或發勁使對方被我所制。因此,練拳時上肢的運動軌跡多為圓弧形(整圓、半圓、立圓、平圓、斜圓或弧線)。和螺旋形(外旋和內旋)。
在做起勢一式時,兩手臂向前、向上舉至與肩同高,其兩手的運動軌跡呈圓弧線,這個動作一般都能做到;然後兩手下行,其運動軌跡常見有4種。顯然,第①、②兩種手走直角和直線的練法是錯誤的,第③種練法是兩手沿著原來上舉的軌跡弧形下行,雖然走的也是弧形,但在上下交迭時易出現稜角和斷續現象;而第④種練法較為合理——沉肩、墜肘、坐腕帶動兩手邊往裡收邊往下采,即先將對方引進落空,再下按使其前傾或跌倒。
這樣,整個起勢過程中,兩手上行和下行的軌跡呈橢圓狀,利於動作銜接順遂、圓活、連綿,也利於勁力不斷兩手在上行和下行做斜橢圓運動的同時,兩手臂還要相應不斷地旋轉,猶如地球繞太陽轉動,地球本身還在不停地自轉。
其作用有五:①手臂的旋轉,好像擰毛巾的那樣,使氣血執行貫注指梢,待練到一定階段,指腹間會產生髮麻、脹鼓、發熱或氣血向外放射的感覺,能使經絡疏通、氣血流暢,起到祛病、強身、益壽的作用。②一旦有了氣血執行感,則拳味淳厚,提高了練拳的興趣,欲罷不止,越練越想練。③增加手臂肌肉和關節的鍛鍊效果。④可走化來力,便於解脫對方握我之手腕。⑤功夫日久,隨著旋臂會產生質量越來越高的螺旋勁,這是拳論“力走螺旋”中的一種。
竊以為,起勢一式以如下練法為宜:轉動肩關節(利於松肩、拔背和柔臂)使兩手臂邊內旋(大指朝手心方向旋轉),邊緩緩略向裡向前向上弧形提至與肩同高,兩手距離同肩寬,兩臂略呈弧形,肘尖朝下,手指朝前自然舒展,手心朝下微向裡合,勁點在橈骨(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下端(近腕關節);隨即沉肩、墜肘、屈臂、坐腕(坐腕時,手掌宜緩緩立起,不宜突然一下子成立掌,以免造成速度不勻,動作僵硬之弊),帶動兩手邊外旋(大指朝手背方向旋轉)邊裡收邊下采至胸前,兩手心斜相對,大指朝上;兩手再內旋繼續弧形下按至兩胯(腰腿連線處)側前方,兩臂微屈,雙肘微向後(藏肘),坐腕,手指朝前,手心朝下略朝裡傾斜,勁點在小魚際。
如果在練起勢時,兩手平起平落,一則不易產生高質量的氣感和勁力,二是易患亮肘的弊病,--N根據人體的骨骼構造不易做到自然放鬆。練習時不可不留意。
起勢至定勢時,動作是否到位?可請人用單手或雙手合用,來託我下按之左掌或右掌,如果手掌沒有被托起,則說明起勢的定式動作正確。
再談兩點體悟:其一,在做起勢兩手自下而上時,切莫手腕軟塌,手指下垂,成為丟手(死手),願與讀者共戒之。其二,當雙手上行時,意在手(腕),以手帶肘;當雙手下行時,意在肩,以肩領肘,以肘帶腕、帶手。在練拳時如作此意想,將有助於沉肩墜肘和兩臂松沉,拳友不妨一試。